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行业媒体的供应丰富让人印象深刻。 我曾经有一次和我现在的同事聊中国陶瓷业态,收获了不少的赞许与钦佩,我知道,这里面有一多半是拜这张或那张行业媒体所赐。 我在佛山曾听到一逸事,说有一在其他什么领域做行业媒体非常成功的主,有一天冒冒失失地闯进佛山,声称要做一份“灭了所有陶瓷媒体”的报纸,这种与天下人为敌的法西斯风格,自然引发众怒……说的人笑嘻嘻,听的人笑哈哈,甭管多大的雄心,一旦没了现实的考量,可不就只剩娱乐的功能吗? 这则逸闻的深层解读,就是中国各地的陶瓷专业媒体不仅丰富,而且专业。
(一)
2003年11月,北京诞生了一张新报纸,这份声称“一出生就根深叶茂”的报纸有一句口号,叫“负责报道一切”———看得出来,他们在努力兑现自己的那条口号;同时也看得出来,他们为此把自己变成一条地地道道在路上跑得气喘吁吁的新闻狗。 在电子网络羽翼日渐丰满的时代,“负责报道一切”可能是一份报纸最无望实现的大话。 最近10年里,报纸从业者一直是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目睹电子媒体的一步步发展壮大,一方面他们坚信报纸这种最原始的传媒会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他们到底还是不能从种种让人不舒服的迹象中释怀。 比如出生在电视发展时代的上世纪70年代生人的业余时间大多以电视为伴,而继他们之后的80年代新新人类,更是普遍性地沉溺于DVD或电子网络游戏,这些孩子引发了社会更多的关注与不安,他们的父母都想知道,是否他们唯一的文字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是来自互联网…… 可以预见的是,这种状况将随着视听媒体的日益多样化和大量农村居民的蜂拥进城而加剧,一个纸媒体的“黑色时代”可能已经降临,大多数人可能已经基本、甚至完全放弃阅读,重新回到口头文化占据主要传播形式的时代。 (二)
面对类似变化,我们的报纸正在进行着所谓“革命性的调整”,比如试图着重于短新闻和新闻条数的计较,用图片代替传统的长篇叙述,增加各种各样的图表和相关链接……但这些手段的使用其功效是如此的有限,最终结果就如同上世纪初一些石油公司为了和电灯竞争,试图将石油燃得更亮同时还减少烟油。 搜狐的一位新闻编辑曾经告诉我,仅她负责编辑的板块,她每天需要阅读刷新的新闻条数大约在850~1100左右。这是一个纸媒体只能望其项背的数字,面对这样的一个新闻发布量,我们的16版、32版、64版、100版甚至更多又能怎样呢? 庆幸的是,报纸们的希望恰好从这个绝望的计量中产生,当网络被近乎泉涌的新闻条数所淤塞时,发生在“负责报道一切”口号下的鸡毛消息将成为阅读者的困扰,而那些分析性的深度报道在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的同时,更将这一新闻的价值与意义传递给读者,它们将成为信息汪洋中的指南。
(三)
相对“负责报道一切”,“负责解释一切”这句大话要更小。 我们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即时传播已不是报纸的任务,这种最早的纸媒体似乎正在式微,我们中的很多人逐渐习惯从电子媒体中获取资讯———那些习惯上网阅读的人恰恰是这个社会中的“三高”(高薪、高管和高知)人群———对纸质媒体的阅读,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的行为,它甚至有成为未来阶级划分一个最重要属性的趋势。 那些有阅读习惯(专指读书读报)和阅读能力的人,将成为这个社会的精英与中坚。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纸媒体将“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即时新闻传播权让位给了广播、电视、互联网和目前正在新兴的“3G”,但电子媒体浩瀚庞杂的广度与快速,影响了它的深度,也就是说,它的信息搜集能力很强,但它的信息处理能力比较弱———人类写作行为的思想性与优美程度,让这种信息处理变得不仅深刻,而且珍贵。 “负责解释一切”,这应该是纸质媒体在这个时代存在的最后理由。
(四)
有一个概念必须浮出水面:媒体消费主义。 基于目前的国情,中国的很多报纸在保持着体制隶属身份内核的同时,更拥有一个类似“市民议事厅”这样的公共空间外壳———这使得我们的新闻价值取向呈现双重面目,尽管主流媒体仍然受权力话语的支配,但随着市场社会的推进,商业语境成为当下主流,市场化的报纸越来越趋向于把消费者的价值趋向,看作自己唯一的价值尺度。 比如,“报纸读者的兴趣就是那盏探照灯,它照到哪里,我们的记者就应该跟到哪里。” 类似的阐述,成为现在最强的办报理念。 跟风于市场的报纸,立场总是游移不定的。“公众注意力”成为媒体消费主义的主要动力,所谓“吸引眼球”,早在几年前就成为业界的一个关键词———这一利益驱动,直接导致一些陶瓷专业媒体为了追求“眼球效应”,更直白地说是为了广告效益的最大化,而置新闻的客观与公正于不顾,对资本曲意逢迎,投怀送抱。 这一倾向极具传染性,有评论因此定义这是一种“文化口蹄疫”,构成当下最具摧毁性的“文化病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