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猫头鹰和蝙蝠去MBA深造,它们都顺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不过,螃蟹仍横行,猫头鹰仍白天睡觉晚上活动,蝙蝠仍倒悬。
了了亭·李申盛点评
这个小故事寓意很简单:艺品、人品比头衔重要。
而在今天艺术收藏品市场似乎一定要用大师来为艺术家的一生做一个界定,所以、大师时代必将来临。只能说是市场有需要,瓷业来满足。大师不大师在另外一面演绎为价格上面的角逐。其实价格从来就是不平等的,没有必要眼红脖子粗的,有些大师卖几十万有人抢着买,有的大师买几万有人贬,为什么呢?中国是一个人治的社会,凡事因一人兴,因一人衰,人是不能被复制的,家庭、背景、艺术历程也随着一个时代过去了难以复制,虽然很多大师拥有着“啃老”的资本,凭借着这些资本一生将吃喝无忧。不公平是吧,但是这些资本可能是你拿一生都难以换取来的,价格可能仅仅只是一个“符号”而已,生活过的滋润不滋润可就是自己的事情,价格低一点,心态好一点,别人一个月卖一个,你能卖5个,别人是围着政要、饭局转,你是收藏者围着你转,订单不愁,姿态又高,多么快意。何必哪高高的山顶上非要把大师的旗子飘扬在身后,寒风凛冽,为了对得起自己的价位,连一言一行都要合身,这种滋味不好受啊。
大师评比到今天,我个人(注:纯个人不代表了了亭)浅认为这是一个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的博弈,个人利益是艺术家当上大师后一夜成名,价格飞涨,收入颇丰,气宇轩昂。个人利益是评比机构、政要、沿路的神仙要吃够这些评比艺术家的好处,不但要出作品,还要出钱,因为大家都出钱、出作品打点了路上的各路神仙,所以利益难以平衡,拉下谁都不合适,不得不扩大名额。而群体的利益是整个收藏界的利益,大师一旦泛滥,必然使得人们对大师的概念逐渐失去信心,一个黄金名称逐渐褪色。虽然大师群落本来就良萎不齐,却已经形成了一种平衡,但这种脆弱的平衡架不住数量的急剧增加,危如累卵是什么概念,就是这种感觉。
景德镇多的是人才,少的是大师,其实也对,现在大师的数量对于参与的群体来说却是杯水车薪,怎么评都不够,还有更多的艺术家适合大师的职称。当大师一旦过度扩招,这样我们是不是会看到乐平工艺美术大师、南昌工艺美术大师?
不过大师的评选确实很有积极意义,以前评出的很多大师在获得荣誉称号后为社会、行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见评比确实为社会,为瓷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作用。艺术界就好像一根竹竿,分成若干节。一个艺术家的的事业,并不应该局限于创造精美的艺术品,必要的职称也是需要肯定的,现实和理想是有差距的,一个艺术家一步一步走上更高的阶层,获得大师这样的一个荣誉现实一点很重要,但是,再多再好的职称并不能能自动帮助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变得更伟大、更有价值。其实,瓷业里面的人都知道,大师等职称只是一个称号、一个“广告”,我们不看广告,看疗效。大师本是一种瓷业的神圣给予如今变成了名利的争夺,大师、大师目的之一就是要“师”自己,只是大师搞了这么久,怎么就没有看到几位出师、超脱了,涛声依旧啊。
不要太指望大师这个称号的的魔力,往后走,将会是一个不看大师只看作品的年代了,其实这也是一种回归,回归到了90年代之前,那个时候就是一个典型不看大师看作品的年代,一批批的艺术家将大量的精力铺在了艺术之上,从而奠基了2000年的迅猛发展。可见,最重要的力量永远在艺术家自己的身上,无论什么炫目的光环在你的头上都远不如你自己身上已有的水平和潜能更重要。
还是那一段话:
在艺术界中,大师是一种尊称;而在现实上,大师仿佛成了通称。
自初评大师,光环多耀眼。于是人人欲入此行列,满世界都可以见到各种“***大师”的头衔,混了大师的清白。
大师成通称,纵然如此,大师之衔,未尽沦丧,仍有其威严之处,故而今年评大师,无论市级、省级、国家级,皆红光黑幕,剑气纵横,谦谦君子,亦露峥嵘。无它,名额有限也。
评大师,只是一场游戏,它有着太多的游戏规则。
我们只是观者,无法左右,希望平衡破立有度。
身为大师者,艺纵然精,人仍是人,切莫把自己视作“非人”。
藏者,勿崇勿贱,以平常心对大师,以平常心对大师之作品,也许有可能感受得艺术陶瓷收藏的轻松一刻。了了亭·李申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