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雍正朝,粉彩进入盛期。雍正粉彩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有很大发展,无论造型、彩绘技法还是纹饰,都达到空前的高度,堪称粉彩瓷器的代表作。官、民窑大量生产,精细的官窑制品可与珐琅彩比美。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首先是它的釉质量好,无论白度还是透明度都超过了明代永乐的白釉,经测定,雍正粉彩盘的瓷胎白度达到77.5%。
关键字:雍正 粉彩 仿制
一、,什么是粉彩瓷
粉彩是我国瓷器文明的发展。瓷器釉上彩绘源自中华的一种独特装饰方法,是景德镇窑在五彩的基础上及“珐琅彩”的影响下创制成功的又一种彩瓷。它的独特之处,是在彩绘时搀加一种白色的彩料“玻璃白”。“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画出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一种粉润的感觉,因此被称为“粉彩”或“软彩”。其作法是用经过“玻璃白”粉化的各种彩料,在烧成的白釉瓷器的釉面上绘画,经第二次低温炉火(780度左右)烧烤而成。粉彩初创于康熙晚期,盛烧于雍正、乾隆,成为清代瓷业生产的一个主要品种。直到现代,景德镇的许多瓷厂仍继续生产。
粉彩瓷器使用“玻璃白”,并与绘画技法紧密结合,这是景德镇陶工们的一项新的 创举。经研究化验,所谓“玻璃白”是不透明的白色乳浊剂,属氧化铅、硅、砷的化合物,利用其乳浊作用,可以使彩绘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了彩绘的表现力,让画面粉润柔和,富于国画风格,因此博得“东方艺术明珠”的美称。
粉彩瓷浓淡、柔和的装饰手法在艺术效果上色彩斑斓,技法上吸收的中国绘画表现方法,可以达到宣纸上的效果。
二、清雍正粉彩进入盛期
明清时期,中国制瓷业空前发展。明初洪武朝在景德镇设置御窑厂,专门烧制宫廷用瓷,永宣青花瓷、成化斗彩瓷、万历五彩瓷等成为名贵品种。经过明代200多年制瓷业的发展,到清代康、雍、乾时期,官窑瓷器种类丰富,色彩绚烂,品质优良,景德镇制瓷业达到鼎盛。
雍正(1723—1735)朝时间虽短,但景德镇御窑烧造的瓷器品种却十分丰富,瓷器质量名列清瓷之冠。雍正皇帝十分喜爱瓷器,有些官窑瓷器的造型、纹饰、品种等都亲自审定御批,这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雍正记事杂录》中都有记载。如: “雍正七年八月初七日,郎中海望持出菊花瓣宜兴茶壶一件,奉旨:作木样交年希尧,照此款式作霁红、霁青釉色烧造。”
另外,时唐英从雍正六年任督陶官一直到乾隆二十一年,督理景德镇御窑厂达27年之久,对雍正、乾隆时期制瓷业鼎盛起到了重要作用。雍正六年戊申八月,唐英“奉差江西”,协助年希尧“监视陶务”。他曾与烧瓷窑工一起劳动,同吃同住共三年,刻苦钻研陶务,从开始的不懂陶事,最后“虽不敢谓陶之微奥确信深知,然既习且久,其于制造之器皿条目,款釉尺寸、工匠钱粮、暨夫赏勤劝惰之大略,不无一得之愚”。他大力培育新品种和摹古,把毕生的精力铭口献给了陶瓷业。他到任后,细心钻研制瓷技法,与工匠打成一片,深谙制瓷技巧。至雍正十三年,宫窑烧造就已十分辉煌,仿古、创新品种不断涌现。唐英在《陶成纪事》中记载了当时的各种仿古瓷器釉彩品种有五十七种之多,这些品种绝大多数有传世品印证。
清雍正朝,粉彩进入盛期。雍正粉彩在康熙粉彩的基础上有很大发展,无论造型、彩绘技法还是纹饰,都达到空前的高度,堪称粉彩瓷器的代表作。官、民窑大量生产,精细的官窑制品可与珐琅彩比美。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首先是它的釉质量好,无论白度还是透明度都超过了明代永乐的白釉,经测定,雍正粉彩盘的瓷胎白度达到77.5%。陶瓷史家陈万里先生说过: “雍正白釉之进一步提高,合于釉上施加软彩的,因而收到相互为用、相得益彰的效果。”雍正粉彩的彩料配制技术也较高,珐琅彩在烧彩前与烧彩后呈色大致,而粉彩颜料则不同,除红、黑二色外,其他颜色在烧之前无法区别,颜料配制后必须进行试烧,合乎后才能正式彩绘,经低温彩烧后,色彩微微凸出釉面,彩而具有晶莹的光泽,有的粉彩纹饰的边际还显现出彩虹般的光晕。
粉彩的绘画技法多样,官窑更为考究,有平涂、渲染、没骨、洗、皴、点等,工笔、写意俱全,富有中国画的笔韵。所绘纹饰以花鸟草虫为主。人物故事画多为室内景观,人物线条柔和,仕女体态修长,面目娇美,多衬以几案、绣墩、博古架等室内陈设。画面都留有空白,显示出深远和层次感。还有气势雄伟的山水画,笔法劲健,设色较为浅淡。雍正民窑粉彩的花卉、花鸟纹饰粗犷,人物画中善绘刀马人物或戏剧故事中的情节,色彩凝厚浓艳,胎体厚重,琢器的外底部多为砂底。
雍正官窑瓷器烧制的陶瓷一般具有这些特点:器形轻盈俊秀;瓷质莹润,做工精细;绘画俊秀洒脱,线条纤柔;品种繁多,釉色齐全。烧造的品种有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粉彩、斗彩、五彩、珐琅彩、红彩、墨彩、广彩、洋彩、霁红釉、霁蓝釉、天蓝釉、洒蓝釉、豆青、冬青与粉青釉、青金蓝釉、铁锈花釉、茶叶末釉、仿木釉、仿汝釉、仿官釉、仿哥釉、仿龙泉釉、仿钧釉、仿定釉、炉钧釉、窑变釉、胭脂水釉等。
器型就更为丰富多彩,有各式瓶樽、花觚、太白坛、罍、墩、花囊、水盛、洗、缸、盆、鼻烟壶、壶、花浇、罐、香炉、高足器、碗、杯、盘、塑像等。图案纹饰多绘牡丹、桃花、虞美人花、天竺、玉兰、石榴、莲池荷花、并蒂莲、菊花、牵牛花、竹菊、秋葵、海棠、闭花、松竹梅、皮球花、水仙、葡萄、缠枝莲、天竺灵芝、宝相花、八桃、碧桃、葫芦、落花流水、过墙花、过墙龙、云龙、海水龙、龙凤、夔龙、云纹、云鹤八卦、雉鸡牡丹、喜鹊梅花、海马瑞图、雄鹰独立、鸳鸯卧莲、夔凤牡丹、三鱼、三果、桃蝠、西厢记、刀马人物、仕女人物、婴戏、山水人物、文王访贤、三国故事、羲之爱鹅、松下老人、烹茶、海宴河清、福山寿海、五蝠捧寿、八宝、祥云浴日、暗八仙、八吉祥、梵文、书法等。
陶瓷胎体轻薄,形体规整,胎质坚细白润。大器胎体匀称一致,不显厚重,小器轻巧玲珑。仿官窑器物的胎体颇似宋器的黑灰色调,被称为“铁骨大观”。仿汝窑器物,胎体为香灰色或微泛红褐色,釉面莹闰光洁。白釉器釉面光润,似永乐甜白。炉钧釉,雍正器物多带红色、多布款,乾隆多为蓝炉钧、多无款、少有款的皆书三行六字款。
陶瓷器足规整,足边滚圆,露胎窄细。民窑器有的瓶、杯类,足部高深外撇,足里无釉,多有旋痕。官窑圈足修削十分认真,多为“泥鳅背”圆足。
雍正粉彩的造型极为丰富,无论是餐具、文具还是陈设品都很优美,一改康熙时古拙厚重之感。大型器规整不变形,小型器各部位严谨得当,反映当时制作技巧的高超。
三、雍正粉彩的仿制
当时的督窑官唐英一方面按皇帝的旨意制作精美的宫廷用瓷,另一方面,在保留前代精华的基础上,还吸收了西洋的工艺技法,创造出新颖的粉彩瓷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窑变红釉,由这时开始出现,是由红和兰两种颜色交织一起,兰色多于红色。二是炉钧釉,也是从这时开始的,是由高梁红和松石绿两种颜色交错在一起。三是青花色调为青白和粉白。四是彩瓷的色彩柔和而不艳。粉彩、五彩、法琅彩所绘人物、景物,都明显缩小,画面聚收。五是粉彩纹饰细腻,色调淡雅,立体感强。在施彩的纹饰周围,侧视往往可见白釉地衬托处有一圈五光十色的“彩晕”。纹饰有了笔画风格,人物面目清秀,花卉尤其细腻妩媚。斗彩器比康熙时又有提高,无论是彩色还是花纹图案都较前更为精细,用彩较薄,色调显得非常柔和淡雅。由雍正开始法琅彩瓷器称“古月轩”比康熙时的制作工艺更为精细。这时珐琅彩与康熙时有显著区别,康熙时,一般都是带彩地的较规矩的图案画。而雍正时,都是不带彩地的绘画,特别是讲求画意,而且绘画题材也多了起来,如花鸟、山水、松、竹、梅等,表现极为生动形象。六是雍正时纹饰仍以绘画为主,图案特别工整别致。写生画中的花卉、禽兽非常生动,表现的阴阳面也很明显与当时的纸绢画风相同。七是绘画纹饰有缠枝花卉、折枝花卉、过枝花卉、 松竹梅、皮球花、八桃、花鸟、花蝶、云龙、云凤、团龙、团蝶、八宝、壮丹、喜鹊登梅、山水、人物、西厢记、婴戏图、十六子、仕女图、八仙人及楼台殿阁等。八是器足规整,足边滚圆,露胎窄细。九是宫窑年款有“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也有六字三行楷书款,都有青花双圆圈、青花双方框,个别也有不带边框的,还有“大清雍正年制”, “雍正年制”图章款。千姿百态,其他时代是无法比拟的。
正因为雍正粉彩有以上独特的特征,所以现代仿制的雍正粉彩要注意胎体的轻薄程度,地釉的光亮程度,纹饰绘画精细,器底青花书写“大清雍正年制”款。避免整体看上去具有雍正官窑粉彩的风格,但仔细观察仿制水平还不能真正达标,而且纹饰过于精细,反映出现代绘画的气息,缺乏200多年的文化积淀。
综合起来,这也是现代仿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造型的整体结构比例不谐调,虽然高度或口径与书本上的尺寸相当,但器物腹部的弧度不准,不是扩大就是缩小,所以在造型上特别的注意。二是胎体有的过于轻薄,也布的过于厚重,拉坯师傅一定要在拉坯的阶段保持稳定。因为雍正瓷器的胎釉,选料极为精雅,其成型规整、胎体坚润,薄胎轻体,匀称一致。
四、总结
雍正瓷的造型隽秀尔雅,小巧玲珑,以盘、碗、杯、碟和小件器物为主。器型比例协调,有所谓的“曲线美”。胎薄体轻,大器规整而不厚重。釉色品种繁多,釉面有桔皮纹,这是雍正器突出的特点。
雍正粉彩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素以精巧细腻著称于世,具有高贵,华丽,艳页不俗,细而不繁的美感,达到了粉彩瓷器的顶峰。从清宫中收藏的大批官窑作品来看,可谓恰如其分。
目前,传世的清代雍正粉彩瓷器,在故宫博物院中收藏很多,为了更好更系统地了解雍正粉彩瓷物时代特征,要看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欣赏剖析和更好的仿制。
参考文献:
(1)唐英《陶成纪事》;
(2)《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雍正记事杂录》;
(3)清代雍正瓷器(粉彩卷)铁源主编;
(4)《雍正珐琅彩瓷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