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瓷器款识 | 藏品鉴证实录 | 影视中心 | 景德镇艺术瓷器拍卖指数 | 瓷业纪实 | 了了亭名瓷商城 | 景德镇陶瓷艺术名人录 | 艺术家电话黄页 | 网站导航 | 关于了了亭 | 了了亭礼品瓷淘宝店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景德镇陶瓷新闻 >> 景德镇陶瓷新闻网摘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图文]景德镇:非典型性资源枯竭           ★★★ 【字体:
景德镇:非典型性资源枯竭

作者:未知   文章出处:网络   更新时间:2009-6-3 21:26:26
 


真正枯竭的,算不上景德镇的“资源”;而景德镇真正的资源,事实上方兴未艾瑶里的釉果没了,南港的磁石没了。邓希平感觉到,要做出原汁原味的景德镇瓷器,越来越难。

她不得不花很多的时间,在自己的工作室里试验一些新的配方,以适应从外地运来的替代原料。但她总感觉做出的产品少了一种“景德镇的魂”。

瑶里的釉果、南港的磁石,这些都是原来景德镇自产的制作瓷器的原料。在经过多年的开采后,和很多当地的其他瓷器原料一样,正在走向枯竭。

景德镇——这个古名“昌南”、在英语中与中国同名的千年瓷都,如今正走在“供血不足”的边缘。

今年3月份,景德镇入选中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4年里,景德镇可从中央获得5亿元的拨款,这笔钱将用于扶持转型。

“神奇的泥土”消失

在邓希平的印象里,自她1965年踏上景德镇土地的那一天起,就很少再见到传说中的本地优质高岭土。那一年,她从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分到当时直属轻工业部的景德镇陶瓷研究所。

高岭土,这个表面上布满小孔的白色粉块,曾经和景德镇的瓷器一样,书写了一个历史传奇。

据史料记载,在宋末之前,景德镇的制瓷原料非常单一,是一种裸露在地表的石质原料,景德镇人称“露头”。古代陶工发现,这种灰白、灰青色的露头矿经过淘洗制浆成型后,能做出耐高温的瓷器。于是开始挖掘,并为它取名为“磁石”,意为可以制造瓷器的石头。

“露头”由于只存在于地表,储量非常有限,到了南宋末年,已经濒于枯竭。而中下层的磁石由于氧化铝含量较低,烧结的温度偏低,成瓷率因而大大降低。这时,景德镇人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像北方的窑场一样,在烧完优质的原料后灰飞烟灭,要么寻找新的配方,把中下层磁石利用起来,转危为安。

幸运的是,景德镇人此时发现了一种新的制瓷原料,氧化铝含量高达35%,将它与中下层的磁石混合后,烧结的温度可以高达1300度,比拿“露头”做原料还要高出两三百度。这对瓷器来说意味着两种变化:一是可塑性提高,二是变形率降低。

这种救瓷器于危难之中并赋予其新生命的原料,最早被发现于景德镇东北瑶里镇的高岭村。法国传教士昂雷科莱在1712年向西方介绍了这种“神奇的泥土”,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在1868年给这种土起了一个名字:“高岭”——景德镇的这个小村庄从此成为这种土的一个国际称谓。

由于它对于瓷器的特殊功效,高岭土后来逐渐取代磁石,成为制作瓷器的最主要原料。景德镇瓷器的持续繁荣,带动了对高岭土的大规模开采。到了清朝中期,高岭村的高岭土渐成枯竭之势,其后转入小规模开采,一直延续到上世纪60年代。

景德镇国土局资源环境科科长官亮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高岭村残留的高岭土还有上百万吨,但储藏较深,已较难开采。现在,这片曾经盛产高岭土的矿区,已申请为国家的矿山公园,游人只能从那些废弃的尾矿中,追忆这片土地曾经的富饶。

景德镇高岭土的集中储藏地,还有黄坛乡大洲村和乐平市的十里岗,但与高岭村一样,在经过了上百年的开采后,早已腹中空空。大洲矿关闭以后,几乎所有的高岭土都是从临近的地区输入。“每年大约有10万吨。”景德镇陶瓷原料总厂厂长章猛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当高岭土不再有求必应时,景德镇的瓷器生产重又回到磁石占主要原料的原有格局。邓希平说,按照景德镇瓷器的现有配方,两种主要原料的比例是三七开,磁石占七,高岭土占三。但是现在,优质磁石的生产也越来越走入死角。

“最多10年,就会采完”

所谓优质磁石,按照景德镇国土局资源环境科科长官亮明的说法,是三氧化二铝的含量超过18%的磁石。

景德镇的瓷器区别于其他地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对工艺和附加值的不懈追求——“把陶瓷当成文化来做”。这就对原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要的要求有两个:一是三氧化二铝的含量不能太低,太低了烧出的瓷器容易变形,并且可塑性不高;二是铁含量不能太高,太高了容易出现黑点,影响美观。

按照这两个标准寻找磁石,官亮明说,目前在景德镇仅有两处,一是浮梁县的何家蓬磁石,二是该县的宁村磁石。但两处磁石矿的探明储量加在一起,已经不足40万吨。而景德镇每年对优质磁石的需求量,就有10万吨。“最多10年,就会采完。”景德镇陶瓷原料总厂厂长章猛进说,该厂是景德镇磁石原料的主要供应商,市场占有率高达60%。

这些日益稀缺的磁石,如今藏得越来越深了。章猛进说,就算让他的工人开足所有的马力,每年挖出的磁石仍有10%的缺口。这10%,他要从附近的弋阳买来填补。为此,他不得不每吨多支付50~60块钱的运输成本。

邓希平感觉,市场上的瓷器原料价格一直都在飞涨。章猛进则抱怨,陶瓷原料生意越来越难做,“能持平就算不错了”。

而当地官员给记者的感觉是,资源枯竭正成为一个有些矛盾的话题。景德镇市发改委副主任张钧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称,一方面承认优质磁石资源正在减少,同时又强调:“瓷不能丢。不但不能丢,还要发扬光大。”

至于对原料制约的破解,张钧给出了两个药方,一是发展高科技陶瓷,减少对原料的依赖,这是景德镇产业转型的方向之一;二是要加大原料勘探的力度。

景德镇市国土局资源环境科科长官亮明分析,在景德镇境内分布着大量的酸性岩脉,其中不排除还有丰富的磁石储藏。但是,当中能有多大比例的优质磁石,尚不得而知。景德镇陶瓷原料总厂厂长章猛进说,为了寻找优质磁石,他们甚至已经找到了景德镇隔壁的弋阳。

政府的思量

一位知情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在资源枯竭问题上,政府面临一个两难的处境:一方面想借资源枯竭获得一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又不想因资源枯竭影响其寄予厚望的招商引资。

这位知情人士说,中央的5亿元拨款,对景德镇的意义非同一般。这是迄今为止该市从中央获得的最大一笔扶持。景德镇市财政局发布的信息显示,该市2008年财政总收入28.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18.5亿元。这笔扶持款,占该市一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4还强。

上述两项财政收入,与2007年相比,增幅都高得惊人。财政总收入的增幅是41.8%,地方财政的增幅是55.6%,这两个指标均高居江西省第一位。市财政局有关的新闻通稿,特意强调了这一增长的背后,“关键在于抓好了项目建设”。当年,景德镇高新开发区、陶瓷工业园、乐平精细化工工业园共引进项目近百个。

其中就包括多家从佛山引进的陶瓷企业。从2007年开始,已经相继有金意陶、箭牌、特地等多家知名陶瓷企业落户景德镇。一份2007年的统计数字显示,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为景德镇新增产值48亿元。在这些项目尚未正式投产的2007年,景德镇陶瓷工业的总产值为42亿元。

产值对于景德镇的意义意味深长。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景德镇10大国营瓷厂相继倒闭后,景德镇的瓷器生产重新进入作坊时代。虽然制瓷技术仍然独步天下,却由于失去了集约化经营,在产值上一直没能再现计划经济时代的辉煌。

与另一瓷器产地潮州的对比,可以为此提供一个注脚:1995年,潮州陶瓷产业的规模与景德镇大致相当,到了2007年,两者之间的差距已经拉大到了接近5倍:景德镇的产值为42亿元,潮州则已经超过了200亿元。

产值的落后给景德镇带来的冲击,早已显现无疑:从2003年上半年到2004年4月,各个机构评出了6个“瓷都”,潮州、德化和唐山都榜上有名,唯独没有“千年瓷都”景德镇。特别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协会将“中国瓷都”的称号授予潮州,让自视甚高的景德镇人没齿难忘,也让主政的官员脸上无光。

但景德镇人似乎缺乏提高产值的基因。记者在此间采访得到的一个印象是,他们研究瓷器配方的兴趣,远远超过了研究市场。

《瓷都晚报》执行总编辑黄茂军分析,这与景德镇绵延上千年的官窑文化有关。“为皇帝生产瓷器,根本就没有成本的概念,只在乎质量。”这一文化又通过严格的师徒传承,一直沿袭了下来。

于是,提高产值的有效路径,只剩下招商引资。这一策略实施后,效果立竿见影。2008年,部分外来的陶瓷企业开始投产。到了2008年年底,景德镇的陶瓷产值突破70亿,比2007年整整增加了2/3。

但与本地以工艺见长的传统不同的是,这些外来的陶瓷企业,清一色都是批量生产的建筑和卫生陶瓷企业。此类陶瓷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原料的“胃口”极大。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黄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一平方米的陶瓷地板,对磁石的“食量”竟然高达33公斤。“这些企业到哪儿,哪儿就会兴起一个‘搬山运动’。”他说。

在这些陶瓷企业纷纷上马的节骨眼上,当地政府显然不愿意留给他们一个在原料上“吃不饱”的印象。

事实上,景德镇的资源枯竭,短期内尚不能殃及这些企业。景德镇陶瓷原料总厂厂长章猛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景德镇的资源枯竭,并非泛指一般磁石,而是指优质磁石,即艺术陶瓷和日用陶瓷的原料。这些大胃口的建筑和卫生陶瓷,在磁石的质量上并没有多高的要求,其下属的多家磁石矿已经探明的2000多万吨储量,都可以照用无妨。“而在景德镇的周边,这样的磁石上亿吨都有。”

但景德镇显然还不愿渲染资源枯竭这一概念。《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曾多次致电景德镇市市长李放,均未获回应。宣传部门的官员后来解释,在这一问题上,他们需要统一口径。

对资源枯竭的理解

景德镇的资源到底是高岭土和磁石,还是用这些原料加工成的瓷器,还是这两者之间的加工技艺?

一位当地专家认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评选的题中之义,在于这座城市的发展对这种资源存在严重的依赖,以至于这一资源的枯竭足以导致一个城市的凋敝。

从这一标准来判断,高岭土和磁石应不是景德镇的“资源”。因为即便高岭土和磁石在景德镇消失,也不足以导致这所城市的凋敝。因为它可以从周边购买这些原料,加工成瓷器后,再以高出原料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价格卖出,景德镇可以靠两者之间巨大的差价活着。

景德镇陶瓷原料总厂厂长章猛进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一吨质量上乘的磁石,即便是从隔壁的弋阳采购,其价格也就是在200元上下。而记者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的仿古专卖区看到,一只用料不过几斤的粉彩镶器,价格竟然高达11800元。其中的巨额差价,让人很容易忽略原料的成本。高岭土和磁石对于景德镇瓷器的发展,虽然不能说是无足轻重,但也绝不是生死攸关。

高岭土的故事似乎可以为此提供一个旁证,这种几十年一直依赖从周边进口的原料,并没有影响景德镇瓷器的繁荣。

有关资料显示,在景德镇的周边,不管是高岭土还是磁石,都还有非常丰富的存量。由于这一地区没有其他大型的陶瓷产地,这些原料几乎就是在众星拱月般地等着景德镇。

多位业内人士的一个共识是:景德镇真正所依赖的资源,不是高岭土和磁石,而是附加在其上的制瓷技艺。“没有高岭土,没有瓷石,景德镇还是景德镇。但是没有了技艺,景德镇就啥也不是了。”

但是,这种经过了千年传承的制瓷工艺,目前不仅没有任何枯竭的迹象,反而老而弥坚。一位当地的陶瓷供应商说,每年的10月18至22日,景德镇都会举办国际陶瓷博览会,当地陶瓷技艺的日新月异,全都一目了然。这种技艺千年不衰的个中奥秘,《瓷都晚报》执行总编黄茂军概括为:“人家把瓷器当成一个商品来做,景德镇人则是把它当成一种文化来做。”

景德镇申请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开端,始于一次对省内“老”资源枯竭型城市萍乡的考察。景德镇市市长李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提到,考察萍乡给他们带来的收获是:他们发现,景德镇完全符合国务院规定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条件。

这个条件公认的有四个:一是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二是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三是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四是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水平。

一位专家对此评价说,这是一个非常有弹性的条件。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正视瓷土资源枯竭
    “瓷都”景德镇:打金字招牌
    大冶矿老板“存钱百亿”搞转
    不能再走老路子权威解读资源
    景德镇“窑变”-权威解读资源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