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瓷苑》上刘建华、熊水平先生的《青花梧桐的传说》一文,备感亲切。笔者在青花专业生产厂家人民瓷厂工作了40多年,参与了《人民瓷厂志》的撰写,对青花梧桐画面的变化发展做过一定程度的探讨,故借《瓷苑》一角谈点看法,供青花研究人员参考。
最近有网载:1405年-1433年,明朝三保太监郑和曾七下西洋,运载了大批瓷器去非洲澳洲交易,其中的青花瓷就是梧桐画面。倘如此,则梧桐画面至少有600余年的历史了。但史家普遍认为,梧桐画面的初现,应在清初时期,因此,青花梧桐画面的起源,最迟应该在清顺治、康熙年间,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400年来,梧桐画面经过了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前清时期的清花梧桐瓷盘之盘面,分别画有内箍、外箍,两箍之间空白无画。在内箍圆之内,画有青山绿水、大雁南飞;水边岸上,一老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正在聚精会神地垂钓。画中最突出的,莫过于两棵梧桐树,它们一左一右,枝繁叶茂,十分醒目。这个画面,可能是梧桐画面的雏形。景德镇的青花瓷,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1662年-1796年)进入鼎盛时期。梧桐画面在这段时期里有长足发展,其内容也在不断的丰富之中。至上世纪50年代末,青花梧桐画面版本众多,各有特点,且差异较大。但不管是何种版本,什么特色,画中必有吊珠、石桥、亭子,再就是梧桐树,这几乎成了判断梧桐画面的必须标准。此时的梧桐画面,比前清的梧桐画面丰富、繁杂得多。以圆盘画面为例,它再也不是内外两道箍,而有三四道箍;两箍之间再也不是空白,而已有了装饰图案,其中中央主图突出了梧桐树和楼台厅阁,有的画面还增加了小桥流水,人物花鸟。
历史走到了上世纪60年代,景德镇市人民瓷厂的青花瓷专业生产厂的地位基本确立,青花梧桐瓷的产量也在不断扩大。此时,作为人民瓷厂主打产品的梧桐瓷,其画面的整合统一已历史性地提到了议事日程上。1965年,轻工部陶研所一些专家艺人在人民瓷厂蹲点。人民瓷厂抓住这个机会,请陶瓷工艺大师王希怀负责,组织罗贤初、张彬、秦绍雄、袁迪中等,对梧桐画面进行整合。这些人员都是陶瓷工艺美术专业人才,青花工艺造诣颇深,对青花瓷历史也了然于胸。他们深入陶瓷市场,走访民间艺人,查阅历史资料,比较各种画面,结合青花的特点、梧桐瓷的历史和市场营销的需要,最终对梧桐画面作了一次大的修改整合,其中主要固定了画面中的楼台亭阁形象,梧桐树的篇幅也有增大,同时,确定了小桥及桥上人物的画面。该画面由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专家论证审批后最终定案。这次画面定型正当其时,因为不久中国大地就陷入“文化大革命”动乱之中,人民瓷厂当然也不能幸免。在“文革”前初步完成青花瓷历史上极有意义的梧桐画面整合工作,应该是人民瓷厂领导和技艺人员极有远见的一着。
“文化大革命”动乱结束后,1981年,人民瓷厂为适应人民群众对青花艺术日趋浓厚的需求,建立了高档瓷车间,专门生产青花梧桐餐具。此时人民瓷厂的青花瓷产量较“文革”前有大幅度提高,青花瓷生产工艺也相应进行了改革。新工艺对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新工艺的要求,再一次进行梧桐画面的修订,又一次提到了人民瓷厂工作的议事日程上。厂部组织了专门班子,由副厂长黄新主持,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青花艺人邹炳炎为主,请外销公司的同志参加,会同青花老工人、骨干刘书阁、冯永保、陈齐金等人,重点对梧桐画面外沿进行修改整合。他们成功设计了青花开膛画面,在画面外沿采取织锦边开窗,并在其中增加了由什锦珠帘、授带八宝为内容的图案,丰富了画面的欣赏内容。此时人民瓷厂青花梧桐瓷带水贴花已全面铺开,采取开膛和织锦边开窗改革,实际上把梧桐外沿画面进行了分割,增加了贴边花的伸缩性,使其便于带水色、便于贴花操作,避免了一些质量缺陷的产生,在工艺上保证了青花瓷的质量。至此,亘延数百年的青花梧桐画面基本定型。这个画面,伴随着人民瓷厂屡获金奖而走向全中国、飞往海内外,向世界传播着中国人民古老的文化精粹。
青花梧桐的变化和发展,是中国陶瓷工人,特别是景德镇青花艺人勤劳智慧的体现。人民瓷厂两次整合梧桐画面,造就了青花梧桐的辉煌,其意义更加深远。他们的历史功绩,将永载于祖国青花发展的历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