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此时,瓷都微电影《画瓷》正在筹拍当中,醉心陶瓷书法的上海籍书法家谢洪庚应邀为该微电影题字,惯书宣纸的他此时的瓷上书法已见功力。不知不觉,这位从大都市而来的暮年老人在景德镇已经待了近5年,陶瓷书法更加精进。从游走纸上,到瓷上细作,他经历过困惑与失败,也在这座陶瓷之都寻得门路,获得展示平台。
已然看淡名利的他有一个愿望,就是在陶瓷器皿上展示书法艺术的宣纸效果。
国粹书法练易学难
当电脑广泛使用于人们的日常中,平时需要写字的地方越来越少。书法这一表现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国粹正在被人们忽视。
在谢洪庚看来,“书法不是练出来的,是学出来的”,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写字不过是文化交流的一种工具方式,而书法则是以汉字为基础抒发作者心灵美的艺术,两者有着明确的区别。
书法要有学识修养的支撑,需要懂得文字学的门径,书法作为艺术塑造症状赞扬美,以作者的心灵美表达美。诚如美的事物不一定代表艺术,而艺术的事物必然美。这就决定了做一名书法家,需要花很多功夫学习文字及讨词歌赋、散文、文学名著等知识,走学者化的道路。
学会写字不是难事,可要把字写漂亮,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却需要长时间的文字练习和文化积淀。
同是艺术门类的陶瓷不仅对文化底蕴,还对制作工艺等有着严苛的要求。将书法艺术与陶瓷艺术结合起来,是谢洪庚晚年对自己发出的挑战。
弘陶瓷书法为己任
大书法家黄庭坚有云:“士大夫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乃不可医也。”艺术的雅源自学习、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谢洪庚创作的一件瓷瓶上,四面分别写有楷体、甲骨文、瓦当文、金文,就这些文字的研究积累,就要花许多精力,除了字体的选择,对文字内容的挑选也很有学问,写错了免不了贻笑大方。可见,书法和陶瓷都需要文化、艺术的传承,表达自己的思想,不能做学奴。缺少了传承就成为无源之水。
满怀对千年瓷都景德镇的向往,怀揣艺术与艺术之间需要嫁接的想法,2010年春节后,谢洪庚来景寻找陶瓷书法与绘画的嫁接点。起初,他自信能在陶瓷上玩出书法的一番天地。然而,他很快发现离开纸面,自己的书法在瓷上难有作为,必须学习陶瓷工艺。越在这座城市待着,越觉得它的魅力,来后不久他就在各处拜师学习。拜师学艺到边学艺边打工,再到独立做陶艺,他只花了3年功夫,重点攻文字在瓷面表现的难题,渐入佳境。不是说写得一手好字的他不会画,只是相较于绘画他更擅写更爱写,字里行间皆包含着思想内涵和为人的道理。
谢洪庚现在的陶瓷作品中不乏文字与绘画的结合体,突出的主体依然是文字,画面主要起到衬托作用。他要效仿珠山八友书画中诗、书、画、印追求中国文化的特点,以陶瓷为载体,用陶瓷书法展示中华悠久的文化。
现在,谢洪庚可以颇为自豪地说,他已能在瓷上表现出书法的三分宣纸效果,并在继续尝试,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使陶瓷与书法的结合带给人多种层艺术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