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这个城市充满着神奇色彩。
这个城市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有个外国朋友告诉我,国外出版的地图中,即使再小比例的示图,中国有四个城市是必定要标注的:北京、上海、西安、景德镇。在他们看来,景德镇代表着中国文化。作为景德镇人,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是什么原因造就了景德镇?许多专家作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一,因为这里具备制瓷的优越自然条件,有丰富的高岭土、瓷石等优质矿源;其二,环绕四周的丘陵山区有大量可供烧瓷用的松柴:其三,水量充沛的昌江河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其四,又遇到了历史上几次人才拥入的机遇。但令我不解的是,在我国南方具有这些条件的地方很多,而历史却为什么唯独选择了景德镇呢?
为此,我们进行了很多深入的研究,最终找到了基本答案,其实这是景德镇文化造就的使然。
景德镇毗邻安徽,受徽派文化影响很深,新安文化在这里积淀深厚。这里民风淳朴,善良开放,他们知道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重深沉的社会里,他们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他们懂得尊重别人——既不排外,也不霸道,因为包容,所以有道德;他们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品位、道德、智能构成的美德,祖祖辈辈传递,家家户户耳濡日染,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于焉形成。正是这种淳厚的景德镇精神吸引了大批的人才,所以才形成了景德镇千年窑火不息的瓷兴盛景。
特定的文化形成了特定的历史,特定的历史又演绎着特色文化——陶瓷文化。千年陶瓷文化孕育了一个瓷都的诞生,陶瓷文化是我们这个城市的生命线,是我们社会事业发展的立足之本。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们生存的方式和方法。从深层次上讲,它又是多层面的,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精神和物质又相互作用,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循环复始,因此,文化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
思想是文化的灵魂,思想是宇宙价值之终极。世界上只有伟大的思想是恒定的,其他无不处于被无常设计好了的生死轮回之中,只有思想才是牵引文化这趟列车永不停息的火车头。
道德是文化的基石,文化的列车只有行进在坚实的路基上,才能稳健前行。
情操是文化的双翼,高尚的情操升华文化的品位。
伟大的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美好境界,它是维系社会和谐发展最基本的构件。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旧制度交替的时代,各种观念的碰撞,创造力的舒张,个人能量释放,对于这个纷繁复杂多元分歧的社会,依赖什么来凝聚?我想,除了文化的力量,还能有什么呢?文化是一种特别的品质,渗透在生活的所有层面,文化决定一个社会的整体发展方向。
陶瓷文化是什么?从概念上讲,是人们围绕着陶瓷生产生活而形成的思维和行动定式。实际上,远不是这么简单,纵观陶瓷发明发展的过程,我们或许能找到部分答案。远在新石器时代,人类文明还处于启蒙阶段,生存的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充满智慧的先祖却从自然现象中得到启发,将水、土、火、气神奇地组合在一起,发明了制陶术,并将它不断演绎,由陶变瓷,并推向极致。陶瓷文化正是人类勇于探索发现并不断追求、不断创造的精神总和,陶瓷文化因此也就形成了它的内核和由此衍生的外在形式。
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有着它鲜明的个性,人们的宗教信仰、民居、娱乐、节日都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和不解的瓷缘。比如,他们供奉的是“佑陶灵祠”;他们心目中的神是“风火仙”童宾:住宅喜用废弃的窑砖砌成,这种经高温多次复烧的砖块,致密度高,隔音效果好,冬暖夏凉,又是废旧利用;窑工最快乐的游戏是“烧太平窑”。他们最为看重的节日是正月的初七,景德镇人有“上七大似年”之说,因为吃了“上七”酒,就意味着新一年的窑作开始了。
这些文化现象,是景德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和他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也正是这种极具特色的陶瓷文化,才会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和浓厚的兴趣。
文化左右事业发展的方向,所以我们在做事业决策的时候,应该高度注意这个城市的文化特征,从文化的角度去检验决策结构,是否符合文化的发展所需:检验相应的配套,是否迎合文化的发展;检验决策的方向,是否是一个文化所能认可的方向。我们要打好陶瓷文化这张牌,必须强烈树立起这个理念。
我们常说: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人们希望用文化的概念去唱经济大戏。应该注意的是,文化是一个复杂的多元体,自然有许多不合经济规律的成分,用这种思维模式做经济,只会把事情搞糟。反之,我们的文化事业倒是应该多用市场的理念去思考。
按照市场经济的观念,景德镇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而且是全世界独有的稀缺资源,所以这个资源非常珍贵。由于历史久远,非常脆弱,我们对它的开发必须小心谨慎。它需要一个科学缜密的决策,这个决策是用一套聪明的办法去实践一个社会的文化远景。
这套决策需要进行大量的科学调查研究,需要渗透广泛而深入的专家知识,需要有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最终还需要形成社会的共识。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我们这个城市是千年文化名城,对待一些老建筑,拆和留必须慎之又慎,因为历史文化的人文遗迹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一旦遭受破坏,它就无法复原,令人遗憾千古。
建一批现代“古迹”和建一座市政工程或是商业中心毕竟是不一样的,任何一件文化工程的背面都牵动着一个城市灵魂深处的东西——它的历史情感,文化认同,以及人们对未来的共同梦想、愿望。我们千万不能把资源全部付给了表面的夸张,我们需要的是那些深层的、真实的,民族所真正需要的文化建设。
保护、开发我们这个城市是个非常复杂的文化工程,他最终的目的应该是,让景德镇成为一畦丰润的文化沃土,让人们的创意和想象力能够在这里着床、发芽,长成自由的万种新苗。我认为这才是保护开发我们这个城市的意义所在。
对待文化古迹遗址,保护是第一位的,浙江湖州的经验我们应该借鉴。 本世纪初,湖州市南浔区干金镇千金村塔地一带,发现了总面积达10余万平方米的古代遗址。遗址的主要文化堆积属于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也有更早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及更晚的周代文化的堆积。这是一个延续时间长、文化堆积深厚的古代大型聚落遗址,考古意义非常重大。2004年4月,联合文物考古队进行抢救性发掘。干金塔地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期间,恰逢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为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各级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决心与力度,中央电视台把遗产大会直播现场放到了当地,亿万电视观众亲眼目睹了干金塔地遗址考古发掘的过程。发掘按照既定的方案进行后,立即回填,恢复了原貌。我非常赞同他们的做法,这个保护理念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景德镇是历史文化名城,要多角度地体现它的历史厚重感,同样,也要有许多人文景观加以诠释。但是,必须充分尊重历史原貌。我们过去有些做法确实要进行一些反思。比如,浮梁旧城原有一座宋代古塔,虽然残垣破壁,但它却是瓷都千年沧桑的写照,足以引发人们“发思古之幽情”。然而遗憾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我们却把它推倒重建:这就好比一把名贵的意大利古琴,被后人刻意地精心修复和粉饰,理智地想想,它能有多大的价值了?历史不需狗尾续貂。胡适先生说,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纵使历史的老唱片尚有余音绕梁,我们也不应用现代的功效作现实主义解构”。同济大学著名学者,“周庄”、 “乔家大院”的发现和保护人阮仪三教授说, “历史”二字之凝重, 恰在于其不可篡改性。我们景德镇人熟悉的,也 是同济大学教授的朱大可先生说, “文物遗落的灰烬,比石头更沉重”。
文物的价值在于它的“旧”, “旧”中有大量未被破坏的历史信息。正确的做法是,修旧如旧,尽量维护原貌,因为保护是第一位的,这种保护是符合文化发展需要的。如果我们盲目开发,把原有的、真实的文物破坏,重现一些早已不复存在的旧景,而文化的质感和历史的内涵却彻底牺牲了,古迹完全“死亡”,那么这样的“文化”则成为我们无知的祭品。
如果把文化设施看作水泥施作,那么人的情感就埋在那水泥之下了。
我和许多学者的观点是一致的:盲目建设,不如不建设。
景德镇有大量的地下文化遗存,对待他们,我们应该慎之又慎,发掘应当适度。1982-2000年,我市因配合市政建设,对“御窑”遗址进行了多次抢救性发掘,清理获得瓷器碎片“竟有十数吨之多,若干亿片”。我认为这里有一些无可奈何的抢救性发掘,因为它最终以毁弃遗址而让位于市政建设,只是清理,获得瓷器碎片数吨之多,若干亿片。可是,那些我们非常需要的,大量政治的、文化的、科技的相关历史信息却荡然无存。如果我们仅仅得到了一些堆积如山的瓷片,它能有多大的价值?再则,我们这代人无论从理念、保护手段还是知识水平都是极其有限的,应该将大量的埋藏在地下的文物留给子孙,相信他们一定比我们更聪明,更有能力。留下有限的文化遗存给后代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如何对文化遗迹开发利用?是现代人非常关注的课题。我想,重要的是努力寻找到历史和现代文化的结合点,全国有许多成功的个例。比如,上海依托中国共产党“一大”会议旧址打造的“新天地”,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学习的模式。他们将保护旧址和周边开发的关系处理得十分科学融洽。将革命传统教育与海派“石库门文化”、现代都市生活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上海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我们不妨吸取他们的一些经验,围绕“御窑”遗址,通过陶瓷文化这根主线,内连外延,将周边施行多方位的综合开发,向世人展现瓷都特色的弄堂文化、商业文化,集民俗、民居旅游、休闲购物、特色美食、地方文艺等功能为一体,全方位打造最具景德镇特色的文化群落。
文化是一个大概念,渗透在社会各个层面。文化资源的利用,需要我们进行创造性地开发。甘肃敦煌的文艺工作者创作的舞剧“丝路花雨”将莫高窟文化演绎得如诗如画,一段“反弹琵琶”成为了民族舞蹈的经典;大型歌舞“云南印象”将云南多民族原生态文化传遍天下:大型秦腔史诗剧“梦回长安”让周秦汉唐文化震撼了世界。
景德镇是民族文化蕴藏量极大的富矿,我们的文化积淀并不比他们少,历史和现代素材俯拾即是。举个例子,70年代初,我第一次来到景德镇,目睹数不清的挑坯工穿梭在大街小巷,他们舞姿般的身影让我如痴如醉,极富个性的装束,高超的平衡技巧,简直就是一幅精美绝伦的民俗风景画。我当时就萌发了一个想法,如果把这一情景演绎成大型团体舞蹈,配上原生态的山歌和窑工号子,那情、那景可想而知,肯定无人企及,因为这是景德镇特有的资源。后来我把这一想法告诉过许多中外朋友,不想同样引起了他们的兴趣,许多人说,这是一个绝妙的创意,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它的文化内涵、视觉冲击力绝不亚于陕西安塞腰鼓和山西太平鼓。
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里,一定会产生大批的历史文化名人,这些名人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中外文化名城都十分注重名人资源的保护,且不说国外的意大利罗马城、法国的巴黎,就拿我国的浙江绍兴来说,受保护的名人故居就达百余处。遗憾的是,在我们景德镇,却找不到一处真正意义上的名人故居。瓷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名人,清代有郎廷极、年希尧、唐英,近现代有珠山八友、青花大王王步、瓷雕大家曾龙升、书画名家胡献雅、中国印象画派代表人物万昊等一大批名人,群星璀璨,不计其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更多的文化名人出现,我们应该及时对这些宝贵的名人资源采取有效的保护,修复和保护他们的旧居,塑立他们的雕像,对他们的艺术成就进行总结,整理出版他们的专著。否则,这些资源将会很快流失,这些文化符号的缺失必定使我们的文化积淀变得空洞浅薄。
民以食为天,美食文化是地方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的还是它独特的文化内涵。十几年前,我和市文联的领导出差到扬州。扬州文联主席热情招待我们,把我们带到一个小巷深处,在一个年代久远的小酒店里,刚一入席,他就开始讲故事,讲这个酒店的历史,讲这里发生的名人佚事,每上一道菜,他都会如数家珍般地介绍菜的来历、烹饪方法、如何食用,脍炙人口的叙述伴随色香味美的佳肴,让在座的兴致大发,人人胃口大开。这顿饭给我们留下了十分难忘的记忆,我们也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文化是最好的伴餐佐料。景德镇的小吃、地方名菜名目繁多,我们也不缺故事,只是我们还没有那种意识。
其实这些文化资源在景德镇到处都是,像茶文化、戏剧文化、酒文化、民歌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绝。
市场经济说到底是品牌经济,要说品牌,景德镇是经千年打造的世界文化品牌,从“御窑”所折射的信息中我们知道,历代帝王登基必做两件大事,一是铸造钱币,二是烧造瓷器。干百年来,几乎所有的皇家用瓷都是景德镇生产的,以明清官窑为代表的瓷器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可以自豪地说,景德镇是经千年历史打造的品牌,世界独一无二,无可比拟。著名的文化策划人王志刚曾深有感慨地说:“景德镇和天安门齐名。”
品牌引发了市场效用,影响之大,波及全球。当今世界历届瓷器拍卖中,成交前一百位的,绝大多数是景德镇生产的宫廷用瓷,许多价值连城。
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人们物质生活富庶之后,一定是精神文明的崛起。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复兴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陶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人对陶瓷有着特殊的感情。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富豪商贾、文人雅士都喜爱藏瓷,他们认为,金银珠宝,只能代表富有,无瓷不贵,只有瓷器才是高贵的象征。人们喜爱景德镇瓷器,是对这个中国文化载体的认可,是人们深层次的文化情结,和当今兴起的“国学热”一样,反映出入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回归的高层次需求,神圣而伟大。所以这个品牌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品牌,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保护它,全社会的每个成员都责无旁贷。首先,我们要用道德观念规范我们的言行,约束自己不做有损景德镇的任何事情。,尤其是在物质引诱面前,不能见利忘义。近年来,海内外很多人慕名前来我们景德镇收藏陶瓷艺术品。我们千万不能把人家的客气当成福气,如果我们出卖的作品名不符实,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发现是一批艺术垃圾。人家必定会对我们的城市道德产生怀疑,我们的文化基石也就动摇了,一旦这个品牌在人们心目中抹上了阴影,我们的文化也就残损了。
市场经济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也是起关键作用的因素,资源的配制、整合,品牌的运作,科学的决策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人们都说,市场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留住人才才能更好地加快我们的文化建设。
我们有世界上最优秀的能_[巧匠、最有实力的艺术家。从人才资源的某个角度上讲,我们不缺人才,但要完善留住人才的机制。
发现、探索、开拓、进取、创新、求变是陶瓷文化的本质基因,我们的血管中汩汩地流淌着这些优秀基因,不用担心没有原动力。现阶段要做的是,调整我们的体制和机制,营造留住人才的社会环境,防止人才流失。集中一批优秀的专家学者,总结优秀的人文精神,开发优势文化资源,发掘精湛的制瓷技艺,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创造新的造型、材质和制瓷技艺,并用现代观念加以全新演绎。只有这样,我们这个城市的软实力才会越来越强。
一个城市在社会的层次地位非常重要,层次取决于文化品位的高低,文化能提升一个城市的影响力,文化产业能为这个城市带来无限商机,但是文化产业又有它的特殊性。韩国的文化建设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记得他们的旅游发展局局长在接受《亚洲周刊》访问的时候说过这样一番话:文化产业不能按照人们认定的政策方向去发展,文化产业成功的第一个因素,既不是文化政策的技术操作,也不是“产业化”,而是“民主化”。因为民主,人民的创意得以抒发释放,想象力不再有禁区和警戒围蓠,只有文化内容上不断出现新意,才能有文化产业可言。换句话说,没有人们的积极参与,没有人民的伟大创造,任何伟大的文化产业计划,任何精明的行销操作,也救不了。他的话应该对我们有所启发,我们需要尽快营造一种氛围,以期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的创造热情。当然,更需要决策者小心翼翼地保护好人民的这些创造激情,并充分集中起来有效地发挥出去。 瓷都文化的“产业化”是景德镇发展的必由之路。文化永远是我们这个城市“软实力”的最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