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是王锡良大师签书赠予陶瓷在线站长李申盛
该书作者原文如下:这篇原文将告诉大家王锡良传的创作背景和动机。
如果有人间我为什么要为王锡良大师写传,我只能回答, 因为我敬重他的人品画晶。如果有人再问我,为什么一定要给一位健在的大师写传, 回答也不复杂,就因为他健在,趁早挖掘,能挖掘出更多更接近大师本人真实的东西,而不是靠第二手,第三手,甚至是以讹传讹的资料。
王锡良大师是我的长辈,从小就同他有所接触,对他的人品画品,多有耳闻,出于对他的敬重,早就想给他写篇传记。但因为我同大师毕竟不在同一个圈子里工作,隔行如隔山,真要动笔,一是苦于对他缺少很深很细的了解,尤其是对陶瓷艺术我基本上算个门外汉,怕不容易写好;二是大师本人一贯不喜别人过多宣传自己,有关他的文字资料也太少,要掌握翔实可信的材料,首先要找大师本人作个全面的采访。大师是个忙人,又不愿意别人打扰,怕碰软钉子。鉴于上述原因, 迟迟没有动笔。
去年央视“科学·教育”频道在《人物》栏目中, 把王锡良大师作为“国宝”级人物隆重推出,作了专门报导,对我触动很大,但又感到央视的介绍毕竟受时间限制,过于简略,更促动了我要为大师写一篇比较全面介绍他的传记的想法。
好在我与大师有着通家之好,大师也知道我为他写传,完全是出于一片至诚,不是炒作他,更不是炒作我自己, 目的在于为景德镇的陶瓷文化留下一份不可忽缺,也不应忽缺的财富。
. 正因为有了这一点灵犀的相通,彼此的默契,王锡良大师爽快地同意了我的采访要求,并拨冗前后同我促膝谈心,交谈了半个多月,后我又找有关人士作了一些调查,并查阅了与大师生活时代的许多背景资料,终于闭门造车,把这篇大体上能反映大师一生经历的传记,呈现到了读者的面前。
一个平常人的一生,也可以构成一出即使平淡、也会充满各种波澜的长剧。那么,一个大师呢?特别是像王锡良这样一位在景德镇瓷坛,甚至全国工艺美术界,被公认为独具风采的大师,我将怎样去表现他那独特而意蕴丰厚的人生呢?这确实是一个难题。所以,在着手写作这部传记的整个过程里,这个难题始终伴随着我。我自然希望能够写出一部忠实而又有分量的大师传记,无负于读者,也无愧于大师本人。倘若力有不逮,我则竭诚奉告:这不应该影响大师本人事实上的光辉,这只
是因为我个人的力不从心而已。 ;
真实,是传记的生命,“其文直,其事核”,是传记的最基本的要求。一切优秀的人物传记在内容表达上都力求真实,忠于历史,忠于事实,并且是非明断,褒贬准确。这篇传记牵涉到不少的人和事,虽然我做了努力,想尽量避免不确不实的地方。但是打开尘封的记忆,到久巳时过境迁的往事中去打捞沉淀,叙述人或出于记忆的模糊,或出于人事的错位,不实不确之处恐怕在所难免。这就既希望当事人一一指教,也渴望读者和专家提供一个真诚坦率、宽容谅解的批评氛围。
传者,传也。人物传记就是为了“鉴人明事”,传于后世。孔子日:“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人物传记虽不能偏向华丽的词藻,繁琐的描写, 多余的形容, 曲折的情节。但语言生动形象,用词精当贴切,句子流畅,情节生动,文史并茂,引人入胜……,一句话,文采,还是必须讲究的。鉴于作者本人不是个小说家,仅是个杂文家,议论文写惯了,驾驭叙述性文字总不漂亮,且传记文学允许的在细节上据实虚构的能力也差,要写得文采斐然,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对我而言,确实是个难题,所以, 当读者读不下去时,我只好硬起头皮告诉你:不好看的地方,就请跳开去,拣你看得下去的地方,再看。
这篇传记,大体上是按照时间进展的循序记流水账,但其中也有少量的交叉倒叙,偶尔也有所议论,有所抒发, 因为写传难免会融入写传人的思想感情,加之本人杂文写多了,遇事好发议论,这也算是一种自然的流露吧。
传记人物的诗作、著述(包括文章、札记、题字)和话语一样,是传记人物思想境界的高度凝结和表露。无不凝聚着传记人物对客现事物的认识、主张以及所持的态度。恰到好处的引用一些人物的诗作著述,对写活人物,突出性格也是不可少的。所以,在这篇传记中,我据事“直书”,把王锡良大师自己写的一些画论、语录、诗作、札记、题款等,渗入到记述中去,这样不仅显得人真、事真、言真、情真、形象真,而且这种传记人物的直抒己见,比我这写传人的间接叙述,要生动得多,可信得多。故此,我要提醒读者,读传时,大师自己写的东西,才是最值得读的东西。
最后,让我借用著名作家柯灵写过的一首七绝,作为这篇前言言归正传的结束语。笔者无意议论当今写传记作者的文风, 目的在于自励;并与读者诸君共勉。诗云:“浮夸矫饰早成病,作势装腔总失真;好是风清月白夜,披襟促膝话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