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瓷器款识 | 藏品鉴证实录 | 影视中心 | 景德镇艺术瓷器拍卖指数 | 瓷业纪实 | 了了亭名瓷商城 | 景德镇陶瓷艺术名人录 | 艺术家电话黄页 | 网站导航 | 关于了了亭 | 了了亭礼品瓷淘宝店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景德镇陶瓷新闻 >> 景德镇陶瓷新闻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图文]陶印艺术园里一奇葩.王卓儒瓷印艺术展观感           ★★★ 【字体:
陶印艺术园里一奇葩.王卓儒瓷印艺术展观感

作者:余昌湖   文章出处:景德镇日报   更新时间:2010-1-4 22:11:54
 

 

.王卓儒瓷印艺术展.近日在市美术馆举行,一百枚陶瓷印章如满盘珠玑,异彩纷呈,大饱眼福。王卓儒出生于上世纪50 年代,市诗词学会会员、市书协常务理事、市老年大学书法教授。弱冠之年即随父学习陶瓷书画,后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隆夫先生学习篆刻,并得到我省著名书法篆刻家、西泠印社社员、省书协名誉主席许亦生悉心指导。卓儒属于坚持正统、依靠功力的艺术家,是我市书法界的知名人士,其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和全省大展;1996 和2005 年分别主办个人陶瓷书法展和五十回顾陶瓷书法篆刻展。这次瓷印艺术展是我市首次个人以陶瓷篆刻艺术为主的艺术展,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用小巧的印章作为载体把传统艺术的瑰宝篆刻艺术与景德镇深厚的陶瓷文化结合起来,卓儒找到了新的艺术形式,形成了新的艺术语言,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品。陶印最早见于战国,在出土文物中属凤毛麟角,且多为名章之类。近年国内从事陶印制作研究者不乏其人,但尚处探索阶段,方兴未艾。卓儒从事陶印艺术研究二十多年,无论是刻制数量还是艺术水平均属这支队伍中的佼佼者。他的瓷印从瓷土淘练、瓷坯制作、印面和印纽的选择、雕刻,边款和印饰的设计、绘制,乃至施釉、烧制的全过程都是他独立完成。整个制作过程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成品率低。这次展出的百枚瓷印是他艰辛探索的一次小结。
作品突显出卓儒匠心独具。从印面用字看甲骨文、金文、小篆、缪篆等应有尽有;印文内容中有姓氏、名号、吉语、格言和诗词名句,而印纽和印饰则采用了走兽虫鸟、文物建筑、山水人物的多种造型。方寸之间聚集陶艺、篆刻和文学为一体,形成吸引和刺激人们视觉的立体艺术品,让人耳目一新,强化了印章的审美价值。试看《稻花香里说丰年》这方印,印文为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名句,而印纽是一只施以绿釉的青蛙。青蛙昂首挺胸作鸣叫状,一派田园美景,寄托着人们对丰收的无限遐想。又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取材于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印纽用.桥.显示出江南水乡风光,印台上的边款则取一幅仿《富春山水图》,整个印自然而然,诗情画意巧妙揉合给人美的享受。他十分强调印面用字与印文内容、印纽和印体造型,乃至釉料色彩必须和谐统一、气韵连贯、一气呵成。每一颗印都包涵着一个巧妙的构思,每一方印都留给人无限想像的空间。
奇葩绽放是因为春风满园,艺术家的丰收得益于改革开放与和谐社会建设。卓儒正值壮年,正如他作品中表现出的.锲而不舍.、.上下求索.精神一样,必然会在陶印艺术园地里耕耘出一片更新、更美的天地来。这是我们殷切的期待!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一百周年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