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独家资料) 他曾涉足于西南高原,考察过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也曾远足大沙漠,考察了西域文化,更踏遍大西北,考察过中原文化。这一切,给他的创作带来了极丰富的养料。他想起了和指导教师施于人教授一起到云南,贵州考察民间陶瓷和与云贵高原少数民族生活在一起那段激动,难忘的日子。由于交通闭塞,文化落后,那些地方到现在还保持着许多原始遗风,他和少数民族兄弟在月色溶溶之夜,围着熊熊篝火.喝着酸甜醇誊的米酒,手拉手地跳着那富有节奏和力度的舞蹈。听着他们唱起古老悠久的叙述着他们生活苦乐的歌谣。那从胸腔里发出的低沉而又壮美的歌声,曾是那么深深地震撼着他。民族兄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执着而热烈的,为庄稼的生长祈祷上苍,为丰收而载歌载舞,为婚嫁而喜庆欢乐。为节日而举行各种活动,为美爾而在衣服上、背包上绣满各种漂亮的花纹……他细细地品味他们的生活,就象咀嚼那杏青的橄榄果,开始觉得苦涩,但嚼完之后,便感到有种沁人肺腑的清甜。瞎,少数民族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及美丽的服饰’热烈奔放的舞蹈,淳厚朴实的民族遗风,与五彩瓷的风格何其相似!这不正是他所刻意要表现的么?朱乐耕顿时豁然开朗,一阵兴奋。题材找到了,表现形式何在?他又受少数民族部落那神秘的图腾柱的启发,设计了一件壮实而挺拔的造型,为使其不显呆板,他又将它分为凹凸不平的三段.在它的上段西侧设计了一只造型浑厚大方的耳朵,耳垂上挂了二只圆圆的大环,使整个器型凝重而又显活泼,庄严又不失俏丽。装饰形式采取了传统的通景式和开光式及带状式相结合的手法,使其来自传统,但又超出传统。瓶的上段表现是祭神和祈祷丰收,中段表现的是家庭生活和劳动场面.下段表现的是恋爱婚嫁。在整个构图摆布上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平面化装饰手法.由于古彩工艺制作的局限,不宜填大面积平涂颜色,他便在画面的人物服饰,道具及背景。都画满了各种精美的图案,使每个人物,每个动作,每块花纹。每根线条都体现着一种美,一种情趣,一种抒情诗:般的童境。
这件倾注了心血的作品,终于在第四届百花奖中,成了扛鼎之作,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和高度的评价。这件作品标志着他在艺术技法上的成熟。尤其是对色彩的运用。他敏锐细腻的感受和高雅的趣味以及得心应手的驾驭能力,使他的作品别有韵致,在铺洒纯正的主调色彩的同时,大胆运用对比,并且精细,娴熟地调制出大量变化,丰富微妙的多色彩,他正是靠着这种更高层次的单纯与复杂,概括与细致。洒脱与含蓄地多重对比,使他作品的色彩总是显得非常饱满,非常抒情,充溢着生气,尤如一部奔放而极富内涵的色彩交响乐,体现着作者浓烈的乐观,人世精神.
如此洋洋洒洒地评论朱乐耕的作品,可千万别漠视、冷落了他的爱侣方李莉。这小方,果真也有一股巾帼不让須眉的大丈夫气概。她工98卫年毕业于赣南师专艺术系,学的是纯绘画,对工艺美术没什么接触。1986年在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一年,那一年是她艺术观念的一大改革与更新。她认识到在当今世界的美术潮流中.工艺美术和纯美术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工艺美术和纯美术同样能表达作者的一种艺术思想,一种想象力和创造力,只不过所应用的材料不伺而已。她生活在景德镇.爱人又从事陶瓷美术设计。要搞陶瓷美术,可谓得天魏厚。读研究生期间,导师给她订的专业方向是。如何利用景德镇的传统材料创作出具有现代意识的,能够走向世界的陶瓷作品。她对这命题非常满意也非常感兴趣。她认为要完成这一命题,就必须要全面地,熟练地掌握各种材质和工艺过程:。她在完成素描人体的课程后,便一头扎进了艺术瓷厂特种工艺研究所,从了解泥性入手,学会了车模、注浆、印坯等成坯手段。对传统的拉坯,利坯也进行了尝试。基本功的训练,为她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所创作的作品,无论足造型或画面,都追求着一种淡雅、清纯,含蓄的风格,体现出自然、抒情、温馨的诗一般的意境,给人以沐春风之感。如获市美展二等奖的作品《把美带给人间》、《创造者》及《选瓷女工》《牧羊女》.这无疑是凭仗着天赋之灵性,也更得力于游刃有余的功力。她作品内涵中所给人的品味, 无形而可感,源自作者对艺术痴迷的心灵和对生活的热爱。 她曾不辞辛苦地与朱乐耕一道,涉足于西南高原,贪婪地采擷大自然的精华和了解民间文化与风俗人情,吸收民间的姐妹艺术,譬如剪纸,泥人,刺绣、农民画,腊染,壁画……这些极富创造力的祖国文化,使她眼界大开,启迪颇深。她深切体会到只有将艺术生命牢牢扎根于中华民族沃土之中,才会有强盛的生命力。只有创造出具有中国气派的作品,才能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越有民族性,才越有世界性。在她的作品里,和朱乐耕一样,也很深刻,强烈地体现出这种民族精神。
她有一套很得意的作品‘现在还锁在柜中,等国际陶瓷节来临,她要将它作为一份最精美的礼物献给这个盛大的节日。这是一套大型京剧艺术壁挂’由28件不同的京剧脸谱,文字及道具组成。京剧是中国文化的国粹,在表现手法上集理想化,典型化、抽象化于一身,艺术品味高,一民族风格也很浓厚。为了表现好这一题材,她走访了市京剧团,观看了他们的演出和翻阅了有关京剧的许多资料,最后才选取了以景德镇传统青花为表现手法。青花古朴,素雅,以一色当多色。概括力强,和京剧艺术有很多相通之处。在制作中,她对每一个配件,从艺术性和工艺性上都进行了精心的加工和处理。在道具的装饰纹样上,她超越传统技法,把脸谱中的部份纹样抽出来进行装饰。表现出一种京剧意味。为此她化去整整3个月.终于制作成功。另外,她还创作了《宝宝四季图》壁挂,是把瓷板缕空.用青花斗彩的手法制作,工艺下段非常独特。绐人耳目一新之感。
方李莉对传统的粉彩瓷,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此进了一些艰苦的探索。从清代以来,粉彩在景瓷中一直占统治地位,出了不少作品也出了不少名家。传统的表现手法虽然很丰富,但程式化的东西也很多,要想突破谈何容易。她根据粉彩色调柔和丰富的特点,勤奋研究探索,创作了2件淡雅素沽的粉彩花乌器皿.一件是竹节瓶,造型尤似青竹。分为三节,每节之间都有一段距离,为了使造型和内容有机地结合。她画了一片茂密(.勺竹林,那冲天而长的竹子虽然被每一节中间的距离所隔断,但从整体上是溶为一体的,达到了笔断意不断的效果。竹林中一群群欢快飞翔的腊嘴鸟,使画面静中有动,在色彩上形成了一种和谐别致的对比。她在另一根花瓶上也体现出这种艺术追求.画面表现的是一群白色的小鸡在白色的丛菊下憩歇,只在花蕊和鸡喙上点上淡黄,鸡冠上点上粉红。这几点亮点,犹如画龙点晴,使画面极为生动而又见沉静。富有浓郁的装饰趣味。
方李莉在这一年的实践中.她还有意识地多角度来研究陶瓷作品。她觉得工艺美术史实质上就是一部工艺材料不断变革的历史,要想设计出满意的陶瓷作品,仅仅是在绘制,装饰,造型上下工夫还不行,还必须在材料的运用上广开思路。最近她创作了一批瓷雕。晚归的牧童,凫水的牛群,谈情说爱的农家女,提着箩筐的惠安女及喂鸡的小男孩…这些雕塑以组雕的形式出现,每组饶有情趣,充满生机,非常有意境.在材料的应用上用实物和雕塑相互组合。如.箩筐是瓷的。而提筐的绳子却是真的,牧童是瓷的,但手中的竹鞭却是真的。可说是匠心独运新颖别致。
方李莉学习陶瓷美术仅仅才一年,就出了这么多好作品.可见她追求的执着与痴迷。她是在铆着劲和朱乐耕比试比试呢.乐耕也承认,方李莉潜力大后劲足,他衷心祝愿妻子的事业成功.
这对艺术爱侣。在艺术风格上一个追求热烈明快。一个追求淡雅素沽,互补为荣又各自保持特色。我笑她们是.
“淡妆浓抹总相宜。”
事业上这对爱侣是如此‘相宜’,生活上又何尝不是如此.生活的“总相宜”,才是事业总相宜的有力保证,才能谱写出人生最华美最隽永的篇章。
诚然,勇气、信念和对事业的热爱,使朱乐耕初露锋芒。但使他增添足够勇气的,却是方李莉深情的理解和鼓励。为了支持他考研究生.她为他在郊区租了一间小房间,让他潜心功读,还不时地为他送去营养品,滋补他消耗过度的身体.朱乐耕考取后又住校深造三年,她又把家务一肩揽下。记得在一个月黑风急的冬夜,不满周岁的孩子得了急性肺炎,高烧40℃,她心急如焚,深夜抱到医院挂急诊.病房中她对着被病魔折磨的哇哇哭吵的爱儿,心如刀搅,愁得流汨,但她还是未惊动朱乐耕,为了他,她情愿忍受一切磨难。也址为了他的事业。她才牺牲自己的志趣,甘做绿叶.1981年她毕业于赣南师专艺术系,毕业后分配市五中任美术老师.她是一个事业性极强的女子。除了教学,还经常在业余义务开办美术学习班。教学中,她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在88年《6.1》市儿童节书画比赛中,她教的3个学生参赛,就有2个获1等奖.工个获2等奖。为培养学生,她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作出了显著的成绩,被推选为市政协常委.市青联委员。工作之余,她也从未忘却rI身艺术修养的提高。曾先后有6幅美术作品参加省美术展览,7次获市1等奖。当然,这些成绩的获得,又怎能寓得开朱乐耕的帮助?为办好学生美术小组,他让方李莉请学生到家来,在本来就窄小的房间,挤出一方空间,位子不够,便又把床上裤子挪开,在床板上让学生作画。方李莉每次美术创作时,他都关心备至,提出创作意见。1986年春,方李莉终于从家务中挣断出来,把孩子托付给母亲,来到北京进修装饰画.为了让方李莉更好地学画,头一年就来到北京进修外语的朱乐耕,兴冲冲地上街绐她买来宣纸,颜料, 画笔,方李莉胃病复发.他听说刺猬能治胃病,又赶快到街头巷尾四处打听购买刺猬。在他即将研究生毕业之际,他又极力鼓励妻子报考研究生。在他的帮助下,方李莉终于也荣幸地考取了陶院硕士研究生,实现了她梦寐以久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