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瓷器款识 | 藏品鉴证实录 | 影视中心 | 景德镇陶瓷拍卖指数 | 瓷业纪实 |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 艺术家电话黄页 | 网站导航 | 购买名作请进入了了亭名瓷精品商城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淘宝店 | | |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首页 | 陶瓷艺术研究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 | 收藏真伪辨析 | 收藏品市场·故事 |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 了了亭谈收藏 | | 陶瓷艺术创作溯源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信息发布专栏 | 景德镇陶瓷新闻 | 景德镇陶瓷市场信息 | 名家作品欣赏 | 陶瓷工艺知识浅析 | |
![]()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 >> 大师、教授 >> 大师 >> 文章正文 | ![]() ![]() |
|
||||||||||
“还经楼”的故事--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隆夫 | ||||||||||
在景德镇,若问还经楼在哪。那是较少有人知道的。若问王隆夫是谁,许多人都会向你侃侃而谈,其实,还经楼就是王隆夫的寓所。记得是二十多年前,我为《景德镇陶瓷艺术名人录》撰稿,曾造访过王老师的家。那时,这还是座土砖土瓦的镇式老屋,王老师领我上楼时,脚下的板梯还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王老师自嘲地说:“我称敝宅为‘潮室’,年岁太久了,是该整修咯。”后来,我听说他一家人减衣节食,终于在旧址上重建了一座 二层的新屋,宅名就叫“还经楼”。只是由于诸多原因,我一直没去过。这次由于工作上的需要,得以探求“还经楼”的故事,重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隆夫。
获得新生的王老师从此焕发了艺术青春的活力,他的作品除了以扎实的工力求得笔势笔意的规范,还以深厚的文学修养去诠释唐诗宋词的意蕴。其“抱铜琵琶,持铁绰板”的画风妙律,格外引人瞩目。1978年,他执笔创作的四尺二的大幅瓷板画《大观园》,不仅塑造了金凌十二钗各自鲜明的个性和鲜活的形象,而且把整个想象中的大观园的环境,通过布景构图,于湖光山色、楼台亭榭及时花候鸟,按远近俯仰的视觉角度,安排得井然有序,浑然天成。大有身临其境,思游思居之感,在上海举办的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览会上观者如云,好评如潮。《新民晚报》载文,赞他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1979年,王老师被景德镇市政府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同年他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工艺美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其后他不少作品被国家美术馆收藏并享誉东南亚各国。 薄胎是景德镇特有的传统工艺瓷。王老师在一件口径为28工分的“薄如蝉翼、轻若浮云“的薄胎碗上,采用通景式的构图,绘画了八仙过海的神话题材,荣获了全国陶瓷美术设计评比的一等优秀奖。1986年,王老师创作的四帧一套的《四爱图》粉彩瓷板画,在第六届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审中夺得了“金杯奖”,为企业,为瓷都争得了声誉。从此,他的陶瓷作品、国画、书法等先后荣膺国家、省市级奖项十多次。并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1990年,王隆夫创作的一件《六鹤同春》粉彩花鸟万件瓶以12万的高价被印尼华商求购,创下了全国产瓷区单件瓷换汇率最高的新记录。 访谈中,我在藏瓷室看到了一只直径为110公分的薄胎莲子碗,王老师在上面设计绘制 了《九老九寿图》,这堪称为王隆夫的精典之作。 《九老九寿图》是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九老图诗序》创作的一幅粉彩人物画,也称作诗意画。据《新唐书》记载,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香山,曾与胡杲、吉玟、郑据、刘真、卢真、张浑、狄兼谟、卢贞等八人宴游雅聚。九人皆高年,时人称为“香山九老”。 王老师虽以白居易的《诗序》为母题和起点,却是根据陶瓷载体的特点和工艺的需求,视觉形象表达的可能以及他本人的体验,进行了富有个性的创作。所谓“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生动而形象的解读。王老为表现九位“拖紫纡朱垂白须”的老人雅集欢娱的场景,结合薄胎碗展面的位置,把高寿者的姿势处理为或伏卧、或围跪、或倚、或坐,画面氛围四段巧妙组合。其中展笺咏读者,“诗吟两句神还王”;举樽邀酒者,“酒饮三杯气粗”;赏梅戏鹤者,“婆娑醉舞遣孙扶”;听松弄竹者,“嵬峨狂歌教婢拍”。既刻画了人物的形貌特征,又注意了人物之间情绪的互相呼应。由于王老采用了散点式布局的构图方法,使器型每个截面都有一个主题形象,达到了面面是观的视觉效果。兼之用松、石、梅、鹤点缀其间,又使每个画面连接一体,这种巧妙地空间分割和接续,山石草木气氛上融为一体,景断情连而疏密有致,虚实相生,俱呈开合、呼应、对照、 让、掩藏之趣,充溢着“天年高过二疏傅,人数多于四皓图”的愉悦氛围。王老师在人物造型上,运用了兼工带写的表现手法。细笔处,丝丝入扣;放笔处,却又轻重徐疾,随意为之而跌宕自然。如白居易与刘真展笺吟诗的一组画面,白、刘二人的眼、眉、鼻、须的刻划,是当粗则粗,当细则细,淑密得当,详细极有分寸。在衣纹髻式及背景上,那畅利的行云流水描和飘逸的兰叶描,挥洒自如,颇有松秀、柔和、文雅的笔墨韵致,把一对诗友“微物而流连”的瞬间情态生动地描绘出来,透出了王老师自己简率毓秀的笔情,显露出他对香山九老“手里无金莫嗟叹,樽中有酒且欢娱”的独到见解。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指画境、画风的朴实自然进入到了清新的层次。明代画家李士达解释画的“清新”为“五美”--苍、逸、奇、圆、韵。苍为刚劲挺拔,精气内含;逸为挥洒自如,别有意趣;奇为打破平庸,别出心裁;圆为形圆技熟,含而不露;韵为笔墨滋润,余味醇厚。王老师的《九老九寿图》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这“五美”观。当我说出自己的看法时,王老师对我的评价些有微词,他说“‘文章天下事,得失寸心知。’一件作品成功与否,作者自己是最清楚的。如果今后有机会,我将会尽力去画得更好。 采访正要结束,王老师几个儿女回来了,我对他们都很熟悉,大女儿王淑凝,次子王安维,如今都是瓷坛新生代中卓有成就的陶瓷艺术家,曾出访过日本、美国、新加坡,二女儿王淑明,小女儿淑媛虽说出道较晚,但画作也承继了其父的风韵真传,显示着可贵的潜力。我知道,这就是还经楼的明天,而明天的还经楼主人一定会有更精彩的故事。 --------------------------------------------------------------------------------------- |
||||||||||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图文]正面新闻:景德镇尚 [组图]景德镇陶瓷学院受捐 [组图]教你用大白菜做陶罐 [组图]看看洋人是如何制造 [图文]茶具的陶瓷书法 [图文]浅谈高温颜色釉结合 [图文]泥片成型的现实意义 [图文]浅析陶艺肌理的创造 [图文]明代徽州版画对景德 [图文]浅谈城市雕塑与城市 |
[图文]深度爆料危机中5、6 [图文]景德镇瓷业怪状之一 [组图]【了了亭视点】-- [组图]我所经手的“保密用 [组图]景德镇陶瓷常见釉彩 [组图]现代粉彩瓷画艺术鉴 [组图]“珠山八友”作品收 [组图]我所经手的“保密用 [组图]王步、邓碧珊、刘雨 民国瓷器鉴定之民国瓷器款 |
欣赏一件王隆夫老师真品,精 王隆夫的八哥-大量仿制品 王隆夫 粉彩“鍾馗”红木瓷板 王隆夫 粉彩“八仙过海”瓷板 王隆夫 新彩“翠柏寿带”瓶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王隆 王隆夫 青花“两只八哥图”全 王隆夫的釉上彩“两只八哥图 王隆夫的釉上彩“八哥图”欣 王隆夫 粉彩“琴高跨鲤图”瓶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关于了了亭 | 网站简介| 艺术家免费登陆服务| 网站导航 | | 管理登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