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瓷画的“七观论”
现代中国画理论家王伯敏先生把对山水画的欣赏品鉴概括为“七观”,即把观察与表现统一起来,成为一个较完整的体系,统称“七观论”。这种理论进一步拓宽了山水画透视学研究领域,同样也适用于陶瓷山水画的创作思维和表现理念。
如前所述的三远法,实际上就是透视法。这种透视能把客观物象正确地在平面上表现出来,使它们具有远近空间感和立体感。三远法的作用是将视点作上下前后移动,以升降拉推行动来高速观察和表现物象的角度。而陶瓷作为山水画的艺术载体,不仅有纸幅绢画的悬挂式远观的功能,如各式瓷板画,同时又具备在手中把玩旋转时的近观的独特功能,如瓶尊碗盘等。如何欣赏品鉴山水瓷画的品位,笔者认为不但要考究其构图布局、笔描皴擦、设色敷彩,也需借鉴七观来作进一步的验证。“七观论”即是:
1、步步看。 、
这是一种按一定路线活动的观察。因为立足点不同,所见的山形水势也不断地变异,所以画家要采用步步看的观察法,把这种观察所得移置到画面上,进而引导观者的视线去品味,就能产生“步步有景”的视觉效果。如笔者采用新彩绘制的大幅瓷板画《世外桃源》,前景有河渚渔舟、岸芷树丛,中景有山径栈桥,有一童一叟策杖拾级而上,观者的视线自然就由下至上,由前至后去观察沿途的风景,油然产生“白云生外有人家”的感受,进而引人入胜。
2、面面观。
“面面观”是“面”的观察活动。它对存在于空间的大小不一,方位不同的个体,逐个观察理解。瓷器上彩饰的山水画,多在薄胎碗、斗笠碗、大型瓶尊上画通景式山水,通景式山水表现在画面上则成为“多方面”、“跳跃式”、“连续型”的构图方式。如笔者在一只直径为58公分的莲籽薄胎碗上画的粉彩《西湖图》,表现的是杭州西湖全景,其中有断桥、白堤、孤山、葛岭、苏堤、雷峰塔等等,这显然不是从一个角度所能看得到的,需凭借旋转平视地看到而产生“面面观”的效果。
3、专一看。
是对某一风景有重点地仔细观察、理解、即所谓“干山多入画,只取一峰青”。如笔者绘制的新彩《古阁临风》瓷瓶,采用了散点式构图,绘画了景德镇御窑厂处的龙珠阁。取村上笔者有所取舍,有所夸张,以高远式把古阁雄峙的气势突
出来,以苍松翠柏衬托,进而突出了重点,产生出“凭高一览,江天一色”的典型风韵。4、推远看。 如果画家置身于山水之中,则很难领略山水之势,所以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画家常要把近景推到远处去看,“如人观假山”。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称之为“以大观小”法,这是山水画创作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它能以“咫尺心图,千里之景”,陶瓷上的山水画也能利用瓷皿上的有限展面,表现出山川磅礴的气势和意境。
5、拉近看。
也称之为“以小观大”法,与“推远看”相反,反映到瓷画上,就是把远景当作近景来画的一种夸张处理的手法。如笔者创作的一个粉彩《高士观瀑图》,就是长白须者趺坐在草亭中观看瀑布的情景,按距离应是“远人无目”,但笔者却把他们画得须眉毕现,神态清晰,大大地增强了这幅山水瓷画的艺术感染力。
6、取移观。
即采用工程制图中的“轴侧投影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描绘建筑物,避开近大远小的成角透视,使物象不受“推远”、“拉近”的影响,达到整个画面的和谐统一的效果。
7、合三远。
即把前面阐述的“三远”法,有机地结合在一个画面上,或峰兀起,或叠岭连绵,或溪谷幽深,或烟波浩渺,各种景物衔接自然,大小、远近、高低、起伏、开合、和谐并协调,使有限的画面表现出无限的景色来。笔者尝试着运用合三远的手法创作的《春到江南》瓷版画,其中有“高远法”状写的奇峰独秀,有“深远法”描绘的丛山幽径,飞练溅玉;有“平远法”表现的溪谷沙汀、栈桥岸柳,其工笔色勒、披麻皴、斧劈皴结合,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其多元化的内在因素,使作
品获誉殊佳。
“穷春夏秋冬之嬗变,图峰岳川流之精神”。景德镇陶瓷山水画由于彩类的工艺制约,传统技法的羁束,以及创作理念的差异,曾一度滞阻了山水瓷画的发展,产品多为仿古。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山水瓷画从“师古”走向了“创新”,有了深层次的丰富和发展。尽管如此,笔者认为“三远法”和“七观论’,仍是现代山水瓷画创作的必由之径,仍是千百瓷画家的必经之路。因为三远七观不仅是透视造境的法则,也是品鉴作品内在和外观品位的旨准,这是勿庸置疑的。