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瓷器款识 | 藏品鉴证实录 | 影视中心 | 景德镇陶瓷拍卖指数 | 瓷业纪实 |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 艺术家电话黄页 | 网站导航 | 购买名作请进入了了亭名瓷精品商城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淘宝店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收藏真伪辨析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组图]民国瓷器四季花卉纹饰鉴定         ★★★ 【字体:
民国瓷器四季花卉纹饰鉴定

作者:铁源 溪明   文章出处:民国瓷器鉴定   更新时间:2005-7-25 22:55:31 
 

民国瓷器四季花卉纹饰鉴定

四季花卉包括松、竹、菊、梅、牡丹等,是瓷器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其题材广泛,自然界中稍有名气的植物均在瓷器上有所反映。表现手法丰富,或写实写意,或缠枝折枝,或单独写照,或随意组合。

    民国时期花卉纹饰的一大特点是,前朝所流行的缠枝花卉、折枝花卉,基本上退出了瓷器装饰领域(个别的仿古器物除外),代之而起的是写实性花卉,从风格上更加靠近中国传统绘画。第二个特点是,以粉彩花卉为主流,青花退居其次,除仿古瓷外,以青花绘画的艺人寥寥无几。第三个特点是民国时期从事花卉创作的彩绘艺人不是很多,这是艺人为了使画面有灵动感,多在花卉上加饰翎毛草虫,如程意亭、刘雨岑、邹文侯等人,故艺术成就较高的单纯花卉纹饰器物较为少见,而艺术成就不高,随意为之的器物则不在少数。从目前所见的民国时期花卉纹饰器物来看,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艺术成就较高的作品多落有作者名款及创作年代,如徐仲南、田鹤仙、张志汤等人,作品以有别于前朝的鲜明的个人风格在艺坛占据主要位置。其次,以仿前朝花卉纹饰为主,艺术成就略逊于前者,如华昌公司的粉彩百花锦地纹器物,但作品具有古韵,在艺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三,艺术水平虽然不高,但描绘较为工细,以普通市民阶层为服务对象的作品,如奇赏轩的日用餐具。其四,艺术水平低下,绘画随意的以大众市民为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用瓷,多为一般的红店生产,因其生产量大,产品周期短,行销各地,而成为景德镇花卉纹饰器物的主要产品。

  下面按上述层次,对民国时期花卉纹饰时代特征及个人风格加以介绍。

  民国花卉纹饰创作艺术水平较高的艺人不是很多,除珠山八友中的徐仲南、田鹤仙外,另有张志汤、王步、方云峰等人。

  徐仲南擅画竹石,传世作品较多,其竹多呈斜式,聚散得体,萧疏纵逸。

    图124为徐仲南1939年粉彩竹石图瓷板,画面构图饱满,左侧下方为一组青绿山石,皴笔短促,质感强烈。在青绿和淡赭的渲染下更显苍厚坚硬。一小溪从山石间泻人潭中,激起层层浪花。山石上修竹茂密,中锋绘成的竹竿虽斜但有挺直之劲节。淡赭竹叶状如披针,或单笔勾绘,或复笔而成,大小参差,别有韵味。右边墨书“吴松江水似清湘,烟雨孤蓬道路长。写出无声断肠句,鹧鸪啼处竹苍苍。仿文与可笔意,己卯仲冬徐仲南写”及红彩朱文“徐陔”方章一枚。题款之下亦以虱笔点石,复罩青,上有一丛竹篁,与巨石上的丛-竹遥相呼应,可谓满幅竹石。

    图125为徐仲南粉彩竹石图笔洗,器物不大,又画在洗心,略有难度,但构图及笔法一如作者其它作品,而竹叶的画法更为作者所独具,即先以淡赭墨扫出聚散得体、萧疏纵逸的竹叶,边廓之处复加浓墨,使层次极为丰富。青绿山石的皴染较上器更显质感。右下方墨书“斑斑风竹迎朝晖。仲南徐陔’’及红彩朱文“仲南”方章一枚。竹在我国传统中象征坚毅,象征气节,有青士、明开、绿玉、碧鲜等美称,明清两代的瓷器上多有表现,虽历代不乏名作,如清雍正之工整细腻,写实韵味浓郁;清乾隆之单线勾描,洒脱自然,但总不及徐仲南以瓷代纸,有水墨淋漓之风韵。而晚清则以色地留白为主,此徐氏之竹决非同一风格。

民国时另见有晚清传统的矾红绿竹器物,艺  术成就不高,如图126为民国时典型器物之一。

图127为王步粉彩菊花纹葫芦瓶局部,下腹部一面绘墨叶红花菊纹,花叶浓墨染成,筋脉留白,花瓣细长卷曲,双勾填色,层次丰富自然。花蕊点饰而成。以传统手法描绘花朵,不失传统又有浓郁的装饰韵味。另面为篆籀墨书“艳菊横秋。竹溪”及红彩朱文“竹溪”圆章一枚。为王步粉彩花卉中之精心之作。菊花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花色繁多,花形千姿百态。菊花在百花凋零之际,破霜而开,独吐幽香,故有不畏强暴的抗逆性格,因而成为我国瓷器传统纹样之一。明清两代已有表现,但多为图案化的造型,如缠枝、折枝菊等。清康熙时写实菊纹开始出现,虽构图大方疏朗,线条流畅细腻,色彩艳丽逼真,但不见有王步此类风格之作。而晚清之时多无创新,惟仿康雍乾之作而已。
 

张志汤以山水、动物成就为最高,但偶作粉彩花卉小品亦出手不凡,具有姿态轻盈,设色淡雅,精妙可人的艺术特色。   

图128为张志汤1944年粉彩东篱秋色图瓷板,红菊饱满,瓣尖以白粉加以点染,瓣根处以红彩深染,层次分明,娇嫩艳丽。黄、紫二菊,细线双勾,渲染细腻,色彩逼真,过渡自然。菊瓣扶疏翻卷,似在风中起舞,写生效果绝妙,花形各异,或正或反,或怒放或含苞。菊叶深浅变化随意自然,墨线勾脉,绘画颇为细腻。有清雍正写实之风,但花头的立粉点染为前朝少见。右上墨书“东篱秋色,甲申冬张志汤写,毕渊明题”及红彩朱文方章一枚。

    田鹤仙以画梅称雄于景德镇瓷坛,笔下梅花有清洁高雅之态,传世作品较多,以瓷板及文房用具最为常见。

    图129为田鹤仙粉彩梅花图笔架,虬曲的过枝梅干以淡赭墨勾擦,上罩淡绿。赭墨点饰的梅刺清晰自然,红梅朵朵饱满圆润,花蕊以点虱为主,笔法工细,层次丰富。花苞蒂处点以淡赭,色彩对比虽不强烈,但清新雅致。上有墨书“冷催风斜峭,晴透玉玲珑。仿元人法,萑仙写于珠山”及红彩朱文“ 鹤仙”方章一枚。梅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花瓣五片,有红、粉红、白等颜色,因早春迎寒开花,故有“东风第一枝”之谓,明清时以梅花为瓷器装饰极为普遍。若论绘画工细精湛,则首推清雍正朝,画面具有中国画的韵味,而晚清梅花则图案化倾向明显,表现手法夸张失真。田氏梅花工细之中透洒脱飘逸之风,传统文化的韵味较为突出。

    图130为田鹤仙1938年粉彩梅花图书卷形笔搁,梅花的画法一如上器,但构图较为新颖,即虬曲苍劲的梅枝之后以淡墨勾画梅影,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层次,而且使月下之梅更具冰清玉洁之感。右边墨书“试问因何异众芳,孤根凛凛傲冰霜。更兼铁石心肠在,风送寒苍分外香。曾见元人煮石山农画此本,背摹其法,未识万一相似否。戊寅秋月鹤仙”及红彩白文方章一枚,背有红彩白文“古石”篆款。煮石山农为元代画家王冕之号,所作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明清画家影响较大,田氏之梅得其用笔简练,设色清淡之风。

  方云峰的作品题材广泛,花卉的画法擅于运用中国国画“立粉洗染画”在瓷上画花头,为后人发展成为“水点桃花”技法。所谓立粉洗染,即层染,为表现对象的立体感和质感,先染一次色彩,干后再染一次,其用色可同色加染,亦可用不同色相、不同厚薄色彩加染。少则二三次,多则八九次。染色用两只笔,一支蘸色,一支用清水,水笔含水宜适量,渲染均匀,深浅衔接处不留痕迹。

    图131为方云峰1940年粉彩菊花图瓷板,构图左密右疏,山石以斧劈皴法为之,用笔苍劲,方中带圆,上罩以青绿,浓淡之间富有变化。竹篱横架,菊花盛开,紫菊花形饱满,层次繁多,花瓣勾线染色,尖浓根淡。黄菊花瓣细长,迎风而舞,双勾填色,线条细腻流畅,色泽清丽淡雅,花叶用色浓重,勾、染、点、擦诸法齐备。其风格与张志汤略有不同,即设色淡雅,洗染过渡自然。右墨书“压遍群芳。庚辰年夏月方云峰写”及红彩白文方章一枚。

    民国时期另见有不署作者名款,而落前朝年款的花卉器物,虽纹饰构图少有创新,但绘画的艺术水平较高,应为当时的名家所作,在承袭传统时加入个人的艺术理念,使作品尽善尽美。而其中水平稍逊一些的则为当时较有实力的红店出品。这部分作品的艺术水平在民国花卉装饰题材中的位置居中,或偏上。

    图132粉彩牡丹纹双耳瓶,腹部主题纹饰为一丛茂盛的牡丹,花形各异,双犄者有康熙遗风,但不及康熙夸张,而是较为写实的形状,恰如微风吹开一样生动逼。含苞者花形圆润,层次较多,有乾隆韵味。其色彩姹紫嫣红,鲜亮不俗。画法以勾线填色为主,线条纤细流畅,填色洗染,层次分明,有阴阳反侧之别。略显不足的是枝干的画法过于平实,花叶的反侧及层次稍有不足。底蓝料彩双框“乾隆年制”楷款,为民国时期仿前朝较为成功之作。

  图133为青花粉彩铺首衔环耳瓶,通体绘形态各异的百花,布局繁密,色彩鲜艳。百花纹为清代瓷器传统纹样之一,盛行于乾、嘉两朝,以后历代均有表现。其主要特点是综合各种花卉于一器,千姿百态的花朵密布而看不到底釉,故又有“百花不露地”之谓。此作仿乾隆风格,但绘工略差。乾隆时期的特点是线条细腻流畅,染色生动自然而准确,仿佛置身于百花丛中。而此作的线条过于碎琐,色彩缺乏艳丽明亮之感,艺术成就明显不及前朝。底蓝料彩“乾隆年制”楷款。

图134为金地粉彩百花图盘,为华昌公司所出品的蒋介石餐具之一,盘外壁以粉彩绘三组折枝花卉纹,盘心以金彩为地,正中金彩开光内留白,内书红彩“蒋”字篆书,四周环饰百花,以莲花、菊花、牡丹、茶花为主,间饰其它花卉,枝蔓缠绕,往复无穷。色彩姹紫嫣红,在金地的映衬下富丽堂皇,眩人眼目。金地粉彩百花纹饰在清嘉庆时较为流行,绘工精湛,细密的线条较多。此器线条流畅,丝毫不逊于前朝,惟色彩的艳丽感稍有不足。底红彩“A10华昌公司出品”宁体款识。

  图135为粉彩池塘花卉纹瓶,外壁绘通景池塘花卉,构图饱满紧凑,画面层次较多。大片的荷叶布满池塘之中,叶形各异,背面圆者如轮,侧面舒展者如伞,正面卷曲者自然随意。墨线勾脉,线条细密而流畅,填色有浓淡之分,反侧明显。花朵盛开,白荷洁净,红荷浓艳,粉荷娇媚,紫荷高雅,墨荷神秘。莲蓬饱满,写实逼真,极为醒目,水面浮萍点点,水上芦苇飘逸。有康熙构图饱满之风,亦见雍正绘画工细之韵味,为晚清同类风格作品所不及。民国时期此类题材器物较少,究其原因是莲池纹饰多与水禽组合在一起,形成统一完整的纹饰,如果将这类器物包括在内,其数量亦不少。

民国时期以青花绘花卉纹饰的器物极为少见,偶有见之也是传统的缠枝花卉一类,无论是构图还是画法均无新意。

  图136青花缠枝莲纹碗,外壁绘一周缠枝莲,花朵勾线填色,边留白,线条较为流畅,花瓣饱满,中有莲蓬。缠绕的花枝卷曲,一笔点划而成。上有对出的长叶,主筋勾线浓重,叶脉勾线淡而细密,上罩略浅的青花,不见渲染之笔。内口沿饰一周组合的俯仰莲瓣及倒置的莲叶。外近足处一周变形莲瓣纹,勾线涂色。底青花“大清光绪年制”楷款。光绪缠枝莲纹饰器物较多,亦多追摹前朝旧制,但绘画较为工细生动,而此作缺乏光绪时流畅自然的风格,缠枝的走向亦不如光绪爽利生动。对民国时此类器,特别是落光绪年款的器物要仔细分析,在共同之处找出不同之处,从而加以区分断代。

[1] [2] 下一页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民国瓷,中华陶瓷艺术的拐点
    巧鉴民国瓷器
    清代陶瓷茶具图赏
    民国瓷器研究
    民国瓷 陶瓷藏家的“新宠”
    民国瓷收藏渐成气候 几年间身
    探寻民国时期的国礼瓷
    琢器做坯
    林森与“民国御窑瓷”
    建国瓷业 满工粉彩象耳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