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清景德镇高档艺术瓷发展的成功经验对当代科学发展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明清官窑瓷的精品意识、创新精神、领导才华等;民窑内销精品瓷的与时俱进、分工合作、行业自律等;民窑外销精品瓷的开放理念、中外合璧、异地加工等经验,为景德镇高档艺术瓷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迪和借鉴。
关键词:高档艺术瓷明清景德镇当代启示
引言
明清时期的景德镇居于中国瓷业的鳌头地位,无论是高档艺术瓷的质量还是数量都远远超过其他产瓷区,产品行于九域、施及外洋,成为举世闻名的瓷都。当代景德镇尽管在高档艺术瓷生产的许多方面仍然领先于其他地区,但与明清时期的繁荣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很多问题,面临着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当然,今古景德镇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国际背景方面存在复杂差别,明清景德镇瓷业的称雄天下是一段不可复制的历史,今天的景德镇不可能复古式仿效明清做法,但我们从明清时期景德镇高档艺术瓷的成功发展中可以深入挖掘出具有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的有价值的经验,并给当代景德镇高档艺术瓷的发展以积极启示和借鉴。
一、明清官窑瓷的成功经验对当代的启示
1.精品意识
明清景德镇官窑居于高档艺术瓷的最尖端,代表着中国瓷器制作技艺的最高水准。明清官窑瓷的制作涉及到皇帝、宫廷画师和匠人、地方官员、地方最杰出陶瓷工匠等等,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社会各阶层的集体智慧,是一种精英文化,是中国陶瓷文化最杰出代表之一,任何怀疑、轻视甚至全盘否定官窑瓷艺术性的看法都是错误的。官窑瓷精益求精,为达到质量要求不计代价,甚至不惜将其砸碎掩埋,其体现出来的精品意识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当代景德镇人应当借鉴明清官窑的精品意识,上下同心、群策群力,并应多向其他高水平的艺术瓷产区和陶艺家学习交流,力争使景德镇高档艺术瓷在艺术性和工艺性方面都走在全国的最前列,使景德镇高档艺术瓷成为当代中国精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创新精神
除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品质外,明清官窑瓷还有一个显著优点在于不断地追求创新,而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封建时代的保守僵化。在明清时期,官窑瓷创造了难以计数的前所未有的精品艺术瓷品种,特别是乾隆时期达到锐意求新的鼎盛时期。诚然,官窑的创新是有其局限性的,通常受控于宫廷和官府,但我们必须看到,官窑优秀工匠在能力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使他们能够胜任宫廷或督陶官的各种奇思妙想,因此,这种创新是建立在高超技艺基础之上的,是官窑瓷得以持续创新的源泉。明清官窑不拘一格、锐意创新的精神也是当代景德镇陶瓷艺术家最需要继承和学习的品质之
从创新角度来讲,当代景德镇高档艺术瓷虽然也有很多革新和创造,但从总体上来讲其创新仍然是不够的,甚至是慢于时代节拍的,而这一点常常为人所垢病。当代景德镇高档艺术瓷具有非常良好的发展基础,陶瓷艺术家的技艺也相当高超,因而,我们需要有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勇于创新求变、突出重围,创作出更多的令人耳目一新的优秀作品来。目前景德镇已经提出了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标志着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创新时代即将到来。
3.领导才华
从明清官窑发展史来看,各时期官窑的发展水平是非常不平衡的,甚至出现无官窑时期。官窑发展的巅峰时期当属清代杰出的督陶官唐英管理时期。唐英在雍正、乾隆时期奉旨督理景德镇官窑生产,其管理的官窑被称为“唐窑”,取得了空前绝后的巨大成就。 “唐窑”的成功有多方面原因,但唐英的领导才华是最重要保证。唐英曾与工匠同吃住三年,对瓷器制作极为熟谙,非常体恤下情。唐英工作非常勤勉,并且敢于创新,常常“出于意旨”,改革工艺,鼓励工匠的创造精神。乾隆二十一年,唐英去世,官窑就每况愈下,足见唐英的巨大个人影响力。
封建时代尚且有唐英这样极为优秀的领导人,使景德镇瓷业如日中天,在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相信会有更多的好干部来领导景德镇瓷业,支持和促进景德镇高档艺术瓷的繁荣发展。
一、明清民窑内销精品艺术瓷成功经验对当代的启示
1.与时俱进
追随时代审美时尚,迎合社会上层人士的需要,是明清民窑内销精品艺术瓷的一个显著特征和成功之处。民窑精品多以官窑为楷模,因为宫廷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全国的时尚潮流中心,而官窑瓷得风气之先,代表着瓷器审美发展的方向,因而,紧随官窑能避免落后于时代。同时,民窑精品也常常迎合文人士大夫阶层需求。文人士大夫阶层是精品瓷的主要消费者,即使是明清商人阶层其文人化倾向亦很显著,例如徽商即是典型的儒商。明清民窑精品彩绘往往取文人画意就是这个原因。正是这种与时俱进的主动精神使民窑精品瓷能畅销各地。
当代景德镇高档艺术瓷同样需要与时俱进,景德镇陶瓷艺术家们要牢牢把握国内陶瓷艺术乃至整个艺术界发展潮流,加强与各地的交流,多渠道获取需求信息,努力设计和创作符合时代发展,具有鲜明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
2.分工合作
明清时期景德镇民窑数量是相当惊人的,生产精品艺术瓷的为实力雄厚的大型手工工场,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也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各大型工场都在不断地进行着技术革新,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和效能,力争生产精品的同时减少成本和劳动时间。为了追求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原料制备、成型、装饰、烧成等各个环节不断革新,促使景德镇瓷业分工愈来愈细密,明末时主要工序即已达到七十二道,画者画而不染,染者染而不画,最大程度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分工合作成为明清景德镇瓷业最重要的制胜法宝之一。
当代景德镇艺术瓷承袭明清时期分工合作的优良传统,每件精品艺术瓷实际上都是许多人的智慧结晶,也正是这种分工的细密吸引了大量外地陶瓷艺术家前来学习和定制作品。分工合作是景德镇手工制瓷高度发达的产物,这份优秀文化遗产不能丢弃,任何贬低分工合作的看法都是错误的。不少人认为必须从原料制备直至烧成都由一人完成才算真正陶艺家,并借此轻视景德镇陶瓷艺术家,这实际上是不了解景德镇制瓷史造成的误解。
3行业自律
行帮控制是明清景德镇民窑的一个突出特征,这也是手工业城市常见的现象之一。行帮的封建性和落后性当然毋庸置疑,但其也有一定的积极性颇值得当代学习和借鉴,如技艺传承、体恤贫民、开办教育等等,而最重要的作用是稳定和自律行业发展,从这种作用上来讲,明清行帮就类同陶瓷协会,只不过分的更细,约束力更强。明清景德镇民窑工匠人数众多且绝大多数来自外地,不同地籍、不同行业之间既有协作,同时也伴随着大量对立和冲突,因而需要行帮控制并制定帮规制度加以约束,以起到管理组织生产、协调分工、打击不法行为等,维护民窑之间的安定团结和稳定生产。
当代景德镇也迫切需要这种行业自律,艺术瓷粗制滥造、恶性竞争、地摊式倾销等无序行为时有发生,严重败坏景德镇艺术瓷名声,影响景德镇高档艺术瓷市场的培育发展。景德镇陶瓷协会等组织应当担负起责任,勇于打击和约束害群之马的不当行为,努力使景德镇艺术瓷走上高档化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
三、明清民窑外销精品艺术瓷成功经验对当代的启示
1.开放理念
明清景德镇瓷器确实开创了…个外销神话,数量巨大的景德镇瓷器远销世界各地,使世界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明清景德镇外销瓷大部分为民窑精品瓷,试想,如果景德镇民窑没有一个开放包容的思想理念又如何能够实现出口外销的巨大成功呢?外销瓷品种中,除外商定制的品种外,还有许多是针对国外市场特意发明制作的,如晚明主要外销瓷品种克拉克瓷即是为外销欧洲市场而创造的新品种,而在清代,新创外销瓷的情况更为普遍。
封建时代的民窑在远离海外市场的情况下能够具备如此胸襟和气魄是令人钦佩的,因为许多外销瓷是只销往国外,而国内并不使用的,存在着显著的文化隔阂。明清景德镇民窑尚且具有面向市场、跨越文化障碍的开放精神,当代景德镇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更应锐意进取,努力制作高档艺术瓷,借助景德镇瓷在历史上留给世界人民的美好声誉,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2.中外合壁
明清景德镇外销瓷的成功除得益于冰肌玉骨的卓越品质外,其文化传播上的成功亦是可圈可点的。明清景德镇外销瓷具有十分显著的中外文化合璧交融的特征,这样就使得外销瓷既能迎合国外审美习俗,同时又不失本民族气度。外销瓷中,完全仿造外国式样与装饰的是不多见的,或造型或图案,处处洋溢着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也正是这种民族气息使景德镇外销瓷散发出浓郁的东方文化气息。
当代景德镇高档艺术瓷在面向国际市场时,也应采取中外合璧的成功模式。中外文化艺术融合具有无穷无尽的创造潜力,景德镇高档陶瓷艺术要想在国际市场上扎根就必须加强设计能力,需要避免出现以下两种不良倾向:全盘仿古和全盘西化。
3异地加工
明清景德镇深处中国腹地,由于封建束缚,除极少数传教士外,外国人是不可以深入景德镇的,这就给景德镇与国外之间的直接交流造成了巨大障碍。一部分广东客商购买未进行彩绘加工的景德镇白胎瓷器至广州,然后在与外商的直接交流中,组织工人进行彩绘,再外销给国外,从而更加迎合国际需求。这也给了当代景德镇陶瓷艺术一个很好的启示。
当代景德镇因地理位置仍然处在相对闭塞状态,无多少区域优势可言,给发展造成了一定困难。外地及国外有很多艺术家来到景德镇学习交流,而与之形成反差的是,景德镇陶瓷艺术家却较少地前往其他地区交流,与国际的交流则更少,使世界对当代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面貌不甚了解。景德镇陶瓷艺术家完全可以在北京、上海、广州等这些中国开放最前沿地带设置工作室,从景德镇调运白胎,直接面对面地与国际艺术界、收藏界等人士交流洽谈,更好地将景德镇当代艺术瓷推介给世界。
结语
综上所述,明清景德镇在高档艺术瓷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和经验给当代景德镇高档艺术瓷的科学发展以许多非常有益的启示。如果把明清景德镇瓷业比作一个巨人的话,那么,当代景德镇就应该以此为基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相信景德镇艺术瓷必将迎来更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