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出了个张悟本,真是人间奇迹。全民喝绿豆汤、吃生茄子,比当年发文件号召还有号召力。感觉这是娱乐时代中的又一种娱乐方式,拿人的身体作娱乐的主体,再一次激发了沉寂一个时期以来的愚昧基因和劣根性,和当年的喝红茶菌、打鸡血并无二致。这一与养生相关的闹剧尽管发生在现代化的中国,尽管在中国举办体育的奥运会和科技的世博会之后,却连接了几千年来的关于养生的传统。距今约有2230年的公元前,53岁就崩驾的秦始皇在40来岁的时候就开始寻找长生不老药。他听信了徐福的进言,前后用了10年的时间东巡,最终也没有找到能够使他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此后,汉代兴起了炼丹术,为求一颗仙丹而不惜代价,也成就了一批方术之士。那位忽悠秦始皇的徐福,就是忽悠全民的张悟本的始祖,他们的功力就是忽悠,就是说得能够让你信服,能够让你掏钱。在当今的现实中,掏钱是真的,那本最流行的关于吃的名著几天之内就卖了300万册也是难以想象的,而那个现在被称为“咨询费”的挂号费能够卖到2000元,且已经排到2012年,更是那些静坐高堂的名医们难以企及的。
虽然中国人的生活质量普遍不是很高,可是,注重养生却是那些生活质量较高国家的国民所不如的。中国有“好死不如赖活”的俗语,细想想每天吃生茄子,人吃得像茄子一样,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为了生,失去或者损害了基本的味觉;为了生,回到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状况,更不用说在“生命诚可贵”之后的其它内容。
“生命诚可贵”是不用怀疑的,可是,如果成为仅有生命的植物人,其“生命”几乎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不能感知、参与和享受生活。所以说,生命之本不是一个“生”字,仅有生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提高生活的质量,生命的意义才能焕发出神采。对于这个生命之本,全民性的失“悟”,反而让那位“悟本堂”的主人给忽悠了。能够提高生活质量的养心,与养生相对应,也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之一,它本来应该是提升整个国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可是,与养心相关的许多事情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其根本就是缺少像全民养生那样的自觉。也有专家提出过中国书画的养生论,而在养生论的指引下,无数的退休之人加入到练习书法的行列之中,造成了当今书法事业的“繁荣”。然而,与喝绿豆汤、吃生茄子的养生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
养生的自觉是一种本能,而养心的自觉需要文化的动力,两者的差距就在文化上。显然,如果靠完全没有文化的人,是没有能力来忽悠包括那些文化人都相信的养生,而有些有文化的人利用了目前全民文化上的弱点,只是小施伎俩,就使那些有文化的人失“悟”,跟着忽悠,没有文化的人则是一哄而起。相比较而言,养心的忽悠则很难,养心需要文化的基础和全民的自觉,缺少这一基础和自觉,不要说是小施伎俩,就是拿出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蔡元培在民国元年就从德文中译出了“美育”一词,并终身提倡,100年之后看今天能够提高生活质量的美育,远没有达到养生的全民性,更谈不到美育的质量。实际上,养生与养心不仅互为补充,而且养心有益于身,遗憾的是,人们往往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