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瓷都景德镇是藏龙卧虎之地,人杰地灵,China蕴涵着无限的生机,无怪乎很多外国朋友只知道中国有景德镇,而不知道有南昌,对瓷器有兴趣有研究的外国朋友源源不断地到景德镇来寻宝,觅陶瓷的源头以获取灵感。千百年来,景德镇制瓷高手云集,人才辈出,给瓷都增添了活力,谱写了一曲曲盛世的乐章。
人生有涯,而陶艺无涯。如果一辈子的艺术生涯能给世人留下点痕迹、印记,能够成为艺术沧海之一粟,让后人去品味,并唤起人们的美好回忆,那是十分幸福和快乐的事。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早年我除做陶瓷雕塑外,有幸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展览馆、江西工艺美术馆、井冈山博物馆、余江血防纪念馆参与集体创作大型雕塑和壁画,如“老红军雕塑”“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大万岁”“毛主席像”“滕王阁”“送瘟神”等等;也在景德镇雕刻厂、家具厂干过几年木雕、竹雕、玻璃画。经过这一阶段的锻炼,大大地提高了我的造型和塑造能力,思维方法也开阔了许多,给后来的雕塑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不仅如此,在艰苦奋斗的历程中,我也多方面吸收与借鉴有关的先进经验,常和全国各地同行、美术院校的老师及外国朋友切磋技艺、座谈,进行学术交流,也常到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参观学习,还到全国各陶瓷产区实地考察,研究其工艺特点,许多不同的工艺特色触动了我的心灵,激发了我的灵感,开阔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的个人素质和修养,使我的艺术方法、技巧也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
堆雕是陶瓷雕塑中一个门类,实属浮雕,景德镇行话叫堆雕,分高中低三种形式,以高低深浅为分界线,它可将捏雕、镂雕、刻花技法揉合到一起,形成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说它是艺术,而又是一门科学(艺术)。
我不断探索研究追逐半个世纪,才触及它的一些规律和精髓,有些人没有学,胡乱弄弄泥巴,就自吹自擂,可以说这项深奥莫测的艺术,是要有高深文化修养和高深及熟练的艺术功底和技巧的。
堆雕是一个微缩景观,它有音乐的节奏和诗歌的韵律,是有生命的,我把一生的精力倾注于其中。我追随和发展陶瓷雕塑艺术规律,巧妙运用层次、透视压缩、错觉等原理,发挥陶瓷原材料的功能,以使每个作品让群众如身临其境,在感情上与我一样产生共鸣,给人以高雅、幽深美的享受。
再说任何一门科学,是要经过艰苦奋斗的,要刻苦认真不断反思、领悟,达到发展的高度。
艺术表现形式多样,表现内容五花八门,我选择了东方文化陶瓷艺术中的文房四宝为研究方向,如笔筒、砚台之类为主攻对象。作品“庐山恋”,我利用堆、镂、雕技法,注重层次与空间的关系和夸张云雾缭绕的感觉,烘托出爱情的浪漫主义色彩。作品“并蒂莲”利用色泥堆、捏、雕的方法,表现荷花的婀娜多姿,荷叶与劲草的穿插,使画面生动活泼,色彩浓淡相宜,雍容华贵。作品“漂流”突出了水的动感和活力,表现了人与自然交融的愉悦情景,极富有现代感。大砚台则以“双龙戏珠”形式来表现,强调珠的灵性,以镂雕珠的难度再在内部加上两层镂雕活动的小珠,尽显技巧的高妙。山水风景的笔筒尽力运用透视原理、错觉关系,显得远近层次分明,体积空间合理,情调高雅、细致、悠远、广阔,耐人寻味。
我一生艺术道路坎坷曲折,虽饱受了酸甜苦辣,但始终热爱陶瓷艺术。正是这种热爱,使我在探索陶瓷艺术的道路上,虽然经历千辛万苦也觉得其乐无穷。在实践中,我尽量追求生动自然,把“求天人合一,寻矛盾发展,悟诗情画意,领时代风骚”作为我创作的座右铭。在艺术道路上始终贯穿这一理念,在各种作品中,均坚持体现这种艺术思想。
我认为陶瓷雕塑艺术要与时俱进,务求自然和谐,使立体空间关系协调,色彩对比鲜明,构思新颖别致,既简练又不落俗套,既丰富多变又不觉繁杂,令一山一水坚强有力,一草一木生动感人,尽显出非凡的活力,作品方能传世流芳。
(图片为刘超鸿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