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圣火 万代相传!”
■记者 徐国凤
本报讯 采集圣火,彩绘女护送着身穿古装、手持火把的“古窑工”,来到湖田古窑遗址葫芦窑内引燃火把,前往景德镇民窑博物馆圣火传递起动仪式现场。现场迎候着的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由1名主火炬手、2名副火炬手和50名护卫手组成的圣火传递方阵。
2008年10月20日早晨的景德镇民窑博物馆,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瓷”元素。
8点18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马玉玲用“古窑工”刚刚采集的圣火,点燃火炬,交给了主火炬手,并宣布圣火传递正式开始。市委常委、副市长卢正大在御窑厂内的佑陶灵祠参与了圣火交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夏山东、政协副主席李昌华和现场沸腾的市民们共同见证了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手举陶瓷圣火,在警车的护卫下,陶瓷学院的火炬手带领着同学们迈出了年轻而矫健的步伐。一路上,火炬手们齐喊:“千年圣火、万代相传!”洪亮的口号响彻瓷都的上空。
第一棒火炬来到江西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后,由该院学生组成的第二棒火炬手方阵早已经在此等候。简短的交接仪式过后,第二棒火炬手开始了新的征程。
第三棒在瓷都宾馆交接、第四棒人民广场……
一棒接一棒,伴随着“千年圣火、万代相传”的口号声,圣火沿着湖田窑遗址、陶阳路、新厂路、里村花园、马鞍山、人民广场、珠山中路、佑陶灵祠、珠山大桥、地税局、西客站路线,一直传递到三圣公祭主会场———中国瓷园,全程约10.5公里。
9点半左右,由陶院和高专学生、法蓝瓷员工、中青年陶艺家组成的8个圣火传递方阵,顺利完成了圣火交接传递。
一路上,圣火传递的壮观,引来市民驻足观望。
在新厂路红绿灯处,一名坐在公交车上的乘客看到这样壮观的场景,赶紧掏出相机拍下了这难忘的一刻。
从湖田到陶瓷职业技术学院,从地税局到西客站,每一段路程都不短,火炬手们个个累得汗流浃背,但他们依然精神抖擞。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法蓝瓷方阵的员工。他们从地税局开始跑到西客站交接火炬后,依然坚持跑到了三圣公祭的主会场,而且列队整齐,锐气不减。展示了瓷都陶瓷人坚忍不拔的一面。这是一场体能的接力、更是精神的接力。
10月20日上午,陶瓷圣火到达三圣公祭主场中国瓷园后,千年瓷都“瓷业三公”公祭活动隆重举行。同时为我市首批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人颁发了证书。
市领导李放、查炳炎、陈兴超、冯林华 、卢正大、梁莉莉、黄康明、李昌华、何炳钦等参加了公祭活动。
公祭活动由副市长黄康明主持。
祭拜三圣 传承千年陶瓷精髓
擂鼓、鸣炮,祭拜,10点左右,“三圣公祭”仪式正式举行。
市长李放作为主祭人,接过圣火火炬点燃圣火盆。参加祭祀的领导 、嘉宾按祭祀仪式流程对陶神宁封子、瓷业师祖赵慨、风火仙师童宾献花篮、献爵、祭酒、拜谒。此后,主祭恭诵祭文,全体人员行三鞠躬礼。
鞠躬后,李放和中通公司董事长孙贴成先生共同为中国瓷园祈福殿揭牌。
随后,市民观看了模拟清代祭祀场景进行的现场表演。古装表演展示了千年瓷都的民俗风情,再现了当年瓷都景德镇公祭“三圣”的盛况,具有浓郁的瓷都韵味。
祭祀表演结束后,市民纷纷自发上前上香,给三圣磕头。
在瓷园开店的老板欧阳美荣告诉记者,自从2004年瓷博会举办以来,她每届瓷博会都要来拜谒三圣。她希望瓷业先祖们能保佑他们这些瓷业后人生意兴隆,能保佑千年瓷都的窑火能生生不息,越烧越旺。
“作为陶瓷后人,我们有义务传承瓷都千年陶瓷精髓,为瓷都的再次辉煌出力。”欧阳美荣说。
在新揭牌的祈福殿内聚满了前来参观的市民。看到赐予景德镇金字招牌的宋真宗塑像巍然坐在殿中,不少市民倒地便拜,感谢这个给瓷都人民赐号的皇帝。
颁发证书 景德瓷业后继有人
作为中外闻名的瓷都,景德镇千年窑火留下了精湛的制瓷技艺,造就了大批具有高超制瓷技术的工人。瓷都在继承先人优良制瓷传统的同时,也不忘保护传统制瓷技艺,激励后来人。
在公祭活动之前,首批全市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人证书颁发仪式就已经举行。市领导和嘉宾为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人颁发证书。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兴超在颁证仪式上热情发言。他说,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统青花制瓷技艺、传统粉彩制瓷技艺等已经列入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为代表性传承人颁证,就是为了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我市传统制瓷技艺。
陈兴超还表示,我市第一批十位传统制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都是经过推荐、申请、审核、评审和公示等程序产生的。这十位老艺人,爱中华,爱家乡,他们的一生,为陶瓷事业而奋斗,在长期的传统制瓷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练就了高超的技艺,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