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相软,武相硬
画戏剧题材画时,文出戏多用软色,如: 《西厢记》、.《断桥会》、《昭君出寨》等,武打戏多用硬色,如: 《野猪林》、《李白成坐金銮》等。
2,软靠硬,色不楞
软即软色,硬即硬色。意指画衣装服饰或桌案景物时,大绿和深蓝或是大绿和大红靠近时,必须在两色间加一软色,如红袄要加扮蓝裙子兢好,若粉蓝裙子,淡红上衣,腰间可加一深蓝腰带,则显得软中有硬而美。
2、要想精,加点青
古装画中的妇女或书生多用软色,以显清丽,但因没有硬色,缺乏对比,使软色的特征也不能充分显示出来,故需要在人物衣领、底衿、袖口等处,加一黑边,就和娇嫩粉面形成对比衬托的作用,显出人物的精神。
4、红靠黄,亮晃晃
画神仙道释红袍黄项光,或红柱黄幔帐,袍带故事中红袍绣黄龙,黄袍骑红马,都显得华丽明耀。
5、精青绿,人品细
画故事画中的妇女,如用粉裙,青上衣、绿腰带,或绿衣、青色裙、粉腰带,画出的人品俊秀细美。
6、要想俏,带点孝
画面中五颜六色,容易杂乱无章,重点不突出;如果加点无彩色的黑、白、灰,就能重点悄然突出。
7、断围孝,三蓝墨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视孝道,父母去世三年内,禁止婚娶庆乐等活动,室内张贴的字画也以《二十四孝》,《盂母择邻》等做寄托,这类画都凭墨、蓝作基调,投有红、紫诸色。另外,清朝皇帝死后,下令强迫民问年画也不准用红、紫、橙、金等色。
8、黑靠紫,臭狗屎
紫色和黑色都是“硬色”,两色放在一起显得楞而不活。在民间年画或吉庆题材的民间绘画中,最忌这两色相近,即使是粉紫色也很少和黑色靠近的。
9、青间紫,不如死
青与紫色相接近,配在一起不醒目,足见古代民间画工很重视色彩的对比效果?
10,青紫不宜并列,黄白未可随肩 !
青和紫色相接近,黄与白明度接近,二者配合在一起,容易产生“同化”作用,彼此的个性都显现不出来。
11、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
紫和绿是间色,红与黄是原色,红与绿是互补色;黄与紫也是互补,利用它们之间的强烈对比关系,乃属年画用色的特点之一。
12、女红、妇黄、寡青、老褐
画少女穿红戴绿显得活泼俊秀;画少妇加黄衣或巾带以示贵显;画寡妇身著青色益显肃穆;画老人用赫墨或褐色最适宜。
13、红忌紫,紫怕黄,黄喜绿、绿爱红
红衣不配紫裤,红袍忌靠紫袍;紫(茄花)色怕和黄接近,黄和绿靠近无妨,绿和红配显喜庆。
河北民间传统配色口诀
白间黑,分明板,红间绿,花簇簇;粉笼黄,胜增光,青间紫,不如死。
浓不堆朵,淡不浅薄,密不杂乱,疏不空旷
青紫不并列,黄白不随肩。
色多不繁,色少不散
艳不俗,淡相宜。
草绿投粉而和,藤黄加赫而老。
无白不显色。
山东民间年画用色口诀:
紫多发恶红主新,黄色多了多主淡,绿色多了也不新:上样三色均可用,唯有紫少画真新。
紫多发倪,紫多发恶。
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
红间黄,喜煞娘。
颜料歌
指民间画工通过画壁画、年画和彩雕塑神像总结出来的“颜料歌”,即是:
石青石绿为上品,石黄藤黄用亦佳。
金屑千年留宝色,章丹万载有光华。
雄黄价贵于赭石,胭脂不同色朱砂。
银朱膘脚皆可用,共说洋青胜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