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记者 李广明/文 杨勇/图 瓷乐器并非现代人的发明,早在唐朝已经有了瓷瓯,也有这方面的演奏家,解放前也有碗琴,将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大碗摆在桌上就能敲出曲子。 显然这样的方式并不适合现代乐队演奏。 发明现代瓷乐的是一个扎根景德镇的上海人,他名叫饶泉荣,原在市歌舞团任职,现在已经70岁了。 上世纪70年代,饶泉荣从云南调到了景德镇歌舞团。在瓷都他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瓷器,因为是专业音乐人,饶泉荣对瓷器发出的悦耳声音十分感兴趣,他突发奇想,能不能制作出一件瓷乐器呢? 饶泉荣的想法得到了省文化厅的认同,1985年,省文化厅对此立项,并下拨了专项经费。其实早在1978年,饶泉荣就已经开始研究改良碗琴,尝试发明瓷瓯,有了省文化厅的支持后,饶泉荣的研发进度一下子快了很多。 即使有省里的支持,饶泉荣的研发工作仍是十分艰辛,他每天都泡在光明瓷厂的仓库里挑盘子,在仓库几万个盘子中翻拣。挑好了盘子,再试音,试音的方法是,敲盘子然后用手风琴确定盘子能发出的音调。 这样的工作繁琐异常,因为“盘子的平凹不同,厚薄不同,发出的音调也不同”。 好不容易挑好了盘子,饶泉荣就想着怎么将这些盘子进行排列,这常常需要很多实验,不行就得推倒重来,饶泉荣一连做到第三个瓷瓯才有了基本形状,“两个半八度,一共41个盘子”。 耗时将近一年,饶泉荣的瓷瓯最终得以问世,现代第一件瓷乐器也就在景德镇诞生了。 挑盘子做瓷瓯并非长久之计,而且盘子大小不统一,外观不美,制作效率不高,饶泉荣觉得瓷瓯还有待改进。但他需要一位助手,一个会成型、利坯、烧制的懂制瓷工序的人,这个人还必须会使用车床,懂木工、钳工,另外这个人还必须通音律,上哪找这样一个人呢? 踏破铁鞋无觅处,这个人饶泉荣身边就有,一位名叫周国强的青年人就符合这样的要求,此人是市电机厂的一名钳工,懂制瓷工序、懂木工,钳工是他的本行,他又曾是为民厂宣传队的音乐骨干。 1991年,饶泉荣和周国强两人合作开发新的瓷瓯,开始尝试从泥巴到烧成一条龙作业。有了周国强的帮助,瓷瓯的改进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最终瓷瓯有了更加完美的外观,规格统一,每件瓷瓯上有能发出不同音调的48个盘子。 现在周国强做瓷瓯的感觉已臻化境,原来需要做两百多块盘子才能找到48块符合要求的,现在只需要做90几块就可以找到48块合格的盘子。 在改良瓷瓯后,两人马不停蹄,相继又研发了瓷编磬、瓷编钟、瓷管钟、瓷二胡、瓷笛等瓷乐器,乐器品种足够满足一支瓷乐队的需求,现在的景德镇市瓷乐团和以前的瓷乐队使用的都是他们制作的瓷乐器。 饶泉荣透露,他们还会继续开发更多的瓷乐器,不久后可能就会有新的瓷乐器出炉。 在不断研发的同时,加大研发和推广投入才能让瓷乐器得到更长足的发展。加入商业运作也是饶、周二人下一步的规划之一,目前我市已经有资本表示愿意介入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