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生态日新荣万物,文明月异蔚成风。在那改革开放,举国奋起追赶时光的岁月里,经过脱胎换骨的打造,年逾千岁的景德镇却貌若少女。她颜如皎月,容光焕发,艳丽夺目;她亭亭玉立,顾盼传情,万般风韵;她婀娜风姿,行动环珮叮当,楚楚动人。
大名鼎鼎的“景德镇窑”,那是“镇巴佬”一代接一代千万次实践经验的积攒;千万人呕心沥血的沉淀而成的“宝贝”。进窑的是泥琢的坯胎,出窑的却是“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价值连城。
胸怀坦荡的“景德镇窑”,她不图万世之名,只计瓷都环境生态之利。她尊重物质世界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接受改天换地、优胜劣汰科学发展观时代的抉择,断然将昔日“腾蛟起凤”,但又烟性不羁,好冒滚滚黑烟,昼则遮天蔽日,夜则星月无光的烟囱放倒,曾孕珠生玉却吞噬山林的窑包拆掉。把愧欠景德镇父老乡亲心口上的清新空气、头顶上 的光天化日、达数百年的环境、生态账全还了。她向微笑的景德镇深深地一个鞠躬,转身登上了陶瓷发展历史的“凌烟阁”。
(二)
听说新华书店到了新书,趁凉去看看。下了彩虹似的珠山大桥,我背剪双手,迈着方步顺珠山大道而上。平坦的马路如水洗过,车水马龙往来像穿梭,且有条不紊各行其道。左右人行道上伫立着两排一眼望不到头的绿树,宛如礼宾的仪仗队捧阴凉赠含笑相让的行人,街边的高楼张嘴能吻云,伸手可摘星。超市、商场千门万户,从窗户往里看,像神话里的“龙宫”,珠光宝气,琳琅满目。平时来去匆匆未曾细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知不觉眼前就是瓷都百姓休闲胜地—— —人民广场了。时间尚早,下去逛逛。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车,此地几乎都设有停靠站,想去哪里上车就到。
到人民广场,用目打量:大理石地面平整锃亮,一道围边垣 墙,高同板凳、宽如木沙发,花瓷砖贴面清洁又漂亮。场内又砌了花塍,亦是花瓷砖饰面,纵横交错。花塍既可当桌又能当椅,是游人小憩、下棋斗牌、红娘“搭桥”寻伴会友舒适温馨之地。郁郁葱葱的香樟树、云杉树,傍垣墙、依花塍相视而立,它们既像新潮的遮阳伞又像旧时的迎送亭,撒落浓浓阴凉、招来徐徐清风。
广场南端那片云杉树下,是咱们老百姓自娱自乐的露天戏场。树阴下,坐满了笑得合不拢嘴的“戏迷”。铿锵的锣鼓声,悠扬的管弦乐,悦耳婉转的南腔北调,他唱完了你上场。喝彩声、鼓掌声和开心的欢笑声,一阵接一阵。难怪,从日出至午夜广场上游人不息。
(三)
昔日这里却是另一番光景:遍地的断窑砖头、破瓦片、碎瓷器和废渣饼星星点满目凄凉;乱倒的垃圾、生蛆的死老鼠、恶心的臭狗屎、绿头苍蝇“嗡嗡”地追腥逐臭;春夏季节若下场大雨,浊水滚 滚漫“社公庙垅”而下,污泥泛起,风卷腥臭行人捂鼻;每日黄昏前后,枯树残枝上的乌鸦“呱呱”叫个不停,老年人胆战心惊,不知是祸兮福兮?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黑夜伸手不见五指,门外微风细雨,一团团“鬼火”忽明忽暗顺“社公庙垅”而下,在“社公庙”前忽忽悠悠。“鬼打架”之地—— —“社公庙”早已荡然无存了。但它的旧址上已是:草坪招蜂,庭园惹蝶,绿树婆娑起舞,翠竹摇曳戏风。依山傍石而建的大厦高楼,千姿百态,鳞次栉比皆是民房公宅。合金阔窗,绣帷低垂屋内无冬夏。阳台上花团锦簇、红杏出秀窗,温暖的画堂中欢笑闻邻里,檐前飞乳燕,房脊落雏莺。此非世外桃源,乃我瓷都民居仁里。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利民大计,又是景德镇发展的天赐良机。咱们“镇巴佬”有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头脑;有双拔山举鼎,干功立业的大手;有股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精神。抓住机遇,就没有揽不到的月,捉不归的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