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林 江西南昌人。1989年研究生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研究生处处长,设计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景德镇女陶瓷艺术家协会副会长。
似水人生——忆导师施于人 张亚林
『授权与了了亭』回想十几年前的往事,就像一部电影,在脑子里播放。其中有不少令人难忘的故事,不禁让人感慨这似水的人生,如何才能让它流得慢些……慢些……
瘦长身材,一身朴素打扮;和蔼的面容,总是用缓缓的、平和的语调娓娓清谈;他很少言语,却会因学生取得的成绩,发自内心感到喜悦;他性格安静,却会在他热爱的舞蹈面前,散发着平时少有的活泼、无忧无虑、孩子般的灿烂笑容,这就是我印象中的导师——施于人。
施于人老师带过我本科时的毕业设计与毕业答辩,正是由于当时施老师的谆谆教导,促使我选择他作为我攻读景德镇陶瓷学院研究生期间的导师。提起答辩,不禁让我回想起研究生时的毕业答辩,那一届只有我一人考上施老师的研究生,而上一届的朱乐耕和曹瑞忻也早已毕业,不免有些孤军奋战的感觉。记得那是1989年6月,烈日炎炎的天气多少都增加了我内心的紧张与担忧,答辩组的11位老师中有秦锡麟、欧阳世彬、吴天宝、龚龙水、张学文、葛圣岳、吴高明、何炳钦等,好在施老师也在其中,他坐在我的正对面。我清晰记得答辩过程中施老师的每个神情,我由开始的紧张、不安;到渐渐投入,专心记录在场老师的每一个问题;再到肯定清楚地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施老师都随着我状态而变化着他的神情。接近尾声时,他还开心地向我使了个眼神,多年后回想起这个眼神,我都能读懂此中的意味深长,因为人到中年且身为老师的我,更深知学生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老师的每根神经,三年一起走过的时光,就像对待自己孩子般地牵挂和担忧。其实触动内心深处的感动,不需过多言语,一个眼神就已足够,这个眼神在我的记忆中还很清晰。在我进入景德镇陶瓷学院工作后,施老师也同样用这种眼神关心着我。在1994年10月份的一次国际陶瓷精品大奖赛中,我的作品获得了二等奖,施于人老师一得知此消息,便不顾路途的颠簸赶到家里告诉我这一喜讯。他同样是话语不多,却露出让我感觉熟悉的兴奋且带着赞许的眼神,我们一家与施老师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这份人生中值得纪念的喜悦。
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施于人老师的教学及生活态度也给我很深的印象。1987年施老师带着朱乐耕,曹瑞忻还有我去西北考察近半个月,那是我们一起度过的一段快乐时光。这半个月的考察使我的眼界豁然开朗,每到一个地方,施老师都不辞辛苦地带着我们找寻每一个值得记忆及思考的片段。施于人老师是一个关注生活、热爱自然的人,每个景色,每件事情都能调动他的情绪,遇到特别喜欢的事物时,他还会兴奋许久,都不觉得累。记得是在陕西凤阳,当地的特色是剪纸,施老师对剪纸特别地感兴趣,他会为了寻求剪纸中的每一细节到当地民间艺人家中看剪纸的整个过程,还不时地与他们聊天,促膝长谈,乐此不彼。我认为这与施于人老师日后的创作是离不开的,他对剪纸的由衷热爱,使得我们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都能看到剪刀下红纸飘洒的元素,每每看到老师的作品都不禁让我回想起当年他开心地学着剪纸的幕幕场景。可以看出施老师是多么热爱民间艺术,且多么善于将民间艺术的美与陶瓷相结合,也正是他的这种精神,创造出了在那个年代具有特别意义的陶瓷艺术风格。
傅抱石曾说:“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够有助于理解传统;也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够创造性地发展传统。”我自身觉得用这句话来形容施于人老师的创作历程是非常恰当的。施老师主张在深入了解陶瓷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进行陶瓷创作,平日里他总是谦虚地向景德镇的民间艺人学习,与他们交谈创作时的感受,从施老师的作品中就能清晰看到,他已娴熟地掌握了景德镇陶瓷彩绘中的青花、粉彩、古彩等传统技法。但施老师又反对简单的摹仿,反对“我为某家役”而主张“某家为我用”。施于人老师的陶瓷作品之所以不同于前人,但又吸收和消化了前人的精华之处,就是在于他能将生活融入创作、将传统融入创作。作为学生的我感触更深的还在于他有勇气突破传统,突破那个时态所有的套路,总是静静地、义无返顾地表达着自己的艺术主张。就像他的作品,清澈却能在线条与色块之间透露着一股张力;就像他的性格,安静却会在热爱的事情上舞动着雀跃的姿势;就像他的人生,有着如水般的内敛与执着。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在我心中,施于人老师的人品就像水一样,淡泊名利,他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他的“道”与他的“器”,他在两者之间寻求到了完美结合,也正因此使得后人一直尊重、迷恋、追忆着他和他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