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瓷器款识 | 藏品鉴证实录 | 影视中心 | 景德镇艺术瓷器拍卖指数 | 瓷业纪实 | 了了亭名瓷商城 | 景德镇陶瓷艺术名人录 | 艺术家电话黄页 | 网站导航 | 关于了了亭 | 了了亭礼品瓷淘宝店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景德镇陶瓷新闻 >> 景德镇陶瓷新闻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图文]守住了传统就守住了未来           ★★★ 【字体:
守住了传统就守住了未来

作者:丁荣金   文章出处:瓷都晚报   更新时间:2009-10-22 18:06:05
 

 

昨天,在瓷博会展馆采访了两位展商,让我颇有感触。
    一位是唐山东升骨质瓷有限公司销售张乐,其所在的公司据称是“亚洲最大的骨质瓷生产商”。另一位是山东淄博华洋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佩勇,为当地有声望的企业家。
    两人均为来自外埠企业的代表,我们自然谈到了唐山、淄博、景德镇三个产瓷区之间的异同,他们对景德镇的印象和建议等话题。
    张乐虽很年轻,但在陶瓷界从业有相当一段时间。
    他是第一次来景德镇,与记者见面时,张乐就这样评价景德镇“文化底蕴很深,环境很优美”。但随后他接着说,“觉得变了样”,原来,在张乐的头脑中,景德镇一直是“巷子很多、很古典的那种”,根本没想到会这么现代和气派。
    张乐告诉记者,原先通过书本、媒体看到的景德镇,有很多古色古香的巷子,很有味道。“那些巷子不应该被破坏,因为它们承载了这里厚重的历史”。
    张乐甚至在景德镇到处转了一转,也没找到那些“心目中的巷子”,觉得有些失落。
    张乐说,景德镇是陶瓷圣地,城市面貌不必求新求异,保持原来的模样就很好,可以让人们很真实地触摸中国的传统陶瓷文化,因为那些东西别的地方都没有,包括一些制瓷技术,像青花,没有其他地方能够达到景德镇这种高度。他认为,景德镇只要守住了传统,就守住了未来。      刘佩勇则一开始便对瓷博会予以赞赏:“景德镇还是不错,政府投入非常大,比我们那边好多了。”刘佩勇觉得唯一的不足就是“灯光效果不是很好,影响了瓷器的效果”。
    刘佩勇可以称得上是陶瓷业界的资深人士,从上世纪80年代便开始卖瓷器,后来自己建厂生产,主要做宾馆用瓷,期间多次来过景德镇。
    刘佩勇对景德镇青花瓷的制作技艺佩服得五体投地,“多好啊,晶莹如玉,圆润通透,别的地方怎么仿也仿不出来”。他还曾经专门从景德镇搞过一批青花瓷料,但拿到山东,烧出来的(瓷器)却成了土色。
    刘佩勇的企业有200多人,他觉得已经够大,“作为董事长,我要考虑的不是我的企业一年能赚多少钱,而是它能够存在多少年。”随后刘佩勇话锋一转,谈到景德镇。他说,这边的瓷土越来越少,更要处理好继承传统、保证陶瓷产业发展和珍惜资源之间的关系,如果哪天景德镇不做陶瓷了,很多人都会接受不了。
    刘佩勇认为,景德镇没有必要和别的地方比陶瓷产值,只要能一代代把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和高超的制瓷技艺传承下去,就是最大的成功,就是对中华民族文化最大的贡献。
    刘佩勇告诫,景德镇“不要做大,只要做精”。另外,他还提了两次建议:政府要管好那些非法搞陶瓷展销的人,他们砸瓷器,那是砸了景德镇的金字招牌,是砸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一些高耗能的建陶瓷企业,景德镇千万不要引进。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瓷博会让我们和采购商同喜
    创意不能枯竭:专访朱大可
    多国陶瓷艺术家向我市捐赠陶
    政府将注资50个亿推动我市陶
    姚木根许爱民考察陶瓷文化创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瓷博会交易火爆172家参展企业
    瓷博会:书法艺术陶瓷展区
    瓷博会中部分国内著名院校与
    在老婆相机中瓷博会关注视角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