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不容易 郑棉为了将螺栓抽出来,几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她的助手张婧婧也跑上前帮忙。可两个人的力量似乎也很难撼动,郑棉不由嘀咕了一句:“真顽固。” 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总算勉强将锈迹斑斑的螺栓搞定,因此那扇约4米高的老厂房大门得以开启。地面堆放着的水泥和石料,说明有人正试图改变这2000平方米的空间。郑炜大方地承认自己就是那个租下厂房并准备大干一番的人,只不过她想改变的远不止一两个老厂房而已。 “整修后的厂房,将成为乐天陶社学习和交流的地方。”郑炜希望这间厂房的改造能成为示范样本,就像她在上海苏州河 “仓库艺术区”所做的那样。 瓷器 记者 王勇/文鹿鸣/图。
2月3日上午10时,郑炜独自窝在她那位雕塑瓷厂内的乐天陶社画廊里,端起一块已绘制好的盘坯仔细端详,约莫5秒钟后,她满意地将盘坯放在一旁。 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郑棉应邀参加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她经常乘坐飞机往返于上海与景德镇两地之间。但每年的10月,郑棉一定会安心地呆在景德镇,她必须抓住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这个机会,将集聚在身边的那一大批潜心现代陶艺制作的年轻人,通过各种方式让更多的人去认识他们。 “不过这并不容易。”郑讳为了在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备受崇拜的浓郁气氛中突围,着实想了不少辙,在瓷博会期间举办陶艺创意集市就是其中之一。一年一度的“创意集市”成为年轻陶瓷家们尽情展示作品的理想场所,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仅凭此举就想让现代陶艺在景德镇占据其应有的位置,显然仍是困难重重。 其实郑棉并非是乐天陶社的创始人,但正是她将于1985年成立的乐天陶社发展壮大,在北京、上海、香港、景德镇均设有分支机构,陶社的创建宗旨也被定义为“乐天搭台、众艺唱戏、艺术交流、同促共进”。不过郑棉公然宣称相对于国际大都市上海,她更喜欢景德镇。 苏州河的经验 当郑炜1998年第一次来到景德镇时,她便将这里视为“陶艺家的天堂”。3年前才经历过改制阵痛的各大国营瓷厂·繁华不再,冷清而偌大的厂区里,隧道窑和各种制瓷设备依然保存完好的车间,在大多数最德镇人看来不过是难以处理的鸡肋,但却让郑棉“馋得直流口水”。 “听说过苏州河旁的老仓库吗?”郑棉将沾有瓷土的手在当成工作服使用的蓝围裙上擦了擦,在上海苏州河“仓库艺术区”的价值被发现、重视、利用的漫长过程中,她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苏州河“仓库艺术区”是与北京宋庄一样闻名遐迩的艺术家聚集地,自台湾设计师登琨艳于1998年率先在此租厂一间2000平方米的仓库之后,不断有艺术家盯上了分布在环境杂乱、臭气熏天的苏州河旁的老仓库。 这些多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老仓库,因地理位置和货物运输方式的改变,而逐渐失去其利用价值并处于半荒废状态。正因登琨艳等人的努力,才让暮气沉沉的老仓库重新焕发生机,和北京798艺术区一起,成为用文化改造旧厂房并获得成功的又一个范例。 尽管乐天陶社并非第一批进入苏州河的开拓者,但郑炜却是首批向上海市政府提议将老仓库进行保护性开发的艺术家之—‘。早在2002年,郑棉就奔走于上海有关部门,阻止这座浮躁的城市准备拆除老仓库的轻率之举。 “原国营瓷厂留下的那些旧厂房,对于陶艺家来说更是个宝贝。”郑棉终于透露了她的野心,那就是采用和苏州河“仓库艺术区”类似的方式,先把“事‘晴干起来”,引起当地政府的足够重视,进而让那些仍有利用价值的原国营瓷厂老厂房再次“重生”。 登琨艳将老仓库改造之后,因其对老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方面作出的有益尝试,而于2002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联合国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这个奖成为登琨艳的一件利器,直接促使上海市政府对苏州河老仓库的重新审视。 · 事后登琨艳曾称他将老仓库租借为设计室,其目的就是以此为引推动抢救苏州河沿岸仓库建筑的行动,而最初他认为这只是建筑师、都市计划家和古迹保护者们的“乌托邦梦想”。郑炜与登琨艳昕做的事其实几乎完全相同,唯一的区别是后者的梦想仅限老仓库,而郑炜想实现的却是老厂房利用与现代陶艺被更多景德镇人认同的双重“乌托邦”。 两根烟囱工作室 为了实现自己的“乌托邦”,郑炜在雕塑瓷厂内租下了那间1000平方米的老厂房,此前她已在该厂租用了面积不小的房屋,作为画廊、实验工厂、驻场艺术家工作室等用途。随着乐天陶社名声日隆,更多闻名而来的陶艺家们的梦想,以前的空间已无法容纳。 每周五晚,郑炜都会邀请国内外艺术家,在乐天陶社的咖啡厅里进行陶艺交流讲座。每次讲座都会吸引200多旁听者,咖啡厅的爆满景象让郑口感到“恐怖”,但也有一丝欣慰:这些如饥似渴的听众们,很可能就是明天的艺术家。 雕塑瓷厂近年来已逐渐发展成“景德镇的798",大批国内高等美术院校的师生、自由艺术家纷纷入驻,小小的厂区早已人满为患,可不断有新的人员要求加入。被“挤爆”了的咖啡厅和失望艺术家们的眼神,使得郑炜加快了实现“乌托邦”的步伐。 新租下的那间老厂房,郑炜准备投入50万予以整修,但并不打算对其进行伤筋动骨式的改造,尽量保持其建筑原貌。由于厂房的房顶已破烂不堪,郑口将其完全更换,对于内部空间只是简单地隔成不同的功能分区。 由于老厂房前竖立着两根高大的烟囱,因此这间承载着郑炜“野心”的工作室,就被命名为“两根烟囱”。 “两根烟囱”将有一半被作为公共空间,提供给利用假期到景德镇提升陶艺水平的外地陶瓷家,同时还能解决每周五的讲座场所问题。而来自国内外知名艺术类院校和著名陶艺团体的艺术家,则会在烟囱内拥有一间“小小的工作室”。 “如果我做的事能被当地政府看到,而且在有计划的情况下,被其它原国营瓷厂的老车间被当成样板复制……”郑炜并未将话说下去,而是表情夸张地笑了笑。在她心中,想必正描绘着一幅“乌托邦”实现之后的美好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