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砖,是用来建造镇窑的粘土砖。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载:“窑砖,旸阜滩沿河所造。其法:埏埴泥土,用方木匣印成,长七八寸,阔三四寸,先贮窑烧熟,方可用。初烧者为新砖,烧数次者为老砖,老砖结窑佳。”《景德镇文史资料·窑砖山》载:“窑砖场地在洋湖(旸阜),后因该地窑砖土取完了,于清咸丰年间逐渐移到十八渡”;“昌江大桥西边以南的山上,这里以前叫砖山上,制砖场地基本上在这一带。”由此可知:乾隆年间,制砖场地在旸阜滩;咸丰年间,制砖场地转移到了十八渡。有资料称:1949 年以前,十八渡有制砖户17家。
制砖行业亦工亦农,与烧窑户建立宾主关系,长期不变。制作窑砖,要用红土、黄土、砂土按比例搭配。有长方砖、楔形砖两种。长方砖用于砌窑墙;楔形砖用于卷棚、锁口。砖坯置入镇窑尾部两个地方烧成:一为观音堂,窑尾烟囱后壁的下部,有个高约2 米,宽约1米,深约0.45 米的拱形空间,形如庙堂,为求吉利,俗称观音堂。它是镇窑最后端的窑位,可以装烧两排窑砖(上千块), 《陶瓷生产工艺规程》说:“余堂码砖,应靠观音灶处码两码,一码正砖,一码花砖。”二为燕尾墙下,自挂窑口至观音堂一段窑尾的侧墙,形似燕尾,俗称燕尾墙, 《陶瓷制品烧成》说:“沿烟囱底部为一通道,这一通道两边的窑墙俗称‘燕尾’,主要是为负荷烟囱的重量而设置的。”燕尾墙上,支承烟囱;燕尾墙下,便装烧窑砖。燕尾墙上还开有一个出砖孔,或左或右,便于传出烧成的新砖。
郑鹏《景德镇瓷艺纵观》说:“窑体的额定使用期为130 次,把这一百余次烧制的窑砖累计起来,基本上刚好够重建一个窑体之用。所以在重建窑体时,就不需要另外烧砖了,这也是镇窑的一个独到之处。”
景德镇有个俗语说:“吃不穷,用不穷,算计不清一世穷”,意思是说:穷,不一定是吃和用造成的;不会经济核算,永远都穷。从利用窑尾的观音堂和燕尾墙下来装烧窑砖可以看出,景德镇人多么地注重经济核算,窑内的每一寸空间都不会让它浪费的。
不仅如此,拆下来的废窑砖还可以再利用,砌墙建民居,铺路造码头,形成景德镇一道独特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