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上海世博会和景德镇国际瓷博会两者不是同一个级别(前者为国家层面行为,后者为地方层面行为),不是同一个类型,不可等量齐观。但是,两者的目的目标指向,还是有其共同性和相同之处的曰虽然,笔者尚未亲临上海世博会体验,只能据传媒公开的相关信息“纸上谈会”,但作为生于斯也将终于斯的瓷都公民,想先就两者间的会展场馆的规划、择址、布局、建设等问题,略作一孔之见的比较,以就教方家,或供决策者思考。
一、规划、择址。上海世博会和景德镇国际瓷博会,两者定位都是大型国际会展。只是前者会展(部分)场馆群功能是一次性、短期性、综合性的曰而后者的场馆群是永久性、长期(间歇)性、专业性的。不管是哪种会展场馆群,也无论它是在超级大都市如上海,还是在准中型城市如景德镇,它们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标追求应该是相类似的,那就是要要首先是有机地融入现有的城市肌体中,使它与本地居民自然产生亲和感曰而不能游离于原来的城市肌体之外,城市居民无法经常亲近它,对它产生疏离感和冷漠感。其二,它必须产生持久的相关产业拉动促进作用,创造特殊的经济带动效应。这就需要它必须处于城市中一个人气旺盛恒久、又交通便捷的区域,否则,它何以方便并且有足够的魅力吸引本地和外来的参观者?又何以实现其预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标?
这说明,博览会的场馆群择址规划问题至关紧要。
上海世博会园区场馆群的择址,几经曲折。上海市第一眼相中的是"黄楼地区",它在郊外一块荒地。因为历届世博会(也包括各种大型运动会)的场馆选址惯例,是像城市发展向来在不断由中心向边缘滚动推进,把郊区生地变成熟地的扩张一样(北京奥运会就是如此),而极少"冒大不韪",将世博园区放在城市中心。直到2000 年撰写申办报告时,选址问题仍悬而未决,候选地都远离市中心。
后来定址于黄浦江沿岸,据说“起源于一场美丽的意外”要要6 组来自欧洲大学的建筑规划专业学生选择上海来做他们2000 年度的设计竞赛。上海借机出题目院世博会规划方案曰地点:黄楼。一个意大利女孩的小组跑题了,放弃了黄楼,而选择了黄浦江。这给评委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得到了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的认可。数年前,他考察澳大利亚的悉尼时发现,“从市中心乘地铁到郊区的奥运场馆区,整个轻轨上只有冷冷清清的四五个人,在那儿呆了一个星期,只碰到了8 个人。"在他看来,悉尼为奥运会修建了豪华的场馆、架设了专门的交通线路,但当奥运结束后,这些设施却和那里的市民毫无关系。恰好国际展览局也钟情黄浦江沿岸。于是,上海世博会决心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上海世博会园区场馆群方落脚于市中心的黄浦江沿岸5.28 平方公里地块上。但这次冒险凭借不竭的城市地利和汹涌人气,未曾正式开展就获得巨大的成功,并肯定能在会展中及会展后获得源源不断的成功。
正是园区场馆群择址的远见卓识,使得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获得了举足轻重的地利人和,避免了悉尼奥运会豪华场馆被世人遗弃冷落的可悲命运。我们瓷博会场馆群,却没有上海世博会的那么幸运。各场馆已分别建设营运十余年,至今仍然人气稀薄,利用效率极低,有的只是一年用几天。至于预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标,也
仍然仅在美好的希望里。原因就在不当择址(还包括布局)。当初它们的规划择址,大概过多考虑让其承担拉大城市框架的骨干支撑作用,而太少考虑瓷博会场馆群的特殊功能目标和地利人气要求。而景德镇的经济总量、财力、招商引资状况,又决定它在十年八年内无法像财大气粗的上海那样,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在郊区建设并繁荣场馆群的各种问题。
而经济社会发展是不容延宕时机的。
二、布局、 改建。上海世博会园区场馆群,是集中建设在黄浦江沿岸的老工业区里,这里原先盘踞着钢铁厂造船厂等上百家传统的重化工企业。上海以盛会为契机,对传统工业地块进行腾笼换鸟,借机改造升级这两块城市中心的短板。但又未对其简单大拆大建,而是对历史遗产进行"保旧"改造。世博园区内超过30 万平方米的老建筑得以保留,25%的场馆均由工业遗产改建,这些浦江边上制造业时代的遗存,也将与这座城市的厚重历史相叠加。
后世博园区将成为上海一个新的城市公共中心,世博主题馆的区域是上海最需要的国际会展中心场馆、世博演艺中心是最需要的国际大众文化交流中心,而世博新闻中心将成为上海市两会会场......它们是城市规划一个战略性项目群,将成为上海的又一个国际金融贸易和科技交流中心,必将深远地裨益着上海的未来。
而散布于瓷城四郊的瓷博会场馆群,则让人不解其规划布局。就像伸开的巴掌,不如攥紧的拳头有力量,至今形不成有影响有效益有人气的瓷城新兴区域,更遑论其拉动辐射促进作用。假若当初(现在仍为时不晚,因为瓷博会要永久办下去)集中财力(似乎这些年城市建设、改造投入的公共资金也近百亿元了吧),加上有选择的招商引资,将瓷博会场馆群择址集中规划布局在“匣钵厂”、或“红星瓷厂”、或“宇宙瓷厂”、或“光明瓷厂”、或“老厂”“樊家井”等处,或许情况会大不一样的。
那些老瓷厂、老厂等地,是有点美人迟暮或“脏乱差”。但老瓷厂的原汁原味,真实显示了现代大瓷业的原生态气息曰老厂等的脏乱差也可规划整治,保留其手工作坊群落精华曰对它们还可以官、企、民合作,或仿效上海世博会对历史遗产进行"保旧"改造,或像对市府遗楼进行御窑改造一样,给它“穿靴戴帽梳头洗脸”,又保存了现代瓷业和传统瓷业连续性的内 核精髓,使它更富有陶瓷文化韵味,更凸现陶瓷历史价值,肯定会以其独特又鲜活的陶瓷历史文化风貌,极受世人的青睐追捧(北京的798 老厂区变身艺术产业园,上海的苏州河旧仓库区变成文化产业区,都是成功先例可资借鉴)。
上述地方各自足够集中布局两三家大型场馆,更重要的是它地利方便,人气旺盛,紧邻还有大量鲜活的现代和传统瓷业生产群落(如处于东郊,还有陶瓷院校和科研机构群),可以联动瓷博会场馆群珠联璧合相映生辉,充分发挥区域辐射拉动作用,使瓷博会场馆群自然地融入城区,并使该城区的多方面功能和城市总体品位大幅度提升,衍生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放大其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上海世博会给我们的启示还有很多,容后文再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