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电视创作领域而言,我们试图改变些什么;就文化传承而言,我们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一份子。”这是2006年《故宫》播出时写下的一句话。用纪录片的形式表达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切和传递中华文化的真谛,一直是不懈的追求。 2009年我们的愿望再一次得到了延续,这就是电视纪录片《台北故宫》的诞生。从2006年秋天开拍到现在热播,历时3年,我们试图让更多的人来与我们共同解读,一些久远的历史,一些文化行为。当年《故宫》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大片电影一样的视听效果,也有人评价叫视听盛宴;而《台北故宫》从开始策划制作是一种比较生活化的叙述、甚至是一种更亲切更自然的东西。我们不仅仅是在纪录那一件件国宝的运离、迁转、颠沛,展示它们曾经的传奇和现在的精彩,而且要讲述一些震荡中国人心灵和情感的故事,更要表达一些隐藏在我们内心的某种情感,某些可以拨动起来的心结,某些你不得不面对的真相。 瓷器,是中国给予世界最为熟悉的印象。海上丝路贸易的宠儿青花瓷和普通人难得一见的皇家秘器——珐琅彩瓷,都默存着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曾经的荣耀。台北故宫的藏品透过两岸专家的交流,渐次展开那些凝固在釉色中的尘封过往。 “这东西没什么用吧 ?”这是2008年春天,从景德镇拍摄回来后,朋友对送他的一对小瓷碗说的一句玩笑话,《台北故宫》播出后,还是这位朋友打来电话问:“送我的那对碗是青花瓷吧?北京故宫现在能看到像节目中展示的青花瓷吗?!”虽然,《台北故宫》第五集“瓷中繁华”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但能够让普通观众对瓷器有一些了解和兴趣,对我们来说也是些许安慰吧。 或许有人觉得节目的诉求不应该如此简单,不过这正是我们接触台北故宫以及那里的瓷器学者之后的真实感受,他们总是希望能让更多普通观众熟悉古瓷器,这也成为“瓷中繁花”一集最初的创作构思。台北故宫的展览长期不断,并且会定期更换展品,对于瓷器,也会有一些专门的特展,在特展里,人们能看到更多珍贵的瓷器。比如去年十月我们去拍摄时正在举行的特展——“华丽彩瓷”,这个展览上展出了一百多件珐琅彩瓷器,熟悉清代瓷器的人都知道,珐琅彩瓷器现在存世的只有四百多件,而在台北故宫的展览上同时看到一百多件,这个机会实在是弥足珍贵,另外,展室里也有许多有趣的设计,墙上装裱了清宫陈设档原件放大之后的四百多件珐琅彩瓷器的记录,展览中还专门设置一个区域,是现在景德镇制作彩瓷时的数件半成品,看过后每一道工序都历历在目,这也是都能体会到策展人的用心之处,而因为种种原因,我们没有能够进入到台北故宫中拍摄“华丽彩瓷”展览,所以此次展览中的精彩并没有全面展现在节目中,这也成了制作中最大的遗憾。 有遗憾必定也会有收获,这次拍摄和制作过程中,我们有幸在中国瓷器的诞生处和流转地都有所涉及,并运用到节目中,一处是江西的景德镇、另一处就是法国的利摩日。几百年前,当西方宗教信仰试图影响中国的时候,中国景德镇的瓷器率先吸引了他们。蓝眼睛高鼻子的西方人学着制造瓷器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们用来做“敲门砖”的一些珐琅器,竟然被瓷器的故乡——中国人的智慧创造出了惊艳绝世的珐琅彩瓷器;与它同类的彩瓷——“粉彩”就在景德镇日渐兴盛,这也是一种“归去来兮”吗?或许吧! 也有人说:北京故宫的东西不如台北故宫的精美,这大概是北京展览较少的原故吧?如今,珐琅彩——这种曾经只有皇家独享的瓷器,大多收藏在台北故宫,留在北京故宫的只有少量。这也成了喜爱瓷器的朋友们心头之憾,他们期待着能在紫禁城中再次见到离开了半个多世纪的珍宝、期待这些珍宝所传递出的优美宁静高远之人文精神,能在当代中国人的内心真正地安家落户。 (备注:本文特约作者分别为《台北故宫》总导演、“瓷中繁花”的导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