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瓷器款识 | 藏品鉴证实录 | 影视中心 | 景德镇陶瓷拍卖指数 | 瓷业纪实 |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 艺术家电话黄页 | 网站导航 | 购买名作请进入了了亭名瓷精品商城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淘宝店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 >> 高级工艺美术师、讲师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组图]“汪明”的传奇         ★★★ 【字体:
“汪明”的传奇

作者:李广明   文章出处:瓷器   更新时间:2010-8-12 13:39:01 
 











人物名片:
汪明,1970年出生于江西鄱阳,现为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中山陶瓷绘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景德镇美协常务理事,景德镇陶瓷书画院副院长,景德镇瓷都画院策划部部长,景德镇收藏家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美协会员。
汪明先后师从著名现代陶瓷山水画家、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徐子印先生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怀俊先生,擅长色釉装饰手法和现代青花技法,以及釉上泼墨泼彩等特殊技艺。曾八次去大西北写生,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名山大川,作品“来源生活,高于生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他创作的主旨。
他的作品多次在《人民日报》、香港《明报》、《新闻周刊》等知名媒体、刊物上发表,其传略收录《中华兴国人物大典》、《中国人才辞典》等权威书籍。其作品《乡情》荣获第六届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观瀑图》于第十届陶瓷节获奖并选送北京参加国庆五十周年作品展,《丹顶鹤的故乡》获上海艺博会银奖,《林冲夜奔》获杭州艺博会金奖。
《瓷器》记者 李广明 文/图  
汪明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他在自己的故事里不断变换着各种身份:高考落榜生、乡村代课教师、汽车修理工、作坊学徒、老厂第一家陶瓷店老板,而现在他则成为了一位不折不扣的陶艺家。
但无论是落榜的汪明、代课教师汪明、学徒汪明和老板汪明,又或者是现在的陶艺家汪明,熟知他的人们,都能从汪明的每个阶段看到他的奋进并不断地成长。
汪明的传奇还将继续,从婺源、徽州、陕北高原到新疆准噶尔,汪明要用自己的色彩描绘出他心目中的中国,他希望走遍中国继续寻找梦想。

汪明“淘”艺路

高考落榜,汪明遭遇了人生当中第一次重大挫折,学习了多年的绘画也几乎因此荒废。之后的数年,汪明的轨迹和许多高考落榜生一样平庸无奇,他学过修车,然后回到鄱阳老家娶妻生子,在鄱阳他又谋到一份代课教师的差事,一边教学种田一边修电瓶,还趁暑假贩卖过粮食。
这样的日子平淡而幸福,但汪明心中仍揣着成为画家的梦想,其实那段时间汪明从未间断练习绘画和书法。有一天汪明对妻子说:“我还想画画”。妻子知道没有什么能阻止汪明去追求梦想,这位善解人意的小学教师选择了在后方支持他的丈夫。
于是,汪明带上结婚留下来的私房钱,告别妻儿独身来到了景德镇当一名绘瓷学徒。随后,汪明进了卫华瓷厂青花车间,开始系统学习陶瓷工艺。一年以后,勤奋的汪明凭借良好的美术基础和对陶瓷绘画的悟性,很快便能独当一面,他在樊家井打工一个月已经能挣两三千元。
1996年,汪明第一个在老厂开起了瓷器店,他的生意很是红火,一年下来便收入了十几万元,羡煞同行。汪明此时以及之后的成功,靠的不仅是自己的勤奋,景德镇的许多朋友和老师都给予了他很多帮助。汪明对待他人也从来是真心付出,因此人缘好也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在老厂开店赚了不少钱,但汪明很清楚,他进入陶瓷这一行并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他的绘画理想。一个偶然的机会,汪明结识了王安维。王安维对汪明的瓷器很是欣赏,但汪明知道他做的只是陶瓷产品,而不是像王安维一样能够做自己的陶艺。
汪明再一次让人惊讶,他放弃了迎合市场,而是开始潜心研究自己的陶艺。客户们并不喜欢当时汪明不成熟的陶艺,因此,在老厂每人每年都能挣个几十万的时候,只有汪明在亏本。
汪明并不在意亏多少钱,他更在乎自己的陶艺之路该怎么走。1998年,在陶艺上遭遇瓶颈的汪明第一次去了西北,河西走廊、黄土高坡、沙漠和草原带来的大自然张力,给了他醍醐灌顶的一击。汪明决定,要用最适合的工艺来表现这一份感动发现。
汪明大胆地运用旋转山水技法,表现绵延沙漠中的驼队。2001年后,汪明又将泼墨泼彩技法纯熟地运用到西北风情题材中。名家评价汪明的泼墨作品时说道,师承了徐子印泼墨技法的汪明,将这种技法贴切地融入到了西北的广袤和狂野中。
在能纯熟运用各种工艺技法后,汪明还前往陶瓷学院进修了美术专业。在陶院学习的现代美术表现手法和理念,让汪明越加驾轻就熟地表现他的艺术,四处游历的点滴感触升华的人生思考也在他的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西北风情还是准东的五彩湾,抑或婺源油菜花田边的乡村人家,无一不向人展示了这个沧桑男人的内心世界。
在从艺道路上,汪明笃信着吴冠中老人的艺术论道:艺术和生活之间有一条线,线越粗生活的影子就越重,线越细生活的影子就越淡,这根线始终是不能断的。汪明说艺术高于生活,又源于生活。因此他也像吴冠中老人一样,四处游历画遍大江南北,从不拘泥于某一固定的表现方法。汪明不断地变也正是他对艺术追求的不变,由此书写了一段连自己都不敢重复的传奇。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汪明简历、作品和签名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