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陶瓷花鸟画艺术是我国传统陶瓷装饰中重要的一个艺术类别,而笔墨情趣、情感表达和吉祥蕴意是其突出的表现特征。本文通过对陶瓷花鸟画三个特征方面的论述以增加人们对陶瓷花鸟画艺术的了解和认识。
一、陶瓷花鸟画的笔墨情趣
中国画向来讲究笔墨情趣, 以“有笔有墨”、 “气韵生动”作为绘画的最高准则, 陶瓷花鸟画正是秉承了这种美学思想。就陶瓷花鸟画的形态而言, 是以陶瓷为载体, 以粉彩、新彩;古彩等装饰材料为媒介,通过绘画的语言来实现的。 因而陶瓷花鸟画比传统的花鸟画更加注重对笔墨的表现和锤炼, 并将笔墨的表现力发展到了极致。
在陶瓷写意的花鸟画中, 黑料色的线条或粗或细, 或浓或淡, 或干或湿, 都是艺术家兴致所致。在这里, 属于形式之美的笔墨也许并不能十分具体逼真地反映艺术家所描述的客观对象,但却有着引起形象联想和意趣感受的功能。因此, 陶瓷花鸟画中笔墨往往是创作主体内在情感的载体。清代著名画家石涛曾说: “用情笔墨之中,放情笔墨之外”, 陶瓷艺术家们正是通过他们笔下千变万化的表现形式来倾诉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绪或好恶。这样,笔墨就会因为创作主体的感情融入而具有丰富的观赏价值。
至于陶瓷工笔花鸟画,他们的笔墨骨法也别有讲究。陶瓷花鸟的工笔细描仍然是线的艺术,只是线有时细如游丝、有时刚劲如铁。特别是鸟兽的毛, 常是一根一根地细心勾描而成, 其逼真程度远远胜于色块的表现力。线是主观的产物,色彩则是自然本身所有的。因此, 以线作为基本表现手段的中国画比起以色彩、 团块为表现手段的西方绘画更倾向于主观性。但在花鸟画,特别是鸟、兽的羽毛之时则有所不同了。翎翅、兽毛原来就是由那些如丝的绒毛组成,用精细的线条来表现它们似乎又更加接近自然,所以陶艺家们更愿花费巨大的精力去勾画羽翎、兽毛,这不仅仅是为了再现客观对象的真实,更是为了表现花鸟走兽的勃勃生机。
陶瓷花鸟画中笔墨的酣畅淋漓是陶艺家对社会现实肯定或否定时感情的释放,并反映陶艺家的人生观与个性。在某种意义上说,陶瓷花鸟画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是陶艺家参于悟道的载体,把对大自然的生机和灵趣的感悟,变成人造的心灵真实, 所以说, 陶艺家自己心灵的“宇宙”, 是一个理想化,具有浪漫色彩的有别于自然客观的集真、善、美于一体的另样方式存在的世界。所以, 陶瓷花鸟画所表现的是陶艺家最空灵的精神世界, 是心灵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是最超越自然而又最贴近自然,是最心灵化的艺术。
二、陶瓷花鸟画艺术中的情感表达
陶瓷花鸟画的主题,即依托自然物象的千变万化, 将审美主体的思想感情亦即“意”或“心”,有时也称为“情”寄托于自然界的花草鸟虫的审美再造。中国画艺术的宗旨也是表现人的主体精神。陶艺家们通过对物象的审美再造,再现了陶艺家本身内心世界。庄子云: “诗以道志”。诗自古以来都是文人抒情言志的主要载体。而中国画正是由于文人的热情关注, 也就有了“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命题。陶艺家们在创作中通过对花鸟的观察理解, 结合诗意的想象, 力求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与画是艺术中的姊妹, 即诗情画意。寻求最恰当的时间、特定环境和情节,集中客观事物最精萃的部分,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冶,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即是意境。意境是中国画的灵魂。所谓“诗中有画”, 是指诗中写景形象生动, 如同图画,读其诗则如置身图画中。后来也以“诗中有画”形容诗歌境界幽美。而“画中有诗”是指画中有诗一般的情感、艺术魅力、意境。诗情画意, 既是指美的审美对象对审美主体所引发的审美感受, 也是指优秀的艺术作品所具有的艺术美。具有诗情画意的审美对象, 既可以是艺术品, 也可以是自然物与自然景象。从根源与本质上讲, 诗情画意具有人文性质、社会性质。追求作品具有诗情画意, 是努力上进的艺术家们的奋斗目标。元、 明、清许多艺术家深化作品寓意, 增强作品艺术性, 以及探索诗、书、画多样艺术的结合, 即是这方面的证明。追求作品上诗情画意,在古代是如此,在今天也是如此。苏东坡的所谓“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也正是揭示了这种艺术意识。
在我国传统的花鸟画中往往寄托着他们最深沉的情感和最恢宏的理想。这是因为我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在他们不可摆脱的出处进退的困惑中,在他们的苦闷与彷徨中, 其思想往往不由自主地沿着最古老的诗歌传统一一托物言志的思路,表现出对于一些花草树木的不可思议的狂热爱好,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竹、梅、兰、荷、菊等数种,一千多年来, 多少花鸟画家不厌其烦地一再重复这些大同小异的类似题材的情节。花鸟画家真正关心的是他自己所画的这个题材是否对于他有着某种象征意义。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陶瓷花鸟画中特别讲究诗情画意,注重情景交融。陶艺家们更是自由地将个人情怀坦露于陶瓷花鸟之中。长期以来,人们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 是历代文学作品经常歌颂的对象, 也是陶瓷花鸟画经常描写的题材。陶艺家通过细心刻划深入描写,不仅画出它们外形的美感,更歌颂了一种坚强的气节, 不向恶劣环境屈服的顽强斗争精神。在这里, 陶瓷花鸟画由于陶艺家们的心灵加工, 即所谓的“中得心源”, 变成创作主体表达自己某种意愿的符号, 而陶艺家的内在精神也在物象中得到张扬。花鸟的自然本质或本身不存在什么差别,但当它们成为创作主体为表达自身某种情绪而借助的客体之时, 它们便被赋予了强烈的感情色彩, 由此, 人们的某种主观意愿也在花鸟不同的生长特性中得到实现。
在再现自然的…草一木,一花一鸟中,陶艺家们在对笔墨的执著追求中, 在对笔痕墨韵的不断丰富中, 坦露着自己的内心,张扬着自己的个性,感染着观者情感。这便是陶瓷花鸟画艺术价值所在。
三、陶瓷花鸟画艺术的吉祥蕴意
陶瓷花鸟画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人民群众所认同和接受,并寄托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理想追求。借用自然界中的禽鸟、草虫和各类植物等表现题材来表现人们生命观念、道德观念、幸福观念等,这使得陶瓷花鸟画艺术具有了极强的生命活力, 同时, 也吸引着陶瓷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拥有着其他艺术类型难以凝聚的广大观众。究其原因, 是因为陶瓷花鸟画艺术的吉祥蕴意, 是一种大众心理的感情寄托,是吉祥意义在自然事物上的投射以及花鸟画艺术形象的表现,而其基础是人们的共同认知。这种共同认知一方面来源于对自然生物本性的传统理解和把握。如松柏的四季长青的特性与鹤的长寿特性组合而成延年益寿的象征图式, 如四君子“梅、兰、竹、菊”中,梅的傲寒, 兰的沁香,竹的直节,菊的清韵。还有荷的出污泥而不染等皆成为创作主体。喜庆、吉祥、福寿、平安及福禄寿喜等吉祥寓意也成为陶瓷花鸟画艺术中经久不衰的创作题材。陶瓷花鸟画艺术也是对人生、对物象的体物与阐释的艺术形式, 同时,人们对花鸟的移情与想象,也完善了花鸟作品的象征意义。
景德镇的陶瓷花鸟画从表现题材上来看, 基本可分为四大类。即花草、鸟虫、走畜、器物。其吉祥内涵主要取物之声韵、物之形状、物之属性及物之意蕴等形式来表述其象征寓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何叔水擅长画牡丹。他创作的瓷板画《富贵图》, 以百花之王牡丹作为创作题材, 极具富贵的象征意义,深受陶瓷爱好者和收藏家好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育贤创作的《硕果》,就是在百件白瓷胎瓶上用新颜料绘出数只大桃子,粉红的桃在片片绿叶衬托下格外夺目。在我国民间就有用桃祝寿的习俗,桃意味着多福多寿,此件作品一亮相便受到追捧。近代著名花鸟画画家潘天寿先生,其作品中多次出现“秋菊延年”、 “恭贺新禧”、 “国寿无疆”, “岁朝”等等题款。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曹木林对民众文化了解颇深,含有吉祥寓意的绘画题材时常出现在其绘画作品中。他绘制的青花瓷板画《和为贵》, 作品画面简洁,就两条鳜鱼和几片水藻,用鳜鱼来表现富贵有余,年年有余之意。梅、兰、竹、菊合称四君子,一直被拟人化地作为品德高洁、忠贞坚韧的中华民族崇高精神的象征物,许多陶瓷艺术家都以自己的画笔使这些物象在自己作品中不断地得到拓展和升华,这种道德观的物化和自然属性的人性化,以特有的笔墨语言为载体,成为陶瓷花鸟画艺术的灵魂。
陶瓷花鸟画艺术属于人们生活中的一个方面,它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美化着人们的生活, 能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眷恋。 同时, 在陶瓷花鸟画艺术中表现出来的吉祥蕴意也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貌, 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的陶瓷花鸟画创作将会更加鲜艳夺目,灿烂辉煌。
参考文献:
[1] 朱守聚: 《工笔花鸟画的民族审美观及创作特点》 《济南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2] 梁小平: 《浅论陶瓷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景德镇陶瓷》第14卷第3期:[3] 饶克勤、董伟、吴冷杰: 《粉彩文人画的价值及其意义》 《中国陶瓷》1999年第3期[4] 白雪石: 《怎样画国画》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