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记者返江西探亲时,从朋友处高兴地获悉:由景德镇市审计局干部吴金水(笔名:吴昊)历经五年创作的中国首部讲述古代官窑史诗体长篇小说《最后的官窑》,已交中国华侨出版社元月份出版发行且颇得好评。
于是,记者联系采访了他,并从交淡中意外知晓,他不是土生土长的景德镇人,而出生于江西临川县。1987年从江西大学经济系毕业、即分配到景德镇市审计局工作至今;期间2001年至2003年,曾在职就读南昌大学工商硕士。
当记者好奇地询问一个负责审计的,怎么想到创作长篇小说时;他方透露起因是受早来景德镇做仿古瓷的老乡遇“难”求助,才不情愿地介入到景瓷产、销渠道作相关协调,进而产生兴趣且参与成立收藏协会。2000年还开始了对景瓷与官窑文化的业余研究,可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行”的结果。
关于该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吴昊说是反映清朝末期在巴黎国际陶瓷艺术展开幕前夕,大清皇窑厂送展的御船遭到打劫,但案犯一不抓人、二不抢物,反倒是把经过皇帝钦点的瓷艺精品砸得粉身碎骨。是什么力量触发了这宗倾国大案?又是什么目的竟然使作案人宁可“株连九族”??那一件件精湛无比的官窑瓷艺精品,凝结着中华民族怎样的血和泪呢?!全书用46万字的浩大篇幅,第一次全面揭示了古代皇族官窑的古老秘闻、第一次全景化和大手笔记载了千年陶瓷古镇的传奇、第一次逼真地书写了中华民族瓷业先辈的爱恨情仇……
“现在有没有人说你是不务正业?”记者问道。
“刚动笔的时候,其实就有很多人在背后甚至当面笑我不务正业。”吴昊点首回忆,起初默着写突出官窑文化特征的电视剧本,大纲还在2006年通过中央电视台国际影视公司立项拍摄,告示待安排亮相央视一套、八套荧屏;可此刻中宣部恰巧下发文件,辩子戏、古装戏国家原则上不再投资,电视拍摄只得被搁之。可很多读过大纲的人仍然非常关注,导致后来出现不少内容类似的仿本。在这种情况下,为保护知识产权,文友们劝他尽快把书写好出版,拍电视剧的事推后一步。强调官窑文化则是有些人认为:景德镇的瓷文化核心是草鞋与移民文化,实际上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观点。众所周知,景德镇瓷早被公认属世界人们共同拥有的财富,能代表它的不是中国历史上哪位知名陶瓷艺术家、哪个朝代的窑火,而是体现在历代御窑厂和它生产的精美瓷器。景德镇官窑文化大深厚了,如果能把大视角、大交流、大品牌的官窑文化树立起来,将对景德镇文化与旅游宣传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他非但不是在不务正业;相反,是在大力弘扬景瓷独有的官窑文化。
“我粗阅大作,发现官窑未写盛世时期、选择了衰落岁月作何理解?”记者疑问句。
吴昊听罢若有所思地回答:他是学经济的。景德镇官窑从明初建立至民国初年,前后达五百多年。史料披露就是这样一个御窑厂,繁荣时占地面积有几万平方米,瓷工计七、八千人,窑炉上百座,窑房上千间,当时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手工业工厂,却在清末到民国初不足三、四十年突然消失真算个“迷”?可这个时期正是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也是外国列强资本疯狂争夺与瓜分我国市场时期,更是日本军国主义要对中国大举入侵的前夜。在国家处于巨大变革时期,人的思想也显然是随起随落的。他写“最后的官窑”并非只是写了官窑的衰落,倒是把绵延五百多年的官窑集中到二、三十年间精心描绘;写主人公吴督陶官,也只是作为历朝督陶官的一个缩影加以典型塑造。为此,书中内容读罢悲壮又荡气回肠,让人扼腕、叹息之余感觉回味无穷。
当记者结束采访、欲向吴昊告辞时,他边相送边诚恳地表示;尽管一些专业人士看过书稿后,都称他是在用思想写作。可他心理始终明白:自己能在不经意中“烧炼”出这么一部《最后的官窑》专著,完全是沾了景德镇官窑文化之光啊!
本报记者 洪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