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许多老艺术家的先后离去,让我们伤怀不已。他们用自己一生的生活实践理解艺术,将众多生活的现实的素材,经过整理、组合、加工后,呈现给观者并试图表达着自己思想。这些作品也许能被受众接受,也许不能,这要看艺术家是否能够与与特定时空的观者之间产生共鸣。但,我个人不赞成把艺术分成三六九等,更不赞成将去世的艺术家拿出来做价值的比较。
李申盛水煮“瓷业春秋”之给老艺术家一个高傲的人生
历史如河,每一个人就像一滴水一样象征着一种绝望且高傲的理想。所以艺术家应该是高傲的,他将美好的东西奉献给了世界,他的贡献,他的一生不可能被重复,不可能被复制,万物的主创造了他,给了他一个独有的人生。其实,在人生不同的分分秒秒里,谁又不想拥有一个恬静的心灵?真水无香,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逝者如斯,这一滴水同生命一样,被赋予纯洁的形象。
一位去世的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在他生命中,不管境遇如何,高傲、自信自尊才使得他受人尊敬。在床榻袮留之际,回忆一生中的困苦磨难、喜怒哀乐都是一种美好,他感激着这个世界,感激着关心着他的人们,他带着属于他那份自豪安详平和的离开这人世。
但是,我不能接受一些对艺术家价值的苛求,牧师状感言他的一生,带着抱憾,带着困闷的离开。要激荡,要升名,重执他的魂魄,扛起他的大旗。他自己活着的时候有着那份自信,那份从容,不争,不说,我们猴急个什么?
我们各人在他生前不曾为他作为,何必要在逝后如此呢?高谈阔论他的遗作,评价他的作品,他会在隔世和我们微笑,用心灵在画作中和我们沟通。但是请不要再用他去和什么,什么艺术家做比较了,这样反而会让他愤懑,觉得贬低了他的艺术人生的价值。他一生无争,人死为大,让他沉寂的灵魂平和安详的漂流在人世和艺术界之中。这才是我们对他,对他的后人,他的艺术,他的人生最大的慰祭。因为许多珍宝,只有经过时间的推移和审美观念的前进,才会更放异采。
爱戴和保护艺术家,不是要叠加他的名声,而是要尊重他本人对事物的看法和他一生的信念。人虽死,灵魂犹在。
这些去世的老艺术家会心的微笑,在我的脑海中永远定格,因为每一个人的人生就像一面镜子,在他们景深中折射了我的历程。我在镜子中看到了他的那份微笑,感受到他那份关爱。做朋友,是要像亲人一样对待他,轻轻的扶着他的胳膊,用指尖传递这简单的友情,陪着他一步步慢慢的向前走。了了亭·李申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