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瓷伪装充古玩
近年来,古玩收藏已在市民中悄然兴起。而一些善于投机经营的违法分子瞄准诸多市民爱“觅宝”的心理,采取种种造假手段,将一些假古玩、假文物推向市场,巧言蛊惑欺骗消费者。 来自江西的农民余某见倒卖文物有利可图,回老家景德镇挑选了一批造型比较古朴的瓷器,再进行“复古”。他将瓷器浸在盐酸中,待瓷器表面发黄,产生裂缝后再将这批瓷器埋进土里。二、三个月后,原本色彩鲜艳的瓷器开始变得灰暗、陈旧起来。见大功告成,余某就带着这批“古董瓷器”来上海寻觅买主了。余某一伙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在一些闹市街头铺上一张旧报纸,放上三四件“旧瓷器”,当有人观看时,就鼓动他的如簧之舌,介绍这几只瓷器是他从江西老家收购来的,是出土文物。后余某被有关部门查获,据其交代,他已用假造的“古董”蒙骗了十几名消费者。 在某大学任教的董先生是一位收藏爱好者,对中国瓷器颇有研究。一天,他在逛某旧工艺品市场时遇到一名来自宜兴的商贩,在他摊位上的几件所谓古代陶瓷,董先生一看就知是仿冒品,微微一笑就放下了。对方一见这情形,连忙上前拉住他说:“我今天遇见高人了,如果您老有兴趣,本人还有几件家传之宝想请您过目!”董先生随其来到附近一小旅馆,对方搬出几只包得严严实实的陶瓷花瓶,董先生细细一打量,见其中一只紫砂花瓶,无论是色泽还是花纹都与他在宜兴博物馆看到的那只国家一级文物清代紫砂“黑衣回纹瓶”十分相似,顿时一阵心跳。经过几个回合的讨价还价,终以1500元成交。董先生自以为捡到了一件稀世珍宝,后经内行人鉴定,才知是赝品。等他再去找那个宜兴商贩时,对方早已不见踪影。 专业人士提醒消费者,购买文物一定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贪便宜买来路不明的收藏品。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