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大公鸡".泥板原作瓷雕塑.赵坤(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
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整理,序言:在过去的5年中,亚洲当代艺术尤其是中国当代艺术是拍卖市场上最为热门的拍卖品类,而中国当代艺术家更是亚洲当代艺术的“照明灯”。自2004年开始,伴随海外大量投机或投资资本的介入,以及之后中国本土投资资金的参与,很多本来默默无闻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被塑造成市场中的“火箭”。之后一系列令人惊奇的拍卖结果确实对全球艺术市场中当代艺术所占市场份额的增长做出了“贡献”。
原文:中国当代艺术品在总成交额增加的基础之上提供了非常令人吃惊的回报率:2005年至2008年中国当代艺术的价格指数增长了500%。买家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品需求的增加,同时供给也在同步增加,这就将中国当代艺术家“推到”与英国、美国、德国、印度等国一线艺术家的行列当中。回到2002年,当时仅有一位中国当代艺术家进入到全球知名艺术网站Artprice所推出的全球TOP100位艺术家排行榜(该榜单根据拍卖成交额排定名次);到了2008年和 2009年,则已有34位中国当代艺术家进入这个排行榜了,而美国当代艺术家的人数只有20位。
此外,其他亚洲国家如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的当代艺术家也同样受到关注和市场价值的提升。数据说明,亚洲当代艺术家在全球当代艺术品市场中的集群优势正在变大。法国Artprice网站10月份最新公布的2008至2009年全球当代艺术市场报告中TOP100位艺术家排行榜中:亚洲艺术家的人数达到了44位,而欧洲艺术家的人数为27位。更为“夸张”的数据是如下这个: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按照拍卖收入进行比较,亚洲当代艺术品的成交收入首次超过了在美国当代艺术品的拍卖收入,数据分别是1.3亿欧元和1.23亿欧元。同期仅中国当代艺术品就取得了1.08亿欧元的拍卖收入。
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家老牌拍卖公司陆续进驻香港,2006年英国宝龙拍卖公司在香港设立拍卖分部,法国艾德拍卖公司也在2008年1月在上海举行了拍卖。这些国外有实力拍卖公司的陆续进驻中国其实也带动了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香港、北京和上海三地的联动使中国在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中的座次进入三甲。(美国和英国分别排在了一、二位)。中国艺术市场这种强劲的增长势头使法国很难与这位东方新的对手相抗衡。
一年之前,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在袭击世界各地之前首先影响到了香港市场的秋季拍卖。香港苏富比和佳士得分别在去年的10月和11月举行了亚洲现当代艺术品拍卖,这两家公司该类专场以往通常流拍率分别只有14%和9%,但是在去年都上升到了35%。其中2008年11月30日香港佳士得亚洲艺术专场的流拍率竟然达到了44%。与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这一年度中国当代艺术取得的2.59亿欧元相比,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中国当代艺术的成交额同比下降了63%。Artprice网站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指数也下降了38%。但今年10月初刚刚结束的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却显示亚洲当代艺术市场出现了“健康”的迹象,10月6日,香港苏富比举行了亚洲艺术品拍卖:20世纪中国艺术、东南亚现当代艺术和亚洲当代艺术拍卖三场拍卖一共上拍了中国、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韩国近380位艺术家的作品,拍卖总额达到了2800万美元,虽然这比2008年秋拍同期少了500万美元,但是苏富比并没有失望,原因就在于这几场拍卖的平均成交率从70%上升到了77%。这次拍卖取得的较为令人满意的结果主要是由于拍卖公司合理的调整了估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市场已经完全回暖。以张晓刚的作品为例,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2008年张晓刚成交价格在百万美元之上的共有12件,但是2009年上半年还没有一件作品的拍卖价格超过百万美元。岳敏君的作品《帽子系列-才子佳人》这次在香港拍到了638万港元(约合82.3万美元),而北京保利在2007年11月拍出的《举起手来,别动》为该系列的同类作品,当时的拍卖价却在100万美元以上。
这场拍卖其实反映出买方市场对于估价趋于合理的拍品仍有需求。例如这次张晓刚2005年作的《同志系列》(双屏作)就以854万港元成交,而这件拍品的估价只有470万至540万港币。蔡国强这位负责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焰火表演以及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晚会焰火表演的艺术家的作品《蜘蛛网——为大英博物馆创作的计划》拍到了314万港元;同场拍卖中他的另一件作品《钱袋二号——为皇家艺术学院而作的计划》(估价在470万至550 万港元)却遭流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