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香九 (香久)艺名山民,村夫,江西都昌县人氏,1943年出生于景德镇陶瓷世家,中国陶瓷水墨彩创始人。特别擅长写意花鸟,涉及山水人物走兽。
1997年开创“陶瓷水墨彩”新品种,在瓷都引起很大反响。当年1月21日,6月21日景德镇日报以及瓷都电视台连续专题报道。“罕见的黄香久陶瓷水墨彩,别开生面,独树一帜,陶瓷艺术效果宛如宣纸水墨画,是瓷菀中一绝”。
1998年10月29日北京经济报专文评论:“著名陶艺家黄香九的作品,以简驭繁,以形传神,每一件都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成为不可多得的佳品”。
当我看到黄香九老师在二零零零年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黄香九陶瓷画集》,心中不觉为之一动,这究竟是陶瓷还是国画?我想如果书名中没有“陶瓷”二字,断然谁也想象不到这竟会是陶瓷作品。它好似用玻璃压了张纸画似的,这是怎样画出来的,令人匪夷所思惊叹不已。
然而在陶瓷上表现出水墨淋漓的国画艺术效果,黄香九老师的陶瓷水墨彩可以说得上是当今一绝,独步天下了。这种技法古往今来,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也正是近千百年来陶瓷艺术家们梦寐以求想到达到的国画与陶瓷融为一体的艺术效果。
黄香九老师的陶瓷作品也让人拍案叫绝称赞不已。就拿这本书的封面“大风歌”来说,粗疏一看,一只即将跃起的大公鸡,寥寥数笔,没有任何背景只有题款和“大风歌”几个字而已。但细细品味才发现就是这简单的几笔才体现他的不简单之处。
他用笔精炼至极,以至于我们不能从中删掉任何一笔,一共才几笔,怎么删?又如何删得掉?这正是作者对绘画艺术的高度提炼方能达到如此的艺术效果,这好比是一首诗,一部协奏曲。区区二十来个字,给人的却是一个画面,一种境界。如果删掉其中某个字,那区别可就大了。
我们先看鸡头,鸡头向右上昂起,嘴、眼大得出奇,几乎占具了大半个脑袋,这种夸张的手法可贵之处在于让人一丝也不觉得过大,反而令人感到格外传神自然。“斗鸡眼”凝视着右上方。右上方空而不画,耐人寻味,有着此处无声胜有声之妙。紫红的鸡冠像火焰一般铺满了整个头部,像将军的须发迎风飘洒令人敬畏。颈部羽毛不画却有,计白当黑,构思巧妙。(利用鸡冠的红色和胸部的黑色衬托出白色的颈部羽毛)胸、腹泼墨而就,深浅相间,随意自然,翅膀若隐若现,似是而非。鸡尾大笔一挥,挥毫泼墨,水墨交融,潇洒自如,笔触却清晰可见,层次分明。尾部大得占据整个画面的大半,象一面旗帜,一把砍刀,向左右摆动似的,这种夸张的手法加强了鸡的动感和气势。脚也是精彩之处。一足尽力开张的撑起,刚猛有力,劲透指尖。另一只脚却慢慢蹑起蓄势待发。整个动态仿佛使它即将跃出画面。用笔老辣,着色焦黄,充分显示出脚的力度。两脚一张一弛,一阴一阳,在这不为人注意的细处表现的如此精道,可谓是匠心独具。
整幅画面通篇贯气,神形兼备,浓淡相宜,用笔精练简洁,大胆生动,以简胜繁,以形传神,以物传情,情趣天然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大风歌”乃点睛之笔。“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首诗是汉高祖刘邦回到故乡时所作。由此可见在作品眼中这只跃跃欲起的雄鸡,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保家为国的勇士。这也许也是作者用这种委婉含蓄的手法表达出自己不为人知的人生情怀。
画有情趣,字显境界,看似简单而并不简单,这正是黄香九老师的不简单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