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曾推出的张晓刚作品
2010年《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显示,艺术品投资在富豪的理财投资方向上由第8位上升到第4位,相比其他城市,上海富豪更喜欢投资艺术品。大陆千万富豪们的收藏喜好依次是手表和珠宝、中国古代字画以及当代艺术品。在收藏途径方面,近八成的富豪选择自行购买,其次是通过拍卖行。
考虑到如此需求,国内金融机构对艺术品投资的引导作用日益明显,艺术品期权、艺术品按揭、艺术品信托投资等与艺术品投资相关的投资产品纷纷上市。目前,国内开展艺术品投资理财项目的中资银行只有民生、招行和建行三家。
艺术品投资完全是新事物,而对于鉴赏力相对欠缺的大陆富豪们,艺术品投资是“锦上添花”甚至“雾里看花”,注定了这一另类高端理财产品的“小众化”特性。在上海帆茂投资管理董事副总经理黄昊杰看来:“这是中高风险的投资品种,只适合那些于艺术品有所了解、且能承受较长投资期限以及资产价格波动的投资人。”
缪斯的冲动
从统计数据和历史经验来看,艺术品投资和传统的股票、债券投资相比风险也不低,也没有证据表明艺术品投资比传统领域更容易赚钱。但在欧美发达国家,艺术品投资的金融产品已经相对成熟。
最著名的案例是英国铁路养老基金会的业绩。上世纪70年代,他们拿出可支配的总流动资金的5%(相当于500万英镑)与苏富比合作,扣除通货膨胀率因素,最终获得13.1%的平均年收益率。
20世纪下半叶,国外一些著名银行开始悄然参与到艺术品投资领域,并且对艺术品投资市场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其中,一些银行本身就是“收藏家”。如瑞士银行长期在世界各地搜罗着他们认为最好的艺术品,进行收藏与交易,为此还出版了一本名为《移动的地平线――瑞银集团艺术珍藏:1960年代至今》的画册。此外,花旗银行和JP摩根也很早就开始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收藏。
就国际上艺术品投资基金来说,比较著名的有:英国艺术基金(预期年平均收益率10%~15%)、美国艺术基金、瑞士银行下属的中国基金(预期年平均收益率12%~15%)和美国的格雷厄姆基金(预期收益率为10年获得400%)等。据说,有些艺术基金用50%的资金收购艺术品,而把另外的50%用来提升这些艺术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类似于我们今天在艺术品市场所见的“坐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