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良大师是我们多年的老师和朋友,十分和谐可亲,为人很好。我见过不少景德镇艺术界朋友,大家对他的评价一致极高。人生一世得到这样的评价是非常难得! 王老对艺术的追求十分认真,有一次王老因生病,两件瓷瓶有一些部位没填色,时间久了,女儿秋霞想帮他填写,王老坚决不同意,病好后由王老自己画完。王老用他自己的表率影响着他的子女们。王秋霞,王采,王小凤现在都是景德镇艺术界出类拔萃的人物。 王老夫人长期病在床上,行动不便,王老这多年来亲自陪伴和护理着,情真意切令人感动。 王老已八十几岁,身体健康。祝好人健康长寿! 了了亭·李工
淡泊人生 清纯画境--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小记 本文文章作者未知
画品与人品是溶着的,人品决定画品,人格影响画格。 在瓷都景德镇,王锡良大师是个口碑甚佳的人物,究其因,固然在于他的艺术成就高,是1979年全国第一批命名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也是当时景德镇高标秀出,获此殊荣的第一人;还在于他的人品好,淡泊名利,虚怀若谷,对艺术的一往情深,不懈追求。犹如他自己喜欢在画中表现的诗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邂逅相遇王锡良大师的人,若不听他的谈吐,强眼几个照面,看他那一身特大众且显得老式的衣服,那一双布鞋或凉鞋留给人的肯定是一个市井细民的形象,绝对不会想到他是一个很有艺术修养的卓有成就的艺术家。王锡良大师的简朴,不独在于他的衣着。他住的,还是一幢年代颇久极普通三层楼的房子,条件简陋,可他却爽心惬意,甘之如饴。象他这样的年龄著名艺术家上下班、还是喜欢步行。他的家离工作单位有七、八公里,每天早晨他都是坚持步行去上下班,其他时间能步行的也尽量步行。问及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强身健体的需要,为保持艰苦的作风。王锡良淡于名利,其观点是:人多一份世俗即少一份高雅。钱为身外之物,名为虚无之物,受名利牵绊者其技必不出户,其艺必不正。 王锡良出身贫寒,十二岁就弃学求艺。解放前为衣食而穷忙,解放后虽免去了生活的忧虑,能全身心地投入艺术事业,但其间不间断的政治运动,又使艺术不得不附着政治色彩,把工艺品也变成了政治品,使之淡化了艺术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价值。王锡良以艺术家的品格和良心,经受住了种种非艺术的诱惑,保持住了陶瓷艺术相对的独立性。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他从不迫风逐潮邀功求赏。如"三面红旗"、"大炼钢铁"、"阶级斗争"之类当年非常跑红的题材,在他的作品中很少出现,他把目光投向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反映现实生活他倒喜欢画农村题材,比如:"瓷石矿工"、"电到山村"、"山材自来水"、"小孩学开拖拉机"秧苗青青"等等,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王锡良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画家以自己的艺术之"才"去获得"财",是合法的;但不能贪"财"而去了艺术。他说,什么艺术品,当然都是商品,但作者应以艺术品来严肃对待,千万不能粗制滥造,失去自已,失去艺术。这里,他既没有标榜清高,也决不让艺术屈从金钱,变成金钱的奴隶,反映了一个艺术家实事求是,襟怀坦白的人格力量。早些年,他多次去香港、澳门、日本、新加坡搞名人名作展示的现场艺术表演,每到一处,他都很看重自己的人格,不乱画,、也不贱卖白己的艺术。
王锡良已八十高龄,诚如他晚年画风的格调:静水流深;也诚如老子"大音稀声"之说,所以王锡良对自己从不张扬,也不愿别人为他作什么"包装"。在采访的过程中,有几件事非常非常令我感动。一是,当我问及市里的陶瓷艺术上卓有成就,他从心理佩服的艺术家是哪些人时,他不但谈到了老一辈艺术家,或与他同辈的艺术家,甚至后辈他都颇多赞语,还找出了自已与他们的差距。他的若谷虚怀,由此可见一斑。二是,他虽然在瓷都德高望重,不但从不摆大师的架子,每逢遇到一位新人、一件佳作的出现,他便总觉得自己的幼稚,总觉得自已的艺术离成熟很远,而且并非故作谦态。三是,因瓷都有不少陶瓷艺术家都出版了自己的印品专集,我曾几次试探王锡良为什么不也出一册?以他的名望这应该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极为自然的事,可他却说:"我还没有那么多可出专集的作品。"又说:"出一本专集不容易呀,总要给人留下点有价值的东西,若勉强凑合,不如不出。"这种对艺术真诚、执着的精神是足以令人肃然起敬的。 王锡良崇尚绘画无法,师法自然。他长期深入生活体察真川真水实景实物,有条件时便去游览名山大川,效一个"搜尽奇峰打草稿";更多的都是利用节假日休息,到田头、村舍、山林、旷野,混迹于田夫、野老、村童之中,极力去捕捉自然美和人情美,他笔下的人物、山水、花鸟,无不闪现着造化的灵气和真、善、美的追求。王锡良大师的一些写生精品,山水画神姿迭起,变化万千,既有江南的清丽、雅隽,又有北国的雄阔、苍茫;松柏画虹枝突节,刚峻凌厉,恍如刀劈斧削,丝毫不若人工痕迹;他的各类小品,不论是一丝野草,几朵闲花,一湖清泉,几个顽童,或是几间农合,一架水车,深山古寺,荒野凉亭,无不充满野味,雅趣,更有新意。王锡良将他的师法自然,长期写生的成果融汇到陶瓷艺术上,健笔凌云,姿意纵横,形成了一极气魄,一钟神韵,王锡良的作品亦宜品读,可咀嚼其画意,品味其底蕴。中国美协副主席蔡若虹等知名学者艺术家均有类似评价。 王锡良生于陶瓷艺术世家,叔父王大凡是着名的珠山八友龙头,他的落地粉彩技术法曾获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王锡良从小跟叔父学艺。他现在又有一子二女,同他一样执着于陶瓷艺术。儿子王彩,在省陶瓷研究所艺术室工作,是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擅长釉下装饰、釉上人物花鸟,女儿王小凤、王秋霞随父学艺主攻粉彩人物,兼作山水花鸟,刻苦自勤,学有所成。文:李申盛(右图:左-右、站长、王采、王小凤、陈工、王小凤丈夫)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