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社毁,大凡并未被不幸和悲哀所压倒,他同王琦又联合景德镇陶瓷粉彩各名家,于1928年组织了一个艺术社团“月圆会”。因社团有八人,故称“珠山八友”。八友第一次聚会是当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大凡寓所举行的,“珠山八友”由人物画家大凡、王琦、山水画家汪野亭、雪景画家何花滋、鱼虫画家邓碧珊、花鸟画家毕伯涛、程意亭、刘雨岑等八人组成,王琦被选为首领,大凡位居第二。
“月圆会”每月十五集会一次,交流心得,在“瓷业美术研究社”的基础上,完成了将中国画的画理、技巧、构图、用笔、设色等丰富的精神财富移植到陶瓷艺术上来的使命,改变了景德镇陶瓷技艺和风格上的不强调构图、变化的局面,抛弃了阻碍艺术发展的“千人一面”,不讲造型、比例,不讲透视,不分远近、浓淡、疏密的陈习,把陶瓷粉彩艺术推上了诗意、意境、现实和浪漫相结合的道路,为中国近代陶瓷艺术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大凡和“珠山八友”都重视绘画的社会功能,强调“恶以戒世,善以示后”,将“兴、观、群、怨”发挥在诗情画意中,如大凡的《木兰从军》、《苏武牧羊》、王琦的《钟馗捉鬼》、何花滋的《寒江独钓》等。1933年,王琦、碧珊二君先后逝世,大凡为了保持“月圆会”又将陶瓷名家徐仲南÷田鹤仙等人吸收进来,先后作过两次补充,直到1939年“月缺花开残”而消逝。
王琦故后,大凡针对陶.瓷界崇尚洋彩的现象,潜心研究,终于首创“落地粉彩”技法,使浅绛画法起死回生。因“落地粉彩”其装饰效果淡雅不俗,使用广泛,因而景德镇各画派趋之若鹜,在事过半个世纪的今天,“落地粉彩”仍然为人所崇尚,这就说明此技法的生命力之强。王大凡首创“落地粉彩”,“落地粉彩”又把大凡的艺术推上高峰。1945年,大凡为纪念自己获金质奖章30周年,再次绘制了‘块瓷板画“富贵寿考”,他充分利用“落地粉彩”技法,使他的风格更加厚重、生动,线条更加飘逸、洒脱。香港著名陶瓷鉴赏收藏家胡尚德先生两次登门要求欣赏,当见到这幅传世佳作时,认为比他收藏的大凡其他作品艺术水平更高。连载下一集:“解放后,大凡重获新生”了了亭·李申盛/编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