不久前有个朋友给我发来一个艺术家的婴戏图,要我评点,应该说画的是很不错的,配景精细,人物细节精细,而且全粉彩。只是人物的形态差,给人一种很别扭的感觉,虽然费工颇重,但是我评价不高。这位艺术家我认识,出道很早,现在还是比较有名的,曾有人谈起过他枪手之实,我也是一笑而过,懒得去考证,毕竟我又不做他的作品。可是这位朋友给我随后看到了一串连接,让我颇为震惊,此年轻艺术家的创作路子非常广泛,山水,花鸟,人物几乎皆通,而且,形式多样,样样皆通,风格多变,且可售数量惊人,如此这样画画,出作品,完全是一种产品的心态,市场上面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况且一个艺术家能把一种流派中的某些特点研究透彻就不容易了,可是像这样全通,全精,全才的艺术家和像这样出产品的状态,就不排除枪手的可能。此刻,我的心绪有些拔凉拔凉的,还有一丝愤慨。但出于公正,在任何事情没有证据落实之前,我对这位艺术家的作品收藏是抱着喜欢就买的态度,只要价格不是太贵。
随后,这位朋友又问我戴荣华老师的作品有什么价值,那么贵?我笑了笑,回答道“您前面那位艺术家的婴戏画面里面就有戴荣华婴戏风格的影子,这就是价值!戴荣华的仕女,婴戏的风格影响了一批艺术家,甚至是一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像这样的人在景德镇很多,王锡良的人物,戴荣华的人物,王恩怀的花鸟,熊汉中的花鸟,汪桂英的山水,刘远长的雕塑等等,如果您觉得这些都是大师,那么还可以举出不是大师也照样有着巨大影响的人,比如陈庆长的鱼,毕德芳的走兽,凌宗正的雪景,彭元清的花鸟等等,等等,如此之多,他们在传承中进行着创新,而且是地地道道、完完全全属于景德镇传统陶瓷特色的创新,他不是舶来之品,而是中华文化传承中的奇葩。衍生出来的这一个又一个的陶瓷艺术流派,很多后人通过学习,模仿等方法在他们的风格基础上,创造出了大量的陶瓷作品从而养家糊口,也通过这些人继续扩散着他们的影响。由此可见,他们这些艺术家的价值不是在于他们的价格有多高,在于他们的“道”,何谓“道”,“首,走”谓之道也。也就是说第一个走,才叫做“道”,这样一批批的老艺术家们于传承中创新,用自己的一生坎坷在陶瓷艺术中展示了自己的芳华,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风格,这些特色,风格的形成有偶然之因素,却需要用一生去付出,也影响了一个又一个的世纪;一个又一个的艺术流派;一个又一个的收藏群体。了了亭·李申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