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约撰稿人胡美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陶瓷资讯:
俗话说:“时代造英雄,英雄造时代”,当之无愧的瓷都景德镇,历朝历代造就了成千上百的陶瓷艺术家,而正是这些艺术家又以他们独自的艺术特色和经典大作谱写了陶瓷艺术发展的历史篇章。
20世纪上半叶,号称“青花大王”的王步先生以他娴熟的分水技法和泼辣的没骨写意画法,开启了景德镇青花艺术历史发展新的一页,成为当时唯一能与“新粉彩”代表人物——“珠山八友”相抗衡的“青花大王”。
步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当今时代,景德镇青花艺术百花竞艳、群星荟萃、技艺丰富、风格多样。其中一位鲜为人知、深受青睐的青花经典大家张学文教授,以他独自而又显著的艺术风格和经典作品确立了自己的历史地位,为景德镇青花艺术发展历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我和张学文先生相交相识三十多年,他对艺术的真诚、热爱和执着是惊人的。他三十余年在原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任教,一直担任《陶瓷造型设计》、《陶瓷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等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主干课程。他首创的“陶瓷现代设计法”应用于教学中,对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陶瓷艺术设计水平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是这个现代设计理念和艺术设计思维方法,对他青花艺术的创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新的视角,成就了他独特的、独具设计意味的青花艺术风格。
之所谓“独特”,是因为他很好地应用了传统的青花艺术本身的艺术语言和娴熟地掌握了“勾线分水”青花工艺技法,同时又将中国绘画中的白描技法与中国传统图案的寓意和程式化语言结合起来,又创造性地将现代设计理念和构成技法巧妙地熔融化一,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综合在自己的作品中,使传统的青花艺术得以升华,赋予传统以时代的新创意。
在他的青花花卉作品中,常以中国传统图案的“整体完美”观,超时空、超地域地将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时间、东西南北不同地域空间的花卉完整地共生共荣在同一枝上。构成是抽象概念的,形象却是具象描绘的;对象是客观自然的,表现却是主观臆造的;技法是传统的,创意却是现代的。其作品既有中国绘画风韵,又有浓郁的图案装饰意味,充满了浪漫色彩和艺术魅力,不看落款,便知作者,这就是他不落窠臼、别具一格的“独特”之处。之所谓“独具设计意味”,是因为他独具高明的“导演”才华,众多的“演员”、繁杂的“道具”均由他胸有成竹地匠心独运。他用浓重青色的叶作为 “点”、穿插有致的枝作为“线”、层次分明的花组成“面”.谱写成点、线、面构成设计的交响乐。其中“点”犹如振奋精神、心声跳动的强音符;“线”仿佛是扣人心弦、牵动视流的主旋律;“面”酷似引人注目、整合主体的和谐音,既突出了青花艺术青白相间、浓淡相衬、清新明快的艺术特色,又昭示了作者主观的“妙悟自然,物我两忘”、“象外之象”的立新创意和审美情趣,又充分突显了作者线条的功力和长处。
学文先生又以造型设计为专长,他很懂得造型在陶瓷艺术中的重要性,装饰与造型的吻合又是何等的有意义。他的作品大都是自己设计造型,然后根据不同的造型来设计和布局相应的纹饰,使他的作品更具整体性、工艺性和装饰性,在这个层面上又一次揭示了他独具设计意味”的深刻内涵。
除了勾线分水的工笔青花外,他的写意青花亦有其独到一面。虽然用的也是中国绘画的笔墨技法,但他追求的并不完全是绘画性和诗情画意,更多的是注重青花艺术的青白虚实关系和“墨分五色”的浓淡关系,讲究青花艺术的工艺装饰性和形式美感性。他将民间青花简朴率真的风格、灵活酣畅的笔调、神完气犷的韵律,淋漓尽致地应用到或工或写、或细或粗、或浓或淡、或干或湿、或虚或实的写意青花中,作品生动大气,变化自如,装饰性强,令人爱不释手。
他的青花斗彩又是他青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备受 青睐的亮点。所斗的釉上彩饰用工整遒劲而又清淡细腻的中国绘画白描手法勾勒花朵形象,用西洋绘画色彩学的色相、明度、纯度三要素变化为彩色的基础,注重色彩的冷暖对比和自然过渡,色彩雅丽丰腴,使之与釉下青花挺健刚毅的勾线和层次丰润的分水融合得恰到好处,使色彩和青花相映成趣,在青静中见彩动、对比中有谐和。
张学文先生是认真学习青花优秀传统又结合时代和生活,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勇于实践的德艺双馨的青花名家。他对自己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毫不粗制滥造,为金钱而亵渎艺术,精心创造了许多经典的作品,按他自己的话说“要对得起世人,对得起子孙”,“努力为后世创造和留下更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代艺术家应尽的责任”。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授、近百高龄的著名陶瓷艺术家邓白先生生前曾欣然为张学文先生亲笔写道:“琼葩竞放,异彩纷呈,瓷都毓秀,艺苑扬名”,称赞这位当代青花艺术的经典大家。这段精辟的话语,也就作为我文章的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