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市场一直是个是非之地。但是鉴定行业同样也是一个是非之地。
过去,因为艺术品交易、拍卖等所生发的一些引人注目的争议,往往是发生在交易行为之后的一段时间,眼下,各地不同规模的拍卖、展会此起彼落,买家吃进赝品或者作品价值不符等事可谓屡见不鲜。不少买家面对鱼目混珠、真假难辨的市场,小心谨慎、作壁上观。所以,对买家而言,他们希望有“保真”拍卖推出。
我在这论述的“保真”概念是两点,一是作品真伪,二是作品的实际收藏价值。这两点并不仅仅局限于拍卖场,应该说是泛及整个收藏市场。对于艺术品,作为艺术家本身是希望价格卖的越高越好,这样身价也就摆的越高,价位互相攀比,惟恐落于人后。加之收藏热潮的兴起,许多藏者并不了解收藏概念,收藏上仅仅只是针对作品的体积大小、作者社会地位等概念来考虑,却忽视了作品的工、艺术表现力、创造性、工艺难度等。而许多成熟的收藏家则依靠他们身边优良的经纪人渠道来为他们严格把关,24小时寻觅艺术家的精品作品。随时随地的了解最新最好的信息。
回到“真伪”概念,最突出的恐怕是两大难题:第一、如何来鉴定真伪。坦率地讲,鉴定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 它好比一所大学,进去了,但永远不会毕业。就拿景德镇陶瓷来说,千年来,有名有姓的艺术家难以计数,因此要鉴别每一个艺术家作品几乎 不可能。至于对某一位艺术家作品的鉴别也有相当的难度。我们从艺术家的艺术历程看,大致可以分为学习期、成熟期、颠峰期、衰退期。每 个时期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的变化。
同样每一个艺术家其创作作品也有优劣之分,归纳为三类:即代表作、精品、一般作品,其中代表作凝聚着艺术家的一生心血、智慧、才能,有的代表作需要经过数月乃至数年才能完成;精品也是艺术家的用心之作,能体现艺 术家艺术风格和创作水平;一般作品是相对于精品而言,不能代表艺术家的实际水平。
一般来说,艺术家风格越鲜明,鉴定真伪越容易,反之就很难。其次从市场上看,仿制品主要有四种:第一种由作伪者自书,自画者冒充,其中又分摹、临、仿、造四类;第二种以旧改头换面, 移花接木,方法有改、添、减、割等几种;第三种为代笔,弟子代老师、儿子代父亲;第四种是利用现代高科技仿真印刷,有的几可乱真。而鉴定至今无科学仪器,只能依靠鉴定家的经验和眼力。由于判断带有较大的主观性、模糊性,缺乏科学的可以量化的标准,其判断常常仁 者见仁、智者见智,于是,在鉴定上往往意见大相径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第二、作品真假谁说了算。由于我们尚未建立专家评估制度,无法进行科学的鉴定。故目前近现代陶瓷艺术品拍卖、市场交易,主要是依靠一些老资格的鉴定专家、老艺术家、出名的经纪人等的直觉判断,而鉴定是集学说与经验、理论与实践、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学问,很难说有谁是“目光如炬”、“洞烛幽明”的,致使专家对鉴定结果只能是各执己见。
这里无意质疑专家鉴定本身的准确性问题,只是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几乎是同步的现象:一是作品本身存在疑点;二是专家的鉴定不能让人信服。而为什么许许多多专家的权威性受到了质疑。专家的泛化当是原因之一,说是学美术的,那么,谈论美术的问题就是一个专家。说是学美术史的,那么,对于美术史的问题,古今中外,概不例外的是专家。说是鉴定家,那么,也是上至秦汉下至明清直到近现代,横向则是无论青铜陶瓷还是书画文玩,都是专家。
陶瓷鉴定的问题比较专业,一般来说,懂一点基本原理,了解一些基本规律,确实可以看看,也可以说说真假的问题,但是,离真正的鉴定还有一定的距离。因为就第三段讲述的陶瓷艺术特点,这种鉴定往往不具有科学性,因此,学识本身非常重要,但是经验也是不可缺少的。就目前的鉴定业状况来看,经验和学识兼具的专家,但是往往局限在某些具体的领域或某个具体的时间段上,并不具有泛化和统吃的可能。因为从经验和学识两方面而言,都是非常有限。我在与景德镇许多学者打交道的时候,理解了这样的问题,就专门性而言,如果是专门研究明朝的,他的经验和学识对清朝可能就显得有限,更比不上那些专业研究某类工艺的专门者。而对于目前在拍卖场兴起的近现代陶瓷艺术品拍卖,那些研究明清的专家在经验和学识两方面也显得有限,也比不上专门研究近现代的专家。而目前市面上的专家鉴定体系,实际上是一个泛化的专家团体,那么,所反映出的权威性必定会受到社会的质疑。正视专家体系的泛化现象,用专业的精神,用严谨的态度,才能使艺术品投资走入一个真正繁荣有序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