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关圣晓,是在2013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的现场。与众多在此摆摊的陶院学生不同,他带到现场的作品,全是自己创作的雕塑孤品。他此行的目的不是为了钱,他是为了寻找自己的艺术知音而来。
一
1988年出生的关圣晓家乡在广东省湛江市,2007年,他进入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系学习。毕业后,关圣晓决定留在景德镇追逐自己的陶瓷艺术梦。
雕塑瓷厂的周末创意集市,是关圣晓每周必去的地方,在这里,他精心创作的一件件陶瓷作品,会遇到它们的知音。
陶瓷为什么会这么让自己着迷,自己为什么那么坚定地要留在景德镇,这样的问题,关圣晓听过一遍又一遍,他也因此在自己的心里问了一遍又一遍。他不知自己该怎样去回答,在他看来,“喜欢”二字,或许就是最好的答案。为了这分喜欢,他甘愿为之吃苦受累。
关圣晓在大学学的是雕塑,从基础的人物造型,到瓷泥泥性的掌握,哪一个环节,都来不得半点马虎。他还记得自己在大冬天的下雪夜晚做泥稿,在树底下洗冷水澡的情景。之后,再兴致勃勃地继续完成自己的泥稿。那时,关圣晓的手上早已长了冻疮,肿了,开裂了,流血了,但是,这些,丝毫没有影响他对雕塑的热爱。
2011年,关圣晓带着自己美好的陶瓷梦,与朋友一起搞起了陶瓷雕塑工作室,当时,他们选择就近雕塑瓷厂的出租房,几个人的小空间,带着各自的想法,满腔热血投入到陶瓷雕塑的制作中。
二
关圣晓和工作室的伙伴各自按自己的想法做出几个陶瓷产品,待周末再拿到乐天陶瓷创意集市上去卖,去试探市场的反应,只是,这样的小打小闹,挣个零头小钱,尚不能维持他们的生活。
“人的性格决定命运,当时我的合作伙伴知道要转变策略,做些实用性的产品,去迎合市场的需求,他也曾劝我暂时放低身价,去搞些好卖的产品,然而我自己本身对艺术很是热爱,不愿以商人的姿态从事陶瓷创作,就这样僵持一段时间后,我俩分道扬镳了,我一个人继续经营自己的工作室。当时,我的心气颇高,全然不顾生存之道,一个愣头青的艺术狂热分子。”关圣晓说,他按照自己的喜好也创作了几件自己满意的作品,有陶瓷绘画和陶艺雕塑,但是经过两年多的打拼,他却发现自己还是过得很落魄,生活几乎都无法维持,那些按自己喜好做出来的东西,虽然浓缩了自己的一些生活感悟、创意,但并不迎合大众的喜爱。
“我是不是很失败?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亦迷茫了,反思了,是不是该妥协一点?在梦想与现实面前找到一个平衡点!”关圣晓告诉记者,在追逐陶瓷梦想的道路上,他一度有支撑不下去的疲惫,但是,经过几个月的深刻反省,他最终还是咬牙坚持走了下来。
“从艺者,牺牲与痛苦是难免的,这或许就是思想家和艺术家的命运,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众人的福利。现在生活的处境有了改观,但我并非认为艺术是一种行当,我有陶艺的才能,并不是用来当成步入上流社会的阶梯,它是我真实情感的表述。坦坦荡荡,活在自己最舒服的状态,不管在何时何地,保持一个真正的自我。也许这样不成熟,不稳重。我想,别人的评价一直在变。从艺者,自己得先把自己当作艺术家,为了内心的需要而去创作,有种使命感,自发的天真是艺术家多么可贵的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