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揭金平,1975年3月生,江西乐安人,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省工艺美院客座教授、轻工业陶瓷研究所特聘画师、吉州古陶瓷研究所特邀创作师、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高级陶瓷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景德镇青年书协常务理事、国际高岭陶艺学会会员。
师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蓝国华先生,研习传统古彩技艺二十载。上追元青花、大明五彩、直至康熙古彩之精髓,近承“古彩大王”段茂发先生之遗风,上下求索,苦心专研,只为将这门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持续并发扬光大。作品以康熙古彩为基调,间以书法之笔法,国画之构图,汲取近现代古彩名家之特色,融会贯通。于古朴中见高雅,清丽而洒脱,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海内外收藏家的喜爱。
独自一人在景德镇闯荡,揭金平并不孤独,因为有他喜爱的艺术相伴。14岁那年,揭金平就为自己制定好了人生的目标,实现的地点则定格在景德镇。
“景德镇的艺术氛围是最适合我的,我就喜欢在这里待着。”这句简单话语,是揭金平独自在景德镇奋斗了22年的动力。这期间他研习传统古彩,并配以书法之笔法,国画之构图,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近年来,揭金平作为景德镇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的骨干力量,开始了陶瓷书法上的探索。扎实的书法和绘画功底,无疑会让他在陶瓷书法的艺术海洋中迎来另一个高点。
为艺术扎根瓷都
了了亭 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资讯《瓷器》杂志社记者 青娈:对于人生的目标,揭金平一直都有着清醒的认识。14岁初中毕业,独自一人从抚州来到景德镇为梦想奋斗,对揭金平来说,是一件必需经历的事。因为,这个决定跟艺术有关,而景德镇恰恰就是一座艺术之城。
小时候,揭金平对书画就很感兴趣。参加学校的书画兴趣班,被人称赞有天分,让揭金平对书画的兴趣越来越大。初中阶段,他的书法作品就获得过全校第一名,当时的成就感至今让他难忘。
初中毕业面临选择时,学习成绩不错的揭金平为了艺术毅然选择了报考景德镇瓷校,并以抚州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被该校美术专业录取。从此后,揭金平开始了在景德镇的艺术求索之路。
“画画虽然是主业,但是书法对我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功课,两者起到相辅相承的作用。”揭金平认为,中国画使用的工具是毛笔,笔力往往能够决定绘画基本功是否扎实,而且古往今来,知名国画家一般都是书法家的现实,更让他坚定了书法与绘画并重的信念。
事实上,揭金平在瓷校学习的业余时间多数都用来练字,偶尔打打球。有时候上课,他也是边做笔记边练字。
在校期间,揭金平的书法就连连获奖,包括江西省中专学校书法比赛二等奖、全市黑板报一等奖等,他还在学校橱窗搞过个人书法展。当时在学校影响很大,很多人都知道揭金平“书法不错”。书法带来的成就感一直伴随着揭金平,也是他坚持书法的动力所在。
1993年,经过四年的学习,毕业时原本有机会到外地发展的揭金平,最后还是选择留在景德镇。“与我同时从抚州录取的5个同学中,有4个去了南昌的国企发展,当时他们的月工资就达到了五六百元。”
毕业后,18岁的揭金平被分配到雕塑瓷厂,第一个月拿到的工资是88元。
将书法引入古彩
与同学的工资相差几倍,并没有打乱揭金平的计划。因为他确信自己能够在景德镇站下脚来,暂时的落差不能说明什么。
刚参加工作,面对工资低的现实,揭金平开始到私人作坊里帮别人画仿古瓷赚外快。仿古瓷的图案强调线条感,有书法功底无疑是一种优势。“那时候,除了上班,业余时间都去外面找事做,一个月能赚到五六百块钱。”
生活问题解决了,揭金平也有了更好的经济条件支撑书法创作,只要逛街看到书法字帖,“基本上都会买”,家里也堆满了买来的字帖。
“我比较偏好规矩一点,个性不是太张扬的风格。传统字帖中,我从欧阳洵入手,再就是临摹王羲之、王宠、文征明等名家。”揭金平说,他的书法以清秀高雅为特点,与其安静的性格有关系。
说起现在创作的陶瓷书法,揭金平的思路回到了十几年前。因为一直无法割舍书法带来的那份享受,揭金平在研习传统古彩时,就尝试做过一些书画结合的陶瓷书法篆刻作品,“外形为竹节筒,中间绘画,上下装饰书法,当时蛮受市场欢迎,走的量也蛮大。”揭金平说,作品推出时,虽然形式很新,但受市场倾向绘画的影响,认知度还不够高。
与此同时,古彩正处于历久弥新之际,揭金平决定将古彩与书法结合起来,丰富古彩的外在形式,给传统古彩注入文人画气息,配以诗词提升格调。他的古彩书画作品于古朴中见高雅,清丽而洒脱,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海内外收藏家的喜爱。
“陶瓷书法的潜力很大,不仅有市场空间还有创作空间,但是起步艰难。一个优秀的陶瓷书法创作者,要熟悉陶瓷材质、具有书法功底和了解美学构成,将三者完美结合起来,才能创造一个优秀的艺术种类。”揭金平说,为此他还需要多做努力,为实现目标而奋斗。很庆幸的是,他现在不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