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中年艺术家朋友来店里面玩,我问他,这阵子传前几天您卖了一个瓶子,天价几十万,是吗?艺术家连忙直摇头,那啊,那个根本就没有出售,也没有这种几十万价码的事情,鬼知道这个价格是怎么传的?我笑笑,这个事情的背后有两种,一种是市场来抬价,抬价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市场造势,造势最好的方式就是造就一个具体且高昂的出售价码。这个价码一出现,便把艺术家推向了一个很尴尬的地位,在外面别人问这些事情,艺术家还不敢不承认,因为这是一个脸面问题,价格也就是脸面;在市场价格上,艺术家也不得不扛起天价的大旗,苦笑死撑。
在艺术品市场狂热的今天,更多的经营机构的做法是制造热点。于是不停的开发新人,新艺术家,有外来的,有景德镇本地的,因为只有不停的开发新人,开发的越多,才会有更多的销售。这些新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艺术特色往往不鲜明,价位不高,操作空间大,另外能够杜撰各种背景和故事,这就好像是股市的创业板一样,将风险转嫁到收藏者身上。
我个人觉得收藏者对艺术家的选择,特色与功底非常重要,那些没有特色的,风格不鲜明,功底不扎实的艺术家,终究会是市场的弃儿,不管他们能够混上什么职称。
其实我们看看现在那些市场响当当的国大师与教授们,那个没有特色,王锡良的人物,王隆夫的老相,戴荣华的仕女,刘远长的神佛,汪桂英的山水,王恩怀的花鸟,吴锦华的动物,周国桢的雕塑,郭文连的童子,王安维的历史人物,李文跃的粉墨彩,宁勤征的高温色釉,李磊颖的童子,陆如的梅兰竹菊,毕德芳的老虎,袁世文,凌宗正的雪景,戴玉梅的花鸟,等等,等等。看看这些大师,教授们,那基本功,那绘画水平,无一不引领着时代,成为大家争相效仿的流派。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师,教授,无外乎两点,第一点,功底扎实,第二点,风格鲜明。
因而,我们在对中青年艺术家选择的时候,估其长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他是否有深厚的功力:即对包括师承、学识、修养、笔墨功力、审美和个性等自我状况的诸多方面,有否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一般而言,名师出高徒,收藏投资者也要去了解他跟随哪些名师学习过,他的修养学识是否做到了古人所要求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自身笔墨功力是否超群,其修养学识是否达到了相应的程度,审美的格调是否较高,其个性与自身书画艺术风格是否协调等等。
2、他是否能扬长避短:即是否能充分发挥包括师承、学识、修养、笔墨功力等方面的自我特长,制定适合于自己的、有独特风格面貌并且是高层次的艺术目标。中青年艺术家的艺术奋斗目标,既不可好高骛远,又不能甘于平庸,要了解他是否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创作体裁、笔墨技法、艺术表达语言和艺术风貌等方面有所创新或突破。
3、他的努力及成就:即其为之追求的艺术目标所付出的努力程度以及目前取得的相应成就。要了解他是否能下大力气去深入生活,下大力气提高自己的笔墨功力,精心创作一些反映时代特征、反映美好生活的大气之作;还是安于现状,无病呻吟地以小情小趣来应市。此外要注意的是,艺术成就并不是仅以得了几个奖,自封或个别媒体宣称的所谓“大师”、“X王”,而应当主要看其在艺术界内、尤其是在收藏界内的认可程度。
4、他的作品存世量:一般来说,在艺术家艺术创作状况稳定的情况下,其作品存世量与作品市场价格的上涨空间成反比关系。同时,作品的存世量还与其创作的严谨程度成反比。当然,作品的存世量也是与其创作的勤奋程度成正比关系的。
5、他的作品流通性:作品在市场上流通性的大小,与投资前景成正比关系。作品在艺术市场上的流通性大,说明其艺术成就被认同率高,作品收到收藏者的普遍认可和追宠,市场需求量变大,自然其升值潜力就相应要大得多,投资风险也要小得多了。
6、他的作品价位:目前作品的市场价位对其艺术性和成就的体现是高估了还是低估了,或确实是物有所值。作品的价位不能仅看其自标的价格或个别场次的拍卖价,而应主要考察其在收藏圈内的行内交易价。
一旦以上几点确定后,您做出投资其作品的决断就不难了。了了亭·李申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