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刻瓷”艺术--吴永先 (景德镇文博陶瓷艺术交流中心) 以前,在农村有人家每逢红白喜事,都要按风俗习惯摆酒席,宴请亲朋好友,而盛装食品的碗、盘、杯等用具都得向邻居借, 为归还时不至于弄错,常常会在瓷具的底部用铁钉敲刻姓氏或做个记号。这就是“刻瓷”最原始状态。我们还可以从清末民初的一些古旧瓷器上发现,一些瓷器的底款也是斩刻的。有些名贵的瓷器破裂后,人们在修补时也有先用铁钉钻个孔,再用锡丝或铝丝穿进孔里,把破裂瓷对接缝合。这就让我们可以判断出“刻瓷”工艺在修补陶瓷上的早期运用方法,也为我们对古旧瓷鉴定提供了年代断代的一个参考依据。 随着历史的发展推移,人们发现“刻瓷”工艺可以运用到陶瓷彩绘装饰上来。这样,一种以刻为基础与陶瓷彩绘相结合的民间技艺逐步形成了,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刻瓷”。 “刻瓷”在各种陶瓷彩绘门类中别具一格又相应生辉,产生着巨大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刻瓷”是凭着特制的尖錾、刀錾、刀锉、榔头等工具,在烧制成型的白瓷胎上进行创作,錾刻成画。无论是缸、盘、瓶、碗、盅、文具、瓷板等瓷胎都可以成为“刻瓷”的载体。 “刻瓷”构图章法与其他彩绘一样,都根据原瓷器的造型谋章布局,立意构图。先拖墨水或其他方法在瓷胎上构描图样画稿,从整体到局部,局部到细节一点一划斩刻。其点、线、面、圈、波的表现技法,根据画面要求灵活变换手法。有直錾、斜錾、轻錾、重錾;有锉边、锉修,有镌、有开、有冲、有顿、有拆、有断、有接……工艺技法。而腕力的轻重缓急要胸有成竹,恰到好处。用力过重,瓷器会爆裂破损,伤筋断骨。力道不够则苍白无力达不到所需要的效果。所以,有人比喻“刻瓷”是在瓷器上绣花。 瓷器錾刻好后, 再在釉上彩绘烧炉。 由于錾刻时把瓷器光亮的釉层表面除去了,所錾刻之处显露的是凹凸不平的涩胎。描绘加彩很伤笔,也没有在光亮的釉上运笔顺手。这就要注意料色与油或料色与水的调配比例,只有调色到位才可以达到色彩的对比度和层次关系的清晰。如果水、油过多,颜色会散化、淡化、流淌,反之,颜色干燥灰暗,不易被瓷胎吸牢而驳落,往往会出现该有色料的地方却没有,或分量不足;或不该有色料的地方却有,甚至色料太深重的色桩、色斑、色块、色流的败相。 “刻瓷”的錾刻形成的凹凸,更能更好地真实再现画......本文未完,请阅读pdf格式的全文,提示:本文为pdf电子书,在线阅读和下载阅读需要Adobe Reader(免费)软件支持。
在线阅读:浅谈刻瓷”艺术--吴永先作
本文章下载地址:/Article/UploadFiles/200710/20071013112641379.pdf Adobe Reader(免费)软件[本站下载7.0版29兆已获授权]8.10版48兆[Adobe官方下载][天空站下载][华军站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