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 陶瓷艺术馆 整理】:国外企业普遍青睐艺术品收藏
最近,产自云南省龙陵县的黄龙玉六年翻了万倍的新闻让整个收藏界为之哗然。“这个现象其实就是三五万人在进行‘炒作’。”翟健民说,这种玉石是没有任何国际市场的。
“艺术品要走国际化路线,真正的艺术品是不需要炒作的。”翟健民认为,这件事也衍生出另外一个问题——艺术品能否作为投资行为。“艺术品很适合作为一种理财的手段,但前提是投资者必须喜欢它。艺术品具有升值能力,这就意味着它是可以进行投资的。近年来,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一些收藏品在2-3年就能取得很好的回报,有些艺术品甚至在1年内就能得到颇丰回报,但要参与其中,一定要有对艺术品甄别的能力。”在翟健民看来,在艺术品收藏和理财方面,企业应该更多地参与其中。“艺术品往往能保住一个企业渡过难关。”
翟健民举例说,“我有一个朋友在几年前曾在生意上遇到了资金流断裂,企业几乎面临倒闭。就在这时,他把企业之前购买的一些艺术品拿到拍卖行进行抵押,获得了3000万元的‘贷款’,而恰恰就是这3000万元使得他的企业摆脱了经营困境。尽管他所抵押在拍卖行的艺术品按照协议拍卖出去了1/3,但这1/3艺术品却拍出了3100万元,他不但因为这些拍卖出去的艺术品还清了贷款,更是小小赚了一笔。而在国外,三菱、瑞士银行等企业一直都在参与艺术品拍卖,并为此花费了颇多的资金。”
(香港翟氏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香港著名古董经纪人翟健民,自从15岁时便开始与文物打交道,如今,在文物圈闯荡了近30年的他,对收藏的看法就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盛世收藏。)
《砥柱铭》将成未来价值标杆
4.368亿元,北宋书法家黄庭坚的《砥柱铭》卷创造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纪录。今年春拍5件过亿元的艺术品更是让所有人都认为中国艺术是“真疯了”。而在翟健民看来,中国艺术品正在回归它本应该有的价值。“《砥柱铭》的4.368亿元将成为中国艺术品的标杆,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中国艺术品超越这个数字。”翟健民说,“在欧美的国际拍卖市场,拍品上亿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甚至很多当代艺术品都能上亿。前不久,在欧洲拍卖的两张椅子,也就是200-300年前制作的,但最后这两把椅子的成交价却在2亿元”。
在翟健民看来,国外艺术品之所以能屡屡过亿元的原因主要在于两点:第一,成熟的拍卖制度;第二,拥有众多的拍品。“而这两点,在国内的拍卖市场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缺失。”翟健民表示,在国外,一件拍品要通过户主收购艺术品-艺术品分析-广告宣传-出图鉴-拍卖,但在国内,这种完善的制度很难真正实行。“尽管国内拍卖市场的大环境很好,但却也存在着买断交易、‘关系举手’等扰乱市场的行为,往往很多人通过人际关系就能以低价得到一件艺术品,而在国外,人际关系在整个拍卖过程中是不允许存在的。”翟健民解释说,在国外,很多拍卖师工资很高,这样就导致他们没有理由去通过受贿的方式来砸掉自己拍卖公司的招牌。
此外,困扰国内拍卖品市场的主要原因就是拍品过少。当翟健民提到这点时,他不禁有些失落地说,“收藏,其实‘玩’的就是一种新鲜”。他认为,目前国内的两大拍卖公司嘉德和翰海在正式进入市场拍卖前的展品只有很少部分来自于民间,“例如嘉德举办第一次拍卖会时,70%的拍品是从各地文物馆‘借’的,20%是一些老收藏家提供,10%来自其他途径。翰海则更是靠着50%的库存‘撑场面’”。翟健民认为,在国外,很多拍品都是因为遗产继承时子女在分家时拿出去拍卖,这样就导致有很多新鲜的拍品出现在市场上。而在国内,作为一个老的收藏家,不难发现近几年来,多数都是那么几件,鲜有新的拍品出现。
电视鉴宝节目不应成为“炒手”
如今,翟健民不仅是香港翟氏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更成为了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的“看家”鉴定专家。然而,面对国内每家电视台几乎都有一档关于“收藏”栏目的乱象,翟健民坦言,国内很多艺术品收藏节目都过于娱乐化,甚至有些不是很好的艺术品经过节目的宣传就成为了稀世珍宝。“我们或许应该关停一些栏目。”
“曾经有一档节目,去河南寻宝,结果寻找出来的宝物告诉观众,这件宝物价值几百万元。但这件物品真正的价格最高也就几十万元。”翟健民说,“收藏栏目的立足点是在向百姓传递一些鉴赏艺术品的知识,并通过娱乐化的方式吸引百姓观看节目。但所谓娱乐化也就是通俗化,比如在节目中多阐述一些这些艺术品哪里好看、市场上的价格多少、我们应该如何去欣赏一件艺术品的知识等等,而绝非是让艺术品通过节目的宣传就变成了‘稀世珍宝’。”文章来源: 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