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应邀请,黄松坚大师和笔者从佛山赴革命老区——湖南省安仁县参加了“周国桢陶艺馆开馆仪式暨2009中国安仁国际陶艺交流节”活动。该县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县,财政实力还不算很强,却在近期投资2000万于永乐江畔建设了包括周国桢陶艺馆、国桢艺术广场以及其它公共配套设施重点项目。而举行开馆仪式时尽管下了阵雨,但馆内、馆外仍然人山人海,这给出席开馆仪式的国内外嘉宾们留下特殊印象。集文化交流室、作坊、作品展览区为一体的陶艺馆共分3层,总建筑面积达2700平方米,收藏了周国桢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以及中外艺术家作品200余件;当地媒体评议“是安仁文化艺术殿堂的里程碑”。
众所周知,1931年8月出生于安仁县的周国桢坚持探索陶艺多年,其创作的《弹弓手》、《独立》、《雪豹》等众多作品得到国内外美术界的高度评价,被誉为“中国当代陶艺发展的一面旗帜”。他曾先后担任中国美协理事,江西美协副主席,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英、美等三家国际名人中心将其列为“世界名人”;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中心授予其“世纪勋章”;个人传略被收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名人录》等各类书刊。此次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陶艺馆在家乡落成,使得年逾七旬的艺术家完成了叶落归根的心愿,更为安仁带来了一场高水准的艺术盛“宴”。现今,客居景德镇多年的游子回到久别故乡,带来他的毕生作品、带回了荣誉同时成为安仁的骄傲! 那么,安仁县委、县政府为何会想到建周国桢陶艺馆呢?笔者在两天活动安排中走访过周国桢旧居、查阅了《安仁县志》,从而加深理解素有“神农故郡、仁者之乡”美誉的该县,独创的民间手艺——“米塑”造型栩栩如生,被称为陶艺的前身与积淀了丰厚历史文化底蕴,使安仁成为一块诞生艺术巨匠的沃土,孕育了一代代艺术家。当地人民也以周教授为荣,建设周国桢陶艺馆恰是挖掘和打造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实施建设文化强县的战略之一;标志着作为“陶艺之源,大师故里”的安仁县在彰显它的优势吸引力和影响力、抢抓机遇顺应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大兴文化建设之风,要把安仁打造成湖南省乃至全国的特色文化品牌。周国桢本人接受采访时感动地说:“我是从安仁走出来的,现在发挥余热为家乡的文化发展做一点有益的事情。” 确实,文艺晚会上周教授亲自给“县米塑大赛”的7名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奖金和为“国桢艺术学校”授牌,正是他以实际行动支持该县推动优秀民俗文化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重要举措。“米塑”《安仁县志》有记载:每年元宵节,该县无论城乡,家家户户都会将上等晚稻米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粉胚,然后捏塑成各种动、植物模样,再用中草药制成的颜料点缀,蒸熟制成俗称“琢鸡婆糕”。它是千百年来安仁人们自发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民间风俗文化习惯,也是一种集美学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于一体的民间工艺美术,该县已把“米塑”这一传统习俗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国桢曾经师从的名家之一、著名动物雕塑艺术家周轻鼎正是安仁人,同属受米塑文化熏陶的典型代表,艺术爱好均起源于儿时学做“米塑”等等打下基础特征。近年来,当地一些手艺高超的民间艺人抓住市场信息,把“米塑”上升为“民间工艺品”的高度,精心包装“米塑”成为走向市场的“艺术精品”,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据悉有一农户靠“米塑”手艺,供养了两名大学生。 版画家、安仁县委书记邓党雄则强调:周国桢是该县本土文化所培养出的一位世界级艺术大师,以他命名的艺术广场具有国际性价值,也是走向艺术强县的一个起点。安仁计划在县城建设时代艺术广场、计划把美丽的永乐江畔建设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艺术走廊,热情欢迎周教授的学生和全世界陶艺家们参与。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相信随着安仁周国桢陶艺馆的开馆以及国际陶艺交流节召开,必将促进传统陶艺与现代艺术有机融合,实现陶艺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周国桢陶艺馆能成为国际陶艺界一个非常重要的交流平台。”笔者认为安仁建造“周国桢陶艺馆”的意义也就在这里,或许还能给正在挖掘和打造各地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人们一些启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