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赏春听歌图".古彩.方复(景德镇陶瓷美术付教授.景德镇学院美术系客座教授)
了了亭 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资讯: 传统的民间,民族艺术下一个高峰会在三五年之内来临,任何一种艺术市场,一定要遵循艺术和艺术价值为前提;市场走向核心的因素还是要看艺术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然后才是商业价值,作品要留下来,需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中国传统艺术市场的经过战乱的洗礼,文革的萧疏过后,随着经济发展,必然迎来一个个新的高峰。但西风东渐的文化侵略,如何抗衡,这需要时间,需要艺术和市场的双重考验。
当今世界,在经济一体化的滚滚潮流中,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在“提速”。“流行文化无国界”的认识已经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所以当“韩流”、“日流”在我国年轻人中大行其道时,国人并没有表现出多少惊诧。但是,民间艺术是否也能如流行文化那般踏上全球化的“车道”或者说应该踏上全球化的“车道”呢?答案并非一致,准确地说持否定态度的人居多。
民间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无意识地成为传承历史的重要载体。像藏族民间说唱史诗《格萨尔王》、云南纳西族的“东巴”文,就是直接以民间艺术的形式记载历史。另外,像江苏南通的蓝印花布、贵州的蜡染,本身就是印染工艺的“活化石”,在科技、文化、民俗、美术史的研究方面有重要价值。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民间工艺委员会副主任李锦路说:“从文化欣赏的角度来说,民间的就是民族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是从文化特性与保护的层面上看,民间的只能是民族的,中国的民间艺术当然只能由中国自己来保护,这是民间文化的民族性决定的。民间艺术的创作和发展离不开孕育她的民族特性和民族习惯。”
不可否认,中国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神奇的工艺创作正吸引着更多外国人的欣赏目光。来自陕北的剪纸艺人樊晓梅说:“当自己的作品吸引大批老外或自己的双脚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时,心中就充满了骄傲。因为,老外为自己的手艺喝彩就是为中国文化而喝彩。谁不为自己的祖国自豪呢。”
说到民间艺术的保护与发展,樊晓梅带着淡淡的忧虑说,剪纸是陕北女子几千年来为追求美丽而发展出来的一门艺术,她传递着喜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艺术,更是历史。从剪纸的古老技艺中你能品味出陕北几千年因袭下来的风土人情和历史血脉。然而,陕北剪纸目前陷入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曾有老外向她请求把剪纸艺术移植到自己的家乡,因为这样好的传统工艺失传了太可惜。面对老外的真诚,樊晓梅只能在摇头中露出苦涩的笑容。
对此,李锦路郑重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没有文化的特殊性、特色性就没有国家的、民族的特殊性、特色性。如果一个国家、民族没有特殊性、特色性的文化,就不会在全球中占有地位,更不会很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