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瓷器款识 | 藏品鉴证实录 | 影视中心 | 景德镇艺术瓷器拍卖指数 | 瓷业纪实 | 了了亭名瓷商城 | 景德镇陶瓷艺术名人录 | 艺术家电话黄页 | 网站导航 | 关于了了亭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景德镇陶瓷新闻 >> 景德镇陶瓷新闻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图文]景德镇艺考-现象、热度调查         ★★★ 【字体:
景德镇艺考-现象、热度调查

作者:楚天月  赵嵘   文章出处:景德镇日报   更新时间:2008-5-12 11:48:04
 

  
  近年来,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试持续升温。在“艺考热”持续升温的同时,隐含的负面危机也开始逐渐凸显,最明显的就是与“艺考热”形成鲜明对比的“就业冷”。

  这个问题,不由得让记者想起一位前辈讲过的僧多粥少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寺庙,随着老和尚退休,小和尚又少,就产生了没有后来人的危机感。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出家当和尚,主持贴出布告:不管曾经从事何工作,只要年纪轻又愿意来当和尚,一日三餐管饱。告示一出,许多年青人争先恐后去寺庙报名当和尚,主持笑呵呵地说:“谁说我们寺庙没人气,你们看,现在人气多旺!”

  可是,过了几个月,管帐的老和尚愁眉苦脸地对主持说,寺庙超员实在太严重,米缸早就空了,还借了钱去买米,长此下去,恐怕大家都没饭吃。主持听后,长长地叹了口气说:“僧多粥少,奈何奈何!”
  那么,景德镇市艺术考试和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怎样呢?学校、教师、考生、家长、业内人士又有那些话要说呢。

  对此,记者进行一番走访调查。
 
 
景德镇“艺考”繁荣背后的反思
 
从“艺考热”持续升温看我市艺术教育发展趋势
 
艺术考试
多得让人眼花
 
  这几年以来,各个高校都想尽方法扩招,特别是艺术类扩招的速度在逐年加速,使得艺术类招生门槛不断降低,只要专业成绩过线较,较低的文化成绩就能被录取。

  这让想谋求一纸文凭的考生,像是找到了希望的稻草,成千上万考生纷纷走上“艺考之路”。其中,“弃理转文再转艺、弃文直接转艺”而半路出家的考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据了解,2008年,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专业加试报考人数共计30528人,比2007年增加了3000余人,创下了学院办学历史的新高。其中,特色专业受到众多考生及家长追棒。

  景德镇陶院美术专业加试考点比往年略有增加,省外考点共设19处,美术专业加试考试,从2月16日沈阳考点开始,至2月27日杭州考点结束,历时12天。在各报名点,来报名的考生都排起了一条条长龙。

  据了解,景德镇高专的艺术专业加试,已纳入全省统一联考中去,在招生人数上,学校暂无统计。景德镇高专招生就业处张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1993年景德镇高专招收第一个美术班开始,到最初只有几名美术专业老师、几十个艺术类学生起步,随着原景德镇陶瓷职大的并入,景德镇高专的艺术教育特别是陶瓷美术教育就在不断扩展,现在已经有了音乐专业、装潢专业、美术教育、陶瓷美术、环境艺术等艺术专业门类,艺术类在校学生增加到600多名,艺术专业老师激增到如今的60多人。
 
一纸文凭
给了什么希望
 
  虽然,某些高校在对外宣传时,夸口学校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但实际上,有的高校艺术类毕业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后,根本就找不到和本专业对口的工作。
  为了生存,不少艺术类专业毕业的学生干脆改行,去改行应聘文秘、营销、服务工作;有的干脆就重新去拜师学艺,在陶瓷绘画中再下功夫,去学得一技之长,然后和没有进入大学接受正规教育的学艺者在同一个起步线上去竞争,或者期望能够到社会上应聘到一个和艺术有关的技术工作。
  面对大学艺术类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实际问题,某些教育部门主管、高校负责人堂而皇之地公开表示,现在社会就是提倡大学生要一专多能,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

  被采访的大学毕业生对记者表示:我们花了这么多钱交学费,学校究竟教会了我们多少一专多能的知识?

  他们的回答是:学校并没有教给他们多少一专多能的新知识和新技能。

  本地的一位高校教授告诉记者:学校为了做好学生就业工作,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特意购买了一套测试学生择业能力的软件,让学生与软件“对话”,软件能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知识储备,帮助学生设计就业推荐表,甚至于连学生的品性都能检测出来。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学生就业实习基地,与用人单位实行人才交流机制,向用人单位输送学校的优秀的人才。

  可当记者问这位教授:“学校向市内的用人单位输送学校优秀学生时,能在用人单位留下来工作吗?”他说,在一般情况,只有极少部分学生能被本市的用人单位聘用,大部分学生还将面对市场选择的残酷考验。他直言道:他的学生也有不少改行了,真正能够发挥专业特长的人数,和过去相比,那是大大降低了。

  嗨!这一纸艺术类文凭,究竟能给学生、家长什么样的希望呢?
 
艺术考试
呼唤减肥健身

  尽管“艺考”给艺术类院校带来了一时的繁荣景象,艺术专业从一个原来的不起眼的专业转变为一个抢手专业,带动了高校经济膨胀。然而,随之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就业压力过大、人才过剩等等社会问题,这些都应该是教育主管部门与各个高校不能忽视的问题。

  随着近年来高校扩招,许多高校增设了艺术类专业,但由于受高校师资力量和生源素质的影响,“粗放式”的艺术专业教育,导致了许多艺术类毕业生徒有一张文凭,真正走上社会后,在专业特长方面缺乏竞争力,从而导致了低就业率。

  记者经过仔细调查,本地某大学的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率不足60%,远远低于该校78%的整体就业率,而有些高校的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实际就业率更是远远低于基础学科的就业水平。

  对此,业内人士吴先生认为:从这几年艺术考生就业情况看,“艺考热”现象,的确出现了畸形发展的一面,带来了相当大的消极影响,最突出的是层出不穷的“文转艺”现象,导致艺术队伍文化素质和艺术资质总体水平的偏低。大规模扩招、扩建与教育资源建设不同步,导致教学质量和人才水平下降,庞大的毕业生数量与有限的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导致了艺术专业就业难度不断增大。

  “艺考”需要瘦身减肥,需要强身健体,已经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难题。
面对诱惑
社会需要理性
 
  对于目前的“艺考热”,一些学生与家长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李先生对记者说,一些艺术类考生希望通过艺考拿到一纸大学文凭的做法,他认为不可取。因为有不少“艺考生”文化课不太好,为走捷径选择艺考,但如果没有较好的文化课功底,艺术专业也不会得到长远发展。在重能力高于重学历的今天,空有一张文凭又有何用?

  艺考生小王去年考上了景德镇陶瓷学院,他说自己是学文科的,后来成绩明显下降,失去了信心,就改行学起了美术。喜不喜欢美术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得到一纸大学文凭,才得起父母。至于以后的工作问题,他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还没有想到以后的就业问题。

  记者在随机采访时,有的艺术院校的招生人员深有感触地说,近几年的“艺考热”让一些没有专业基础、对专业并不感兴趣的学生挤进了高校,但他们在学习中的弱势已明显暴露出来。有的学生虽然进了大学校门,但由于缺少艺术基础和个人兴趣,进校后跟不上学习安排,在专业学习上简直就是一塌糊涂。

  有教育专家指出,“艺考热”绝不是一种良性的社会现象,是到了该降温的时候了。

  学校的推波助澜和家长考生的盲从,不但使很多应届高中毕业生盲目走上了艺术之路,随之而来将带来学生素质良莠不齐、毕业生就业难、行业人才过于密集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疯狂的“艺考热”应该降降温了,如何引导“艺考”良性发展哪?本地的一位高校教授认为,由于目前艺术类专业招生的低文化课分数线设置、高升学率机制的弊端不根本改变,那么,以“艺考”为升学捷径的短期行为就难以杜绝。高校招生多,学校品牌好,老师收益高,地方名气大,利益相关各方都是乐观其成的。

  他认为:现阶段应该做的是因势利导、缓解矛盾,可以采取提高艺术类专业文化课录取分数线,确保艺术生源的整体文化水平,扭转差生才去学艺术的不良倾向。

  记者在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家长和不少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让一些文化课成绩较差的学生转行去学艺术类专业,这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特长教育,尽管短期内能达到“升学”的目的,但却抹杀了艺术教育的本质意义。

  “艺考热”产生的这些社会问题,也许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内解决,但教育部门、高校应该因势利导,弱化功利因素,发挥素质教育的社会功能,在因材施教、师资力量、教育方式革新上多花力气,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升学观和就业观,多为大学毕业生谋求就业门路、多对接一些有实力的大学生实习对口单位,多宣传一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事例。

  记者相信,通过当地的教育部门、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和媒体的正确引导,在全社会共同关注下,景德镇的“艺考”在不断升温中依然能够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因为,景德镇有这个实力去发展艺术教育,特别是在陶瓷艺术教育的水平和规模上,景德镇可以说是世界所有城市的第一!

发烧中的思索

  今年,一年一度的艺术院校考试热再掀高潮。据报道,山东省报考艺术院校的考生高达16万人,仅仅在青岛,报考景德镇陶瓷学院的考生就紧随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之后,有上千人之多。

  景德镇地区的三所高等院校均设有艺术类暨陶瓷美术类专业,这对那些不太会读书的景德镇人来说,真是一个福音。

  笔者年轻时曾经对美术和文学均有兴趣,可在写作吃香的年月,于是放弃了画画的爱好,一心一意埋头苦干地去写小说,总觉得当作家比当画家强,可惜最后全都一事无成,虽然发表了10来万的小说,最后还是当了一名吃皇粮的“爬格子动物”。

  有位看过我年轻时候画的画的朋友对我说,如果你一直就这么画下去,凭着你的工作年限、敬业精神和文学功底,比起一些个当了教授又要当大师的“艺术家”,恐怕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至少也混他个省大师的干干。

  笔者听完苦笑而已。

  当年,听到一位艺术类科班出身的同事和我发牢骚:他妈妈的,这世界上真有这样的“脑膜炎”!求我带他儿子学画画,还要说他的儿子不会读书,只有画画学个手艺。这不是打老子的脸?我只有笑笑说:景德镇人就是这样想的,不会读书的就到瓷厂里去做坯、利坯、画瓷器。后来又听一位文学教授感叹,他的一位同学当年什么学堂也考不起,如今成了什么大师了,一年赚个几十万简直就是毛毛雨。

  笔者只有再次苦笑而已。

  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蛋的如今已经成为历史,但是,搞科研的、写文章的不如上台扭扭屁股的,拿着话筒卖卖嗓子的,那可绝对是事实。一个超女现象就为艺术考试热做了最好的注解!

  应该说:艺术院校考试热的出现,是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必然体现。但是,一旦到了发烧狂热的地步,那就真的让人感到的是深重的忧虑。因为,艺术毕竟是个特殊的事业,除了刻苦还要有天赋,还要有文化修养和创新精神。

  笔者认为:在新的时代,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功的艺术家,还是需要天赋和才情,需要勤奋和灵气,需要文、史、哲知识的积累,需要掌握基本的数理化知识,特别是从事陶瓷美术的学生,更要有这种自觉意识。

  一想起今天景德镇还有许多中年陶瓷艺术家,连电脑怎么用都不会,我就深深地为他们叹息。他们真的是象世人所说的那样,是因为不会读书才去画瓷器的吗?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