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王昌虎,字继泉,号雨农,乐平人。现为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陶岭美术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1969年出生于陶瓷世家,系著名陶瓷美术家王云泉长孙,高级工艺美术师王乃水之子,受家庭影响,从小酷爱陶瓷艺术,初学国画受父亲指点,继而在陶瓷上运用。
从艺二十余载如一日,勤耕不綴。手摹心追,潜心研究,陶瓷上受父亲王乃水精心指导,结合现代大自然气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并揉合中国画的技法,应用在陶瓷上,尤其擅长风、雨、农家、渔、樵、耕、读等,以江南山水为特色。
近年来,作品在各大书籍上出现,《景德镇中青年精品选集》、《景德镇陶瓷》等。作品《庐山风光》曾获全国“中艺杯”银奖,作品《山涧春晖》获“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铜奖”,作品《江南春雨》获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奖赛“银奖”,作品《寒江独钓》、《赣杯春色》被江西省博物馆收藏。作品被国内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收藏家高价收藏。
《瓷器》记者 青娈 文/图
作为艺术瓷厂美研室走出来的中青年陶瓷艺术家,出生于陶瓷世家的王昌虎迈入这一行,是从涂鸦开始的。
小时候的王昌虎是个很顽皮的孩子,让他坐在一个位置上呆一天,他绝对没这个耐心。然而,他却可以为了画画改变自己。
虽然出生在陶瓷世家,是著名陶瓷美术家王云泉的长孙,高级工艺美术师王乃水之子,但是在15岁之前,王昌虎从未接触过陶瓷绘画,更没有拿起过画笔。
改变是在初二那年的暑假开始。“有一天我趁父亲上班的时候,花了一天的时间,扒在桌子上一动不动,画了一幅《薜刚反唐》,然后放在大厅里,准备让父亲看一眼。”已近不惑之年的王昌虎,回忆起20多年前的那个夏天,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为什么会选择《薜刚反唐》,王昌虎说,小时候虽然什么都不懂,但是很佩服薜刚的英雄气概,“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薜刚反唐》画起来并不容易,特别是薜刚骑的那匹马。”
父亲看过画之后很是惊讶,反复问了几遍,是不是王昌虎画的。得到肯定答复后,父亲对王昌虎的这幅处女作赞不绝口,并说了一句至今仍激励着王昌虎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前行的话:“你不会读书,也有办法。”
那是王昌虎第一次拿起画笔,无异于一次涂鸦,此前他没画过画,也不熟悉瓷用颜料的料性,对于一幅画怎么构图,怎么才能使料性符合自己的要求,他都是一窍不通。
然而,有些人的基因里就是有着某种天分,王昌虎就属于这样的人。小时候,他经常在家里旁观祖父和父亲创作,但可能是因为他年纪还小,并没有得到长辈的任何指点。然而那时候,王昌虎就已经在心里结下了画画的情结,“我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学又不敢跟父亲说。”那个夏天的举动,无异于王昌虎的一次突围,他的目的就是要让父亲能够关注到儿子内心的绘画情结。
事实也证明,王昌虎的心锁找到了自己的钥匙。“我就这样,拿起了画笔,而且一画就这么多年。”王昌虎说。
此后,从临摹开始,王昌虎学了三年徒,其间跟着父亲到黄山、庐山等地写生,逐步掌握了王家传统山水画技巧,并逐渐趋于成熟,他身体里的绘画基因也被无限释放,技艺得到长辈们以及同行的认可。
在创作资源相对于其他人更具优势的情况下,1989年下半年,王昌虎进入艺术瓷厂美研室,跟随父亲———著名陶瓷美术家王乃水学习陶瓷彩绘,这无异于他的又一次突围。艺术瓷厂名家汇集,在此期间,王昌虎耳濡目染了那些名家的创作,并得到他们的指点,如邹国均、余文襄等,这些经历与艺术氛围,对王昌虎的艺术创作有了一番新的领悟,就像一个懵懂少年,突然意识到学画画和为什么学画画的区别一样。
“在艺术瓷厂美研室的那段日子,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至今仍受益非浅。”王昌虎创作的题材虽然仍以王家传统的江南农家小景为主,但是他创新性地加入了许多写实手法,使得画面更精致,更具大自然气息,让人不仅耳目一新,还有豁然开朗之感。
虽然从艺20余载,但谈到自己最满意的作品,王昌虎觉得自己的艺术造诣还可以更进一步,“创作一件陶瓷作品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艺术也是永无止境的,我还需要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如今,王昌虎将创作视为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当他想到一个好的创作题材时,那就像着了魔一样,非得画到自己满意为止,他才会放下画笔,轻松几天。“画画让我变得心胸开阔,当我情绪低落的时候,一走进画画的世界,我就变得特别的轻松,在画中领悟人生,可能就是我现在的心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