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瓷器款识 | 藏品鉴证实录 | 影视中心 | 景德镇陶瓷拍卖指数 | 瓷业纪实 |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 艺术家电话黄页 | 网站导航 | 购买名作请进入了了亭名瓷精品商城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淘宝店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 >> 大师、教授 >> 教授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去尽浮华留真淳,元气淋漓孕天成——周国桢的“动物世界”         ★★★ 【字体:
去尽浮华留真淳,元气淋漓孕天成——周国桢的“动物世界”

作者:李申盛   文章出处:景德镇名瓷在线   更新时间:2005-3-28 16:53:09 
 

:我钟爱周国桢教授的“小”动物,放在电脑旁,闲暇时玩转于股掌之间。我想收藏家都收藏他的大作,如“犀牛”“站起来的雄师”“猴王”“波斯猫”等等,可年轻人应该更喜爱他那些小巧可爱的小动物,如“小蟾蜍”“胖墩”“小熊猫”“小公鸡”之类。周教授他神奇手下的动物王国在高温色釉与洗炼寓意中珠联璧合,给予我们一个宁静而又寓意深刻的动物世界,自然朴拙充满灵趣。自然意象与生气勃勃的动物形体的塑造,是生命情感的延续。它似与不似,物象和心象在"土"与"火"的洗礼中,获得灵魂升华。站长·李申盛

去尽浮华留真淳,元气淋漓孕天成
             
——周国桢的“动物世界”

    1986年盛夏,北京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最高殿堂,破天荒向景德镇陶瓷雕塑大师周国桢开放,隆重举办"周国桢陶瓷雕塑作品展"。原定由《中国雕塑》编辑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联合召开的《周国桢陶瓷艺术座谈会》,也破格由中国美协组织召开。周国桢在北京受到了最高的礼遇,在京的艺术家、文艺评论家、艺术泰斗、中央美院校友、工艺美院的同仁都来参加了这个盛会,向周国桢祝贺成功。在研讨会上颇有学者风范的钱绍武教授用抑扬顿挫的声音致词:"对周国桢作品的研究和验收不是我们几个人能搞出来的。我相信,周国桢艺术将来会得到全世界验收的,历史会对他作出适当的评价。"展览会期间,首都各大新闻媒体派出摄像和美术评论专访的高级记者,一些在京的外国使馆官员相邀前来,一睹周国桢教授的风采和充满着东方神韵的陶瓷动物王国。他的作品在京城引起了轰动。在京的各大报纸、电台、电视台都纷纷报道这次展览会的盛况。在"土"与"火"的熔炼中,实现了他孩提时代的梦,一个整整历经丁四十个冬夏的梦…

    周国桢1931年出生在湖南安仁,从小就受到安仁民间艺术和楚文化气息的熏陶,特别是奶奶为他做的糯米团,那糯米团捏的小鸡、小猪和小狗多有灵气啊,妈妈给他纳的虎头鞋又是那么威严、神气。每逢过年过节,爸爸带着他到祠堂去看湘南皮影戏,小国桢挤到前面去观察和模仿大人制作的皮影。几天后,他请来村里的孩子们把自已制作色彩鲜艳、拙中见巧的皮影展现出来,乐得小伙伴捧腹大笑,拍手叫好。正是这种纯朴的民间艺术启迪了他聪慧的心灵。糯米团.虎头鞋、皮影戏像一首首编织梦幻的的摇篮曲,摇出了周国桢的艺术理想,摇出了一位世界名人。

    1954年,年仅23岁的周国桢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他放弃了留校工作的难得机会,要求分到他神往已久的瓷都--景德镇。他面对声名显赫的景德镇这个瓷的海洋,积淀了两千多年灿烂不已的陶瓷文化和无与伦比的传世佳作,和一大批技压群芳的艺术家。相形之下,他深感自己不过是沧海一粟。这位学院派辗转难眠,脑海里涌动若狂涛巨浪,他所追求的目标是,当代人自己的陶瓷艺术,反映这个时代的特点和这代人的理想,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使他困惑不安的是,他眼前的瓷的海洋几乎全是观音罗汉、宗教神话、繁缚堆砌,一味追求精巧的作风,偶有佳作也难成气候。眼前的海与心中的海反差是何等强烈,他一腔热血一时不知如何排遣。

    家乡民间艺术孕育了他崇尚稚拙,洗练与夸饰的审美意识,前后六年美专和中央美院的严格训练,西方古典美术的严谨写实在他的艺术追求中深深扎了根。他奉献给瓷都的第一批作品"弹弓手"、"迎春"、"饲养员"、"摇篮",不能不带着民间艺术和西方古典美术的烙印,而有悖于景德镇的传统观念,景德镇人褒贬不一。但它以其内容新、手法新、贴近生活而得到美术界的充分肯定和支持。无疑他的这些作品率先打破了观音罗汉一统天下的局面,他对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所产生促进作用的历史功绩是举世公认的。

 

    和许多新事物的成长总是要冲破种种阻力曲曲折折地向前发展一样,周国桢为了追求艺术真谛,实现自已的艺术理想,道路是曲折的,他遭遇过不少磨难和挫折。承受过各种非议和挑战,进行过抵制和抗争。五十年代后期利六十年代初,同国桢创作的"独立"、"怒火"、以及"野牛"、"波斯猫"、"母子羊"等夸张变形的动物雕塑,当时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理解和鼓励,反而被一些人斥之为"奇形怪状"、"背叛传统"。在史无前例的"文革"灾祸中又被当作"黑货"公开批判、砸烂。这是袒护糟粕的愚味,这是对理性粗暴的挞伐。遣无聊的挞伐除了陡增历史的曲折阻力,并不能政变历史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向。周国桢确实没有背弃传统,他和他的作品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怒火"、"波斯猫和"野牛。正是成功的运用了景德镇传统颜色釉的某些独有特性,才得以有如此强烈的艺术魅力。它既是景德镇的也是现代的,是创造性地继承与借鉴传统。

    由于十年动乱的耽误而迟到的这第一个创作高峰正是他步人不惑之年思想趋于成熟的时候,他的作品主要是以动物为题材,这样既有利于充分发挥景德镇高温色釉,窑变釉等来表现其纹理的效果,又便于借助动物的情态寄意造境,含蓄地展示社会的情态。这个时期,周国桢在材料运用,尤其是色袖的运用方面,几乎是集全国颜色釉之大成,已经达到得心应手取含自如的地步。造型造境多夸张变形,含而不露,留有广阔的联想空闲。比如"天亮了"的深刻内涵,究竟是对粉碎"四人帮",庆幸自己获得自由的欢呼,还是对中华民族从"文革"灾难中解放出来获得光明的啼鸣,抑或是对人类期望美好未来的呼唤?这只有留给欣赏者自己去领悟。

    头部和眼睛被极大地夸大,脚和尾却被省略了的猫头鹰,不但不会觉得不完美反而感到更加耐看,比真的羽毛更美、更有韵味。这是因为无论空间的处理,釉色的运用,神形的塑造都贯注了作者匠意的缘故。连善于联想妙得思辨的美学家、雕塑家王朝闻也只能说"这作品(指《猫头鹰》)对我他产生了还要看的吸引力,我不明白。他睁若一对大眼,究竟是对周围的世界感到莫名其妙,所以发呆,还是正在冷静地观察着什么……我也说不清它那种不管人们是否憎恶它的神气,给我一种似乎不愿盲从什么的联想……所以我乐于看了又看,欲罢不能"。当周国桢去拜访艺术泰斗刘海粟时,德高望众的刘老对周国桢说:"知音难得知音难得,你的作品追求神形理趣高度结合。"周国桢可谓功德圆满了,79年进京和80年赴上海参加的雕塑联展、个展,居然惊动了美学大师;艺术大师王朝闻、刘海粟。王朝闻撰文赞他的艺术风格"大巧若拙"。对其艺术地位和历史作用和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周国桢部分作品以前所未有的胆识,一反过去过于注重颜色釉装饰的效果,而着力追求内在生命的塑造。"去尽浮华留真淳",体现一种深厚纯真与原始美。"一切美的东茁都是十分朴素的,因为朴素就是美",朴素是一种商尚的精神境界。这个时期他又从古老的泥条盘筑动物雕塑,成为他又一个创作高蜂期。如作品"犀牛".。非洲象"、"骆驼"、"斑马"等完全脱掉了华丽的外衣――颜色袖,让至善至美的泥土与火焰烧结凝集的"力",直接占有空间与视觉场。那一条条泥土盘筑成的犀牛象汉代石雕一样粗糙有力,写有质感,同旋起伏的泥条错落有致,似与不似。泥条编织的旋律节奏无处不倾注者作者的情感,意念,整体饱满而又有份量,使人感到一种咄咄逼人的力的美,突出了踊跃,野性的因素,让人进人一个新的境界。
    去尽浮华,元气淋漓,浑然天成。这正是周国桢毕生追求的艺术理念,他也正是以此奉献给热爱艺术的世人。
文:李申盛  校对:大米


相关连接:

周国桢简介  ◆ 周国帧艺术生平  周国桢·了了亭作品精选 
香港《周国桢陶瓷展》启示录 周国桢陶瓷雕塑艺术再认识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周国桢 《懒猫》形象说开去
    周国桢 珍品“波斯猫”雕塑赏
    周国桢老师和他的大角羊
    估计是周国桢教授最早的猫头
    周国桢老师题词“无香道”“
    周国桢带头献爱心再筹4500元
    周国桢老师组织制作大型雕塑
    周国桢教授谈嘉德拍卖其残次
    周国桢教授已经开始设计兔子
    只有表现了今天才更有价值留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