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是“瓷坛泰斗”王锡良大师传承人之一,她少年时,便跟随爷爷王锡良学习国画,学习景德镇陶瓷绘画的理论知识和绘瓷技法。那时的她初涉陶瓷绘画,不晓得其中博大精深的奥妙所在,喜欢用眼中看到的真实感受去描绘山与水,夸张地把山和水概括成一个“M”形和“S”形。
这种见物画物,信手涂鸦似的描绘手法,是王静少年时代的最具代表性的画作,尽管这种画法非常稚嫩,简单且实在,、却成为了她绘画生涯中的最初起点。 ·
无论是艺术大家,还是绘画大师,无不是在少年时代,从最初的起点开始一路奔跑,·经历了干难万阻,突破崇山峻岭;才修得真身“正果”。所以说,艺术家有一个最初起点,才能够追逐、拼搏,直至到达成功彼岸。
从那时开始,王静就循着这条轨迹开始奔跑。她毕业于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经过3年的系统学习,包括色彩学、构成、国画等各门美术学科,有了—定的知识储备,已经具备了独立创作的基本能力。
从学校毕业后,她一门心思地钻进了陶瓷艺术绘画中,已能独立完成瓷盘、瓷板画、瓷瓶的画面设计。在王静的瓷画工作室,记者看到她前两年绘制的一幅瓷画山水,从远处观赏,可见山势起伏均有变化,近景山脉清晰可辨,远景雾气缭绕,还画有淡淡晚霞映红天的效果,画面中大面积地用桃红色画出春天桃花盛开的景象;但从近处细看,却发现有少许败笔,.比如长在山石中的树木应是层层叠叠交织在一起,而树木不应围绕在山石边缘生长,再如山石的皴法还略显得简单,尚未能将前辈的多样皴法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 -对于上述这些问题,王静曾经苦恼了很长时间。王静坦然地说: “爷爷王锡良的山水皴法是几十年的积淀,皴、彩法早已从古人之法走出,具有怪、奇等个人鲜明的特点。但是,这种深厚的内功和长期的积累,并非是王氏传人就能与生俱来的,还需要从点滴开始,不折不扣地一步一个脚印走来。”
引古人语意: “先以最大勇气打进去,后以最大功力走出来。”现在,·王静不仅用大量时间设计画面,还用大量的时间临摹中国画范本《芥子园》。
不仅如此,王静还认为, “在绘画中,临摹、写生、创作三者缺—不可,临摹前人的优秀作品,寻找其笔迹与韵味,积累多种技法,增强理解作品的能力;写生以锻炼人的概括能力、提炼能力为主,是具有承上启下的非常重要的学画阶段;,创作能将前二者的最大功力连成一体、融会贯通,以新的创造方展现出新的美,创作是最高形式、最高境界的美的体现。所谓厚积薄发,便是个中之道” .
2009年,王静去安徽省宏村写生,寻找由周润发、章子怡主演的影片《藏龙卧虎》的竹林美景。当她站在宏村上,眺望隐约可辨的远山、水车,看到心仪已久的竹林之时,内心顿时涌动一股画意,提笔把这幅美景画成了一幅速写作品。回来后,她把这幅速写作品经过加工提炼,把这幅美景变成了一幅瓷画,’并起名为《江南风景》。她体验到了临摹、写生、创作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从临摹中得到了养分;在写生中学会了提炼与概括的能力,最终从创作中得到了收获的果实。
近年来,王静—直在潜心钻研,不被名与利迷惑。在谈及名与利时,她说,许多外地收藏家在收藏她的作品时,往往是冲着王氏陶瓷世家名气而来,几乎不对作品的独创性与艺术性加以褒贬,而喜冲冲如获至宝一般。从长期来看,会让艺术市场对她的作品少了客观、真实的评价。我现在希望每年能有十件好作品绘制出来,让有眼力的收藏家收藏就可以了,不想让过多的名与利蒙蔽了自己的眼睛。 ‘
“盛名之下,虚实难辨。”王静感叹说道。记者亦有同感,现在市场的利益驱动已超过了学术的严谨,而懂得收藏的“收藏家”无钱收藏好作品,不懂收藏的“收藏家”却大行其道,使得市场趋向于沽名钓誉。 ·
王静画山水瓷画喜欢用跳跃的色彩来点缀画面,比如在山水画中用跳跃的红色、绿色、黄色画花、画草,画日出,画晚霞,用这种跳跃的色调冲击大面积的灰色调,以求其创作的粉彩山水瓷画达到国画山水的表现意境。王静对记者说: “我还是想尝试在色调上突破,画出与传统不一样的感觉。”
王静对于艺术是很虔诚的,这一感受已能从她作品上体现出来。她对记者说,一位年轻艺术家应该把每一次画作中的败笔,看成是今后迈向成功的动力;.不断改正,从每一棵树、每一栋房子开始,因为景德镇陶瓷艺术家不是影星、歌星,不要去追求“超男、超女”的“短期效应”,应该把画瓷器作为一辈子的事业去经营,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