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达摩一苇渡江》 |
《李铁拐图》 |
在景德镇,若问还经楼在哪。那是较少有人知道的。若问王隆夫是谁,许多人都会向你侃侃而谈,其实,还经楼就是王隆夫的寓所。记得是二十多年前,我为《景德镇陶瓷艺术名人录》撰稿,曾造访过王老师的家。那时,这还是座土砖土瓦的镇式老屋,王老师领我上楼时,脚下的板梯还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王老师自嘲地说:“我称敝宅为‘潮室’,年岁太久了,是该整修咯。”后来,我听说他一家人减衣节食,终于在旧址上重建了一座 二层的新屋,宅名就叫“还经楼”。只是由于诸多原因,我一直没去过。这次由于工作上的需要,得以探求“还经楼”的故事,重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隆夫。 来到他家,王老师热情地把我迎进了他在二楼的画室,迎面一幅匾额上,赫然是著名书法家启功题写的“还经楼”三个字。画室内窗明几净,墙壁上挂有字画,书柜里藏有古籍,案桌上有彩瓷用的料盒笔筒,端的是个“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之处。王老师笑着说:“虽说地方小了些,但和过去比,我就满足了,总算在家里有个搁书案画桌的位置了。”说到过去,王老师告诉我,他出生在一个-- 陶瓷世家 交谈中我了解到,王老师是地道的江西浮梁人,世居在景德镇,故他自号“昌南子”。祖父王昌彬,字文宜,不仅是个饱学的儒士,而且还精通陶瓷的经营,无论是陶土瓷胎还是釉色料色,无论是釉下青花还是瓷胎珐琅,对彩绘工艺和器皿造型无不熟谙在胸,因此深受陶人瓷商的敬重。同治、光绪年间,他应督陶官孙廷林的礼聘,出任御窑厂的总办。所谓总办,就是在督陶官不常驻守景德镇时上传下达相联系,全权督造御瓷并向民窑采购、定制瓷器等相关窑务事宜而设置的官窑要吏。王昌彬在其任上,协助督陶官烧造了同治皇帝的婚典御用瓷,奉造了慈禧太后七十大寿的寿典御用瓷,受到皇帝的赏赐和嘉奖。王昌彬虽身居要职,却同陶工们相处和谐,与金品卿、王少维等御厂名画家交谊甚厚,常相邀品茗小酌,谈瓷论画。辛亥革命后,御窑厂停办,王昌彬不弃旧业,自办作坊,仍以瓷业为生。1916年,郭葆昌受袁世凯派遣,以陶务署监督的身份,到景德镇烧造洪宪帝号的御用瓷。郭曾多次登门拜访王昌彬,几经商议,在镇区湖北会馆募工烧造,以雍乾的皇家标准仿造珐琅瓷四万件,款识多为“居仁堂”。洪宪帝号短瞬即逝,王昌彬顺应时代潮流,在挚友的力邀下,加入了官商合办的江西瓷业公司,遂与康达、杨庭辉、饶华阶、邓碧珊、姜振柱等过从甚密。岁至九十高龄。 王老师的父亲叫王庭芳,早年毕业于景德镇的省立陶业学校,继而就读于上海美专,喜爱美术,对海派画家风范颇有研究,能书善画。但他子承父志,自办釉坊,专事挖掘研制瓷用高中温颜色釉,其鱼子釉中的孔雀蓝、瓜皮绿、松石绿及矾红、茄皮紫以发色纯正,晶莹透亮的特点,在镇上窑户中颇有口碑。1932年12月,王隆夫即出生于这个充溢着书香瓷韵、亦陶亦商的家庭。 王老师感慨地说:“一个人生活的环境,决定着他性情、志趣的形成。在这个家庭里。我从小耳闻目睹的尽是画与瓷的人和事。”他清楚地记得,十岁时祖父把着他的手练毛笔字;父亲在油灯下给他讲《陋室铭》;至今还记得他童年学画临摹的那本《芥子园画谱》和陈洪绶的《博古叶子》。他说,陈洪绶的那套木刻线装的版画共有48张,画的全是历史人物,不仅表现了画家在人物画技法上的造诣,也反映了画家本人思想的成熟。陈洪绶的笔触已摆脱了作为一个亡国遗民感事伤怀的狭窄境界,而是深入地表现了社会变革的趋势。他比划着说,在那套叶子里,除了画了一些历史上为人民所景仰的英雄志士以外,还画了许多豪客富商,其中就有富比王侯的陶朱、猗顿,据有铜山以铸钱币的邓通,敢同王恺斗富的石崇,礼抗万乘的寡妇清,日食万钱的何曾,等等。这种以歌颂财富为题材的人物刻划,是陈洪绶对封建士大夫传统观念的挑战。这些,都是王老师在以后学画时的感悟。 父亲见隆夫喜好绘画,故在闲暇时教他勾线皴描,每日秉烛习画,也渐有小成。一天,有位客户拿来两支瓷瓶坯胎来施色釉,隆夫竟私下以青花料去涂塌,勾几枝翠竹,点几瓣梅花,撇几丛兰花。父亲见损了客人的瓷胎要责打他,而客人看了,却认为笔法虽觉稚拙,但颇具章法,极有笔韵和意境,反喜孜孜地拿去烧窑了。14岁那年,因家境窘迫,父亲只得让上了两年初小的儿子辍学,进了太平瓷社拜师学艺。白天他伏案学习粉彩技法,晚上则由父亲为他讲解唐诗宋词,一部《古文观止》成了他夜自习的必修课本。家风的熏陶,师长的传授,加上他的聪明颖悟,三年后,他有了自己的-- 隆夫画室 “隆夫画室”座落在旧时珠山御窑厂的南侧。故王隆夫的画作都有“书于珠山南麓”的题记。十七岁的王隆夫以擅画粉彩人物为主,亦工于青花花鸟,其间金石、书法、国画也为人称道。他画的瓷器都是自画自填,题诗作跋从不假借他人,而是自吟自写。尽管画幅上同属传统的道释、仙佛和故事中的人物,但在人物刻画、背景处理以及构图章法上与众不同。他画的一幅《唐三侠》粉彩瓷板画,容貌服饰各异而个性鲜明。虬髯客裘衣缨帽,骑在急欲狂奔的驴子上,回首拱别;李靖儒衫方巾,环佩当风,相貌文秀清俊,与豪侠似有千言万语而难以表达;丽人红拂则身裹红衣斗篷,绣袂微扬,腰佩宝剑跨骑在马上,那欲说又止、依依惜别之情溢于言表。整个画幅笔致尖秀爽劲,眉目点染传神,且在布局上一张一弛,一动一静上产生强烈的对比关系,是谓“情动于中而形于画”。兼有自题诗曰“英雄谁能识,笳吹朔气间,但教侠义在,风范载史篇。”引得瓷苑画坛反响热烈,誉其画好、诗好、意境好。但王隆夫并不自足,每有新作,必携之向珠山八友的耆宿王大凡和师父王锡良等人登门求教,常常获益非浅。1955年他加入工艺社,1958年随社合并,转入了艺术瓷厂。 说到这里,王老师感慨地告诉我。他从小就迷上了任伯年、陈洪绶等著名画家的绘画技艺,对时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的潘天寿,更是仰慕已久。1961年秋,他在赴上海参加华东地区工艺美术展时,竟在上海华山饭店邂逅潘先生,并想不到还同住一个楼层。他惊喜之下,当夜即去潘先生的客房拜谒。几番促膝谈艺,彼此十分投机,唯只相见恨晚。此后,他每每借助鱼雁,投书寄画,遥聆师长的教诲、指点和评论。他深有体会地说:“那个时期,我的画风还没有定型。但我觉得一个艺术家切不可过早定型,不定型就能博采众长,集百家之大成后才能厚积薄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定型就是最好的定型。”其实,王老师在博采之中除了他的谦虚好学之外,还有一个“秘传”,即是他祖父珍藏的一些古代书画名迹和旧时金品卿等挚友赠送的字画瓷器。王老师以其为范本,追其笔踪,习其色韵,取其之长而补己之短。刘雨岑、卓安之称他是“融古汲今,自成蹊径,后生可畏。”当景德镇陶瓷馆建成后募集藏品时,王隆夫在刘、卓二人的鼓动和支持下,毅然把祖传的一块金品卿画的青花瓷板画《松竹图》捐献出来。那幅瓷板虽只尺四,却由于写松“凌霄耸壑倚岩隈”,画竹“ 繁削尽留清瘦”,有着金氏“丛篁古木思悠悠”的画风情致,令人联想到金品卿与王昌彬的友情,真个是“竹松曾将写赠之,遗墨到今足弥珍。”同时捐献的还有金品卿所绘的册页六张、扇面三幅,并题有甲申的纪年款(即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好友毕渊明闻讯后,翘指称赞说:“好画不私藏,捐赠陶瓷馆,道与义相析,作风大发扬”。陶瓷书画界的同仁们对王隆夫的慷慨之举都深表赞赏,同时传为佳话。 王老师绘画具有极好的控制形的能力,在笔墨技法的发挥方面能够达到恣肆汪洋、淋漓尽致、无所顾忌的程度,对于人物的造型和意境品格的追求,是五、六十年代的他获得成功的一大因素。他的画作选材十分宽泛,古今中外,南北西东,各色人物都曾涉猎过,但其表现的风格却是典型的南方清逸优雅。其一的古衣冠,多是高贤、逸士和文人,往往取其萧疏、恬适、蕴籍的一面;其二的道释佛儒,则是取其静穆、庄重、威武神勇的一面;而仕女、名姬、闺秀,亦讲究纯清、形美、内秀和娴静的一面。他的用色用线,总是舒缓平易,疏而不漏,或高古游丝描,或钉头鼠尾描、或铁线描为基调,辅以微妙的锵锵顿挫之功。而在用墨用色上,却是以简为上,以和为贵,尽可能单纯,尽可能轻淡,同时又在单纯和轻淡中营构醇厚的韵味,尤其是造型和布局上总是施以明确的变形意绪,在因势利导的平展化、萧散化、空灵化的过程中,捕捉人物形象的视觉张力。譬如他画的《八仙过海》中的曹国舅,一反传统程式,把曹国舅画得衣冠不整,一手抓帽,一手拎靴,那种鄙薄俗世,不恋红尘的神态跃然瓷上,于人在哂笑之后复有沉思,令人抚额称绝。 说到这里,王老师回忆起一件往事,他曾经创作过一幅三尺六的粉彩瓷板画《丽人行》,当时,这幅作品的人物设计,画面装饰和景物布局及设色敷彩,包括题诗书法,都基本表达了杜甫诗中的原意,那长安曲江和芙蓉苑的繁华景象,那虢、韩、秦三国夫人娇艳华奢,杨国忠的飞扬跋扈,都有独到的刻划。然而在烤花烧炉时瓷板意外断裂了,众人无不为之惋惜。时至今日,王老师还念念不忘,痛心地说:“一件有好的创意的作品,贵在一气呵成,倘若事后再复制,纵然能蒙的过外行,但在行家的手眼里,总觉得就是缺少一种激情下的神韵。” 1966年初夏,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如阴霾蔽空。王老师因积极参加市美协活动及在陶瓷艺术界的影响,被扣上了“裴多菲俱乐部黑干将”、“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剥夺了公民权利而打入“另册”。家里所藏的名书名画和古瓷古陶都被“造反派”席卷而去,时至十年后王老师才“平反”昭雪。然而,那些被他视作“家珍”的藏品却难觅踪,只归还了一本有他祖孙三人批读圈点的线装古籍《易经》。睹物思情,他觉得人生途上,真的是“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于是,他将宅所取名为“还经楼”。 “休颖水盖染淤泥,墨晕翻飞色尽黧。”时年45岁的王老师重返画室,重持画笔,重振画声,且佳作迭出,获誉频频,人称瓷苑画坛中的--出水芙蓉
|
|
《古梅图》 |
《济颠》 | 获得新生的王老师从此焕发了艺术青春的活力,他的作品除了以扎实的工力求得笔势笔意的规范,还以深厚的文学修养去诠释唐诗宋词的意蕴。其“抱铜琵琶,持铁绰板”的画风妙律,格外引人瞩目。1978年,他执笔创作的四尺二的大幅瓷板画《大观园》,不仅塑造了金凌十二钗各自鲜明的个性和鲜活的形象,而且把整个想象中的大观园的环境,通过布景构图,于湖光山色、楼台亭榭及时花候鸟,按远近俯仰的视觉角度,安排得井然有序,浑然天成。大有身临其境,思游思居之感,在上海举办的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览会上观者如云,好评如潮。《新民晚报》载文,赞他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1979年,王老师被景德镇市政府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同年他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工艺美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其后他不少作品被国家美术馆收藏并享誉东南亚各国。 薄胎是景德镇特有的传统工艺瓷。王老师在一件口径为28工分的“薄如蝉翼、轻若浮云“的薄胎碗上,采用通景式的构图,绘画了八仙过海的神话题材,荣获了全国陶瓷美术设计评比的一等优秀奖。1986年,王老师创作的四帧一套的《四爱图》粉彩瓷板画,在第六届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审中夺得了“金杯奖”,为企业,为瓷都争得了声誉。从此,他的陶瓷作品、国画、书法等先后荣膺国家、省市级奖项十多次。并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1990年,王隆夫创作的一件《六鹤同春》粉彩花鸟万件瓶以12万的高价被印尼华商求购,创下了全国产瓷区单件瓷换汇率最高的新记录。 访谈中,我在藏瓷室看到了一只直径为110公分的薄胎莲子碗,王老师在上面设计绘制 了《九老九寿图》,这堪称为王隆夫的精典之作。 《九老九寿图》是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九老图诗序》创作的一幅粉彩人物画,也称作诗意画。据《新唐书》记载,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香山,曾与胡杲、吉玟、郑据、刘真、卢真、张浑、狄兼谟、卢贞等八人宴游雅聚。九人皆高年,时人称为“香山九老”。 王老师虽以白居易的《诗序》为母题和起点,却是根据陶瓷载体的特点和工艺的需求,视觉形象表达的可能以及他本人的体验,进行了富有个性的创作。所谓“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生动而形象的解读。王老为表现九位“拖紫纡朱垂白须”的老人雅集欢娱的场景,结合薄胎碗展面的位置,把高寿者的姿势处理为或伏卧、或围跪、或倚、或坐,画面氛围四段巧妙组合。其中展笺咏读者,“诗吟两句神还王”;举樽邀酒者,“酒饮三杯气粗”;赏梅戏鹤者,“婆娑醉舞遣孙扶”;听松弄竹者,“嵬峨狂歌教婢拍”。既刻画了人物的形貌特征,又注意了人物之间情绪的互相呼应。由于王老采用了散点式布局的构图方法,使器型每个截面都有一个主题形象,达到了面面是观的视觉效果。兼之用松、石、梅、鹤点缀其间,又使每个画面连接一体,这种巧妙地空间分割和接续,山石草木气氛上融为一体,景断情连而疏密有致,虚实相生,俱呈开合、呼应、对照、 让、掩藏之趣,充溢着“天年高过二疏傅,人数多于四皓图”的愉悦氛围。王老师在人物造型上,运用了兼工带写的表现手法。细笔处,丝丝入扣;放笔处,却又轻重徐疾,随意为之而跌宕自然。如白居易与刘真展笺吟诗的一组画面,白、刘二人的眼、眉、鼻、须的刻划,是当粗则粗,当细则细,淑密得当,详细极有分寸。在衣纹髻式及背景上,那畅利的行云流水描和飘逸的兰叶描,挥洒自如,颇有松秀、柔和、文雅的笔墨韵致,把一对诗友“微物而流连”的瞬间情态生动地描绘出来,透出了王老师自己简率毓秀的笔情,显露出他对香山九老“手里无金莫嗟叹,樽中有酒且欢娱”的独到见解。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指画境、画风的朴实自然进入到了清新的层次。明代画家李士达解释画的“清新”为“五美”--苍、逸、奇、圆、韵。苍为刚劲挺拔,精气内含;逸为挥洒自如,别有意趣;奇为打破平庸,别出心裁;圆为形圆技熟,含而不露;韵为笔墨滋润,余味醇厚。王老师的《九老九寿图》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这“五美”观。当我说出自己的看法时,王老师对我的评价些有微词,他说“‘文章天下事,得失寸心知。’一件作品成功与否,作者自己是最清楚的。如果今后有机会,我将会尽力去画得更好。 采访正要结束,王老师几个儿女回来了,我对他们都很熟悉,大女儿王淑凝,次子王安维,如今都是瓷坛新生代中卓有成就的陶瓷艺术家,曾出访过日本、美国、新加坡,二女儿王淑明,小女儿淑媛虽说出道较晚,但画作也承继了其父的风韵真传,显示着可贵的潜力。我知道,这就是还经楼的明天,而明天的还经楼主人一定会有更精彩的故事。
--------------------------------------------------------------------------------------- 作者:曹新民、男、1950年出生于景德镇。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为江西省陶瓷研究所《陶瓷研究》杂志编辑,河南中原陶瓷艺术馆特聘首席艺术顾问。景德镇著名陶瓷评论家。精通陶瓷工艺,专研美术理论,擅长评论鉴析,文风洒脱且多产。为中央及省市电视台撰写近百部陶瓷电视专题片,其中《景德镇陶瓷名人》和《话说陶瓷》等系列电视片凡响很大。曾荣获江西省对外宣传二等奖和景德镇市优秀报道员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